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2.10、风的形成 (课件 共16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2.10、风的形成 (课件 共16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21 14:48:16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它们都是由谁引起的呢?
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还见过风?
实验方案:
(1)将简易装置罩在未点燃的蜡烛上,用点燃的蚊香靠近喇叭口的开口处,观察现象并记录。
(2)点燃蜡烛,再用装置罩住蜡烛,用点燃的蚊香靠近喇叭口的开口处,观察现象并记录。
(3)分析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什么让自然界中的空气流动起来的呢?
研究项目 我的猜想与假设 我的证据(根据)
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猜想与假设
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2、试验结束后,要将燃着的蜡烛吹灭,整理好实验材料。
3、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轻轻告诉老师或同学。
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 探究风的形成原因模拟实验
实验过程 (1)将简易装置罩在未点燃的蜡烛上,用点燃的蚊香靠近喇叭口的开口处,观察现象并记录。 (2)点燃蚊香,再用装置罩住蜡烛,用点燃的蚊香靠近喇叭口的开口处,观察现象并记录。 (3)分析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1)未点燃蜡烛时,蚊香的烟( )
(2)点燃蜡烛时,蚊香的烟( )
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后会( ),周围的( )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 ),从而形成风
慢慢向上升
进入喇叭口,并迅速从上面瓶口飘出瓶外
上升
冷空气
流动
风的形成原因
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
归纳梳理
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联系生活
拔树倒屋
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叫海风。
海陆风
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叫陆风。《10、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的差异是风形成的原因。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猜测并通过实验探究风形成的原因;能够分析、交流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3.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4、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风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知道温度的差异是风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提出探究风的形成原因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
有关风的图片、小刀、蜡烛、蚊香、火柴、大饮料瓶、纸条,与风有关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将教室门及其正对的窗户打开,将纸条用胶带固定在门框的上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纸条的飘动情况并尝试解释。
(学生描述现象。)
2.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3.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出示课题:风的形成。)
二、探究活动
(一)找一找,哪里有风?
1.课件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从这些图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风是十分常见的。生活中,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呢?
3.师:同学们能根据现有的材料制造出风吗?
4.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活动。
5.学生汇报。
师:大家知道了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那么,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什么让自然界中的空气流动起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1.猜想风的形成原因。
师:自然界中的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请同学们先来猜一猜。
(学生交流、猜想,说出这样猜想的理由。)
2.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吧。怎样证明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交流设计思路。
师:谁来汇报你们组的实验方案?
3.师: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很全面。实验时,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合作完成实验并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
4.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实验。
5.师生小结。
(学生汇报,教师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更准确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现象。)
师生小结:瓶内温度升高,使得瓶内的空气变轻、上升。当瓶内空气上升时,瓶外的空气流入瓶内进行补充,便形成了风。
6.得出结论。
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从而形成风。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中风形成的原因: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
(三)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师:说说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2.师:大家听说过台风吗?谁能说说对台风的认识?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自己的认识。)
3.师:事物有两面性。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台风的利与弊。想一想,台风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及时评价。)
三、拓展活动
1.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何收获与体会?
(学生回答)
2.师继续提出问题:在海边,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有什么不同 这是为什么呢?
(1)学生交流,根据积累的知识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2)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并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课下继续研究海边白天与夜晚时风向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