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9.1感受信息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9.1感受信息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22 13:2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1感受信息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5G来了!5G时代将实现万物互联,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将更加便捷。未来使用5G手机在线学习时,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
A.微波
B.超声波
C.紫外线
D.次声波
2.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的速度就越大
B.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C.手机间通话靠超声波传递
D.微波不具有能量
3.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
B.无论何种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介质
C.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
D.红外线和可见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4.目前很多学校的上课和下课作息时间不再使用单调的铃声,而是采用不同的乐曲,此时各种乐曲的作用是(  )
A.提供信息
B.信息传播方式
C.信息传播工具
D.欣赏
5.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用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C.光钎通信只能传播图象信息,不能传播声音信息
D.车载GPS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6.以下做法,哪些不是在向人们传递信息(  )
A.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烟火
B.利用信鸽送信
C.交警利用手势指挥车辆行驶
D.利用照相机拍照
7.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奥斯特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联系的人
B.惯性定律与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牛顿发现的
C.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广播和电视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
D.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
光纤通信
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8.长征火箭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太空,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关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飞船探测到的信息是靠电磁波传回地面的
B.飞船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C.飞船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主要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飞船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9.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象,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10.在(1)录像机用的录像带;(2)计算机用的存储软盘;(3)VCD播放用的光盘;(4)录音机用的录音带中,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是(  )
A.(1)(2)(3)
B.(2)(3)(4)
C.(1)(2)(4)
D.(1)(3)(4)
二.多选题
11.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
B.无论何种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介质
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
D.红外线和可见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三.填空题
12.固定电话是通过电话线中 
 传递声音信息;广播、电视以及移动电话都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
13.手机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哈尔滨与上海的距离约为2400km,小聪在哈尔滨用手机拨打在上海的小明的电话,则至少需要 
 
s小明可以收到信息。(已知
c=3×108m/s)
14.电话是现代社会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联络工具。电话主要有 
 、 
 和按键组成。在信息传递中, 
 把声音转变成了变化的电流,这个电流就沿着 
 把信息传到了远方。
15.根据中国信息产业部2003年10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3年9月,我国的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约为2.5亿户。电话的话筒是将 
 信号转化为 
 信号。利用电话线路,还可以上网。小明申请了一个电子邮箱,地址是xiaoming@126.com,表示该信箱的用户名是 
 ,信箱的服务器名叫 
 。
四.解答题
16.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 
 ,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在相同时间内,光纤通信比微波通信传递的信息量 
 得多(填“大”或“小”).电子邮件是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讯方式之一,电子信箱jmjys@163.com所属的服务器名是 
 。
17.电话是人们的主要通信工具,请根据你学习知道的或通过其它方式了解知道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将你知道的电话按使用方法进行分类
(2)按你所回答的电话种类说说它们的优缺点
(3)你喜欢哪个种类的电话?原因是什么?
18.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电话完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电话是受什么启发吗?是传声筒。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
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图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如图4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
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
f、波长λ和波速v.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5所示。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显然,f=1/T.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这三者的关系是v=λf。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称为音频波。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在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在空气中声速为334.8m/s(22℃时),水中声速为1440m/s,在钢铁中声速为5000m/s。
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受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这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 
 产生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 
 
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
B.水杯琴
C.天坛回音壁
D.超声波医学检查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使用电磁波
(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变大,频率增大
B.波速变小,频率不变
C.波速变大,波长变长
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手机通话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使用5G手机在线学习时,传递信息利用的微波。
故选:A。
2.解:A、电磁波的速度与介质有关,与频率无关,故A错误;
B、静电屏蔽体的作用是使电场终止在屏蔽体的金属表面上,并把电荷转送入地。故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故B正确;
C、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电磁波,即微波,故C错误;
D、微波可以传递信息,具有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3.解:A、光是电磁波,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相同,声波、光波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故A正确;
B、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B错误;
C、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故C正确;
D、红外线和可见光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4.解:
不同的乐曲提供不同的信息,师生通过乐曲的不同,知道上课、下课和休息,所以各种乐曲的作用是提供信息。
故选:A。
5.解: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要想实现全球通信,可以用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并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故B正确;
C、光纤通信既能传播图象信息,也能传播声音信息,故C错误;
D、车载GPS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D错误。
故选:B。
6.解:AB.点起烟火和利用信鸽送信都是早期的信息传递方式,故AB不符合题意;
C.由于交警与车辆驾驶员及行人对话不方便,利用手势代表一定的交通规则告诉人们,是一种很好的信息传递方式,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照相机拍照是在记录信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解:A、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奥斯特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由此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的联系,故A正确;
B、惯性定律与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牛顿发现的,故B正确;
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中,只有固定电话是利用电流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C。
8.解:A、由于飞船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因此无法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只能依靠电磁波与地面互通信息;说法正确;
B、飞船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此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C、飞船升空的能量依靠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说法错误;
D、飞船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位置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大,因此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大,而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故机械能增大;说法正确。
故选:C。
9.解:A、声、光和电磁波中,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故A不正确。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中,只有固定电话是利用电流传递信息的。故B不正确。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象,不是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故C不正确。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10.解:录像机用的录像带,计算机用的存储软盘,录音机用的录音带中,这些都用到磁性材料,VCD播放用的光盘没有用到磁性材料,光盘上刻录的是数据信息。故A、B、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11.解: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
B、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固定电话传递的声音信息是由导线中的信号电流来实现的,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是无线通信,它们通过电磁波进行传输,故C错误;
D、红外线和可见光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
12.解:由于固定电话的话筒是将声信号变为变化的电流,而听筒是将变化的电流还原为声信号,故其所传递的声音信息是由导线中变化的电流来实现的;移动电话在通话时,既是无线电波的发射台,又是一个接收台,故它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电流;电磁波。
13.解:
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所以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根据公式v=S/t变形可得,小明收到信息所需的时间。
故答案为:电磁波;
8×10﹣3。
14.解:
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和听筒组成的,话筒将声音变成变化电流,电流则把信息通过导线传到远方。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故答案为:话筒;听筒;话筒;导线。
15.解:(1)电话的话筒把声音的信号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的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把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声音的信号,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2)电子邮件是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对于一个邮箱来说,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邮箱是谁的,也就是该邮箱属于谁;
②@表示在什么上;
③邮箱的服务器的名字。
故邮箱:xiaoming@126.com.表示:这个电子邮箱属于xiaoming;邮件服务器名叫126.com。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声;电;xiaoming;126.com。
四.解答题
16.解:
从信息理论角度分析可知: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在相同时间内,光纤通信比微波通信传递的信息量大得多;
电子邮件是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对于一个邮箱来说,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邮箱是谁的,也就是该邮箱属于谁;
②@表示在什么上;
③邮箱的服务器的名字。
则该邮箱的jmjys是①部分,该邮箱的163.com是③部分。
故答案为:高;大;163.com。
17.答:
(1)电话按使用方法分类,粗略可以分为固定座机和移动电话;
(2)固定座机的优点是信号稳定,缺点是电话机不能移动;
移动电话位置不固定,可以移动,缺点是使用区域受到基地台辐射范围的限制;
(3)我喜欢移动电话,因为它使用时更方便。
18.解:
(1)“传声筒”的管道中有空气,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引起管路中的空气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空气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传声筒”中的声音在管道中传播,减小了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A、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A符合题意;
B、水杯琴说明液体振动可以发出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天坛回音壁,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即回声,故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医学检查,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3)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声音只有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才是340m/s,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潜艇是利用无线电进行通信的,所以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的,故D正确;
(4)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周期和频率不变,由波速公式v=λf得知,声波的波长变长,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1)空气;(2)A;(3)AD;(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