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1 19:4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学习目标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基本过程,知道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
2.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中后期的统治危机,明末农民起义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设色艳丽的宫廷画
明代《流民图》局部,水墨之下明朝百姓绝望凄苦的形状
1 政治腐败:
2 社会动荡:
自主学习一:快速阅读课本第一个标题的内容,思考明朝 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腐败
皇帝疏于朝政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神宗
明武宗,明朝最荒唐的皇帝,建立了明朝最大的动物园,如虎城、象房、豹房、鹿场、鹰房等饲养动物的场所,整天沉溺其中,不理朝政。
明武宗
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匠皇帝。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一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木匠。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木匠皇帝”。
材料一:
得宠的宦官打着皇帝的旗号,垄断朝政,为所欲为。如刘瑾专权,直接操纵内阁首辅到家中处理政事。“每批答章奏,皆持归私第”。
黄宗羲评议说“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宦官魏忠贤独揽大权时,奏章既不送皇帝,也不与大臣们相议,为所欲为,内阁形同虚设。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宦官专权
皇帝昏庸
1.政治腐败
表现: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因果关系)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表现:
①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1.政治腐败
表现: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宦官专权
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神宗时期
蜀王府占去了成都平原靠近都江堰最肥沃土地的百分之七十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
近来田地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则无立锥之地---------《杨文若先生集》
兼并土地——人民流离失所
(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注:①)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 【清】郑廉《豫变纪略》卷二
①注:当时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饷”、训练军队的“练饷”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饷”,合称“三饷”。明末三饷超过全国总赋额的三分之一,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加派赋税——民怨载道
材料: 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
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
陕西北部
一带大旱
严重的自然灾害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受灾的农民以山间的蓬草和树皮充乃至石块充饥,饥民遍野,饿殍载道,不少地方发生父子、兄弟、夫妻相食甚至举家自尽的悲惨之事官府催征如故—民众纷纷起义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
进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叫大小都欢悦。
自主学习二: 快速阅读课本第二标题的第二段内容
想一想为什么人们欢迎李自成的起义军?这只英勇的军队推翻明朝了吗?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政府
广大人民
土地兼并
不断加赋
丧尽民心
赢得民心
免赋
李自成起义军
均田
①提出_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
③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均田免赋
为什么人们欢迎李自成的起义军?
②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攻入西安:
________年,
李自成在____
建立政权,
国号_______.
攻入北京:
______年,明朝末帝______自缢。
1644
1644
崇祯
西安
大顺
1368-----1644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存在了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满洲兴起
与清兵入关
皇太极
努尔哈赤
发展:1635年,______
改族名为满洲;
次年,改国号为____。
皇太极

兴起:1616年,________
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
国号大金,史称______。
努尔哈赤
后金
山海关之战:___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军队 。李自成最后失败。
吴三桂
自主学习三:快速阅读课本第三个标题的内容,了解三个人物的基本事件。
吴三桂


交流探讨:明朝灭亡的 原因是什么?

明中后期:
政治腐败
皇帝____________
宦官____________
皇室____________
大臣____________
土地兼并 社会动荡
明朝末年:
政治: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自然灾害: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专权
钩心斗角 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 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习近平

历史启迪
回望明朝的历史,它有一个辉煌灿烂的开始,却在腐败中走向衰亡,已然在政治文明大潮中落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明末的风云变幻早已化作史书中的几段文字,但它却似一个遥远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杜绝腐败,关注民生,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1.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尊王攘夷”
C.“均田免赋”
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
2.阎崇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述《明亡清兴的60年》,其中讲到“皇太极新政”时,我们不可能听到的内容是( )
A.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B.改女真为满洲
C.改国号为清
D.继续进攻明朝
A
3.【明】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这反映了( )
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4.如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明朝建立 B.明成祖迁都北京
C.戚继光抗倭 D.明朝灭亡
B
D
土地兼并
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陕北连年灾荒
政治腐败
知识梳理
越发严重
越发疯狂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
清兵入关

山海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