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1. B 2.B. 3. A 4. B 5.A
6、A.开阔、敞亮的样子 B.悠闲、安详的样子 C.整齐的样子 D.高兴、愉快的样子
7、⑴赵云(赵子龙)刘禅(刘阿斗,刘后主) ⑵关羽(关云长) ⑶突出科比以一已之力拯救]湖人队命运的英雄行为。
8.①曾经;品尝 ②少;鲜美。 ③妻子和孩子;男人的配偶。 ④交错相通;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9.略。
10.略。
11.略。
12.略。
(一)
13、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③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4、B。
15、不惠/不自量力 子孙无尽 山不加增
16、献疑 关心 解决土石问题 责难 嘲讽 阻止愚公移山 解决土石问题 。
17.A
18.B
19. B
(二)
20.略。
21.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2.略。
23. ①yuán 沿着。 ②yǎn yán 整齐的样子。
24.略。
25、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26、C
27、活动、穿戴、心情
28、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三)
29、反通返,意思为返回。
30、质(做人质) 信(相信) 去(距离) 察(明察)见(召见)
31、三人成虎 谣言或流言反复传播,足以惑乱听闻。
32、提醒魏王应明察秋毫,勿听信流言。
33、魏王听信谣言,认为庞恭不忠。
34、做事要善于调查研究,不要轻信于人。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
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各句加点字注音或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履(fù):踏着。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蔓(màn):枝蔓。
C.以堙于东海 堙(yīn):填塞。 D.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céng):竟然。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①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B.①吾与汝毕力平险 ②予爽然
C.①寒暑易节 ②易如反掌
D.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得得路 ②未果,寻病终。
3.对下列成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世外桃源:比喻不根据自身实际而蛮干。
B. 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C. 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D. 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4.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甚矣,汝之不惠。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分)
A.《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其所记载的故事都是虚构的。
B.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先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理解和美好的的向往。
C.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的序,其侧重写桃花源里的美好生活。
D.《陋室铭》中的“铭”是一种短小,精悍,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的文体。
二、填空题(8分)
6.“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的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4分)
A.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D.欣然前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4分)
①尝暑中过河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积累与运用(9分)
8. 学文言文重在积累。请依据卡片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022
字词 意思 例 句 译句
悉 都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男人女人的衣服装束,都和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9. 诗文填空。(3分)
①杜甫妙着一“破”一“深”字,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于强烈对照中令人满目凄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积累了其他有关爱国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阅读(6分)
10. 据报道,科比在3月份的湖人队7连败陷入低谷时,挺身而出,带领球队连胜4场,保住了西部第六的位置,挽救了整个湖人队的命运。(6分)
科比的成功,引证了一个古老的有关英雄的传说,单骑救主的神话在任何时候看来都是那么神奇而不可思议,而无论何时,这样的英雄多了一份悲壮的色彩。(节选自《篮球先锋报》中的《科比只是一代枭雄》)
⑴“单骑救主”是哪一位英雄,救的是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说中还有一个“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美髯公”又是谁呢?(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选段中用“单骑救主”的典故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综合运用(9分)
11. 学校文学社拟创办一份文学刊物,请你为这一刊物命名,并写一段创刊词,阐明刊名含义及办刊宗旨等。语言要简洁生动,不超过60字。(3分)
刊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综合性学习。(共6分)
CCTV计划推出一台奥运会庆功晚会,编导就以下几个问题希望与你合作,请你参与。
①结合晚会主题,请给这台晚会设计一句主题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晚会上要对获得冠军的运动员颁发特别奖章,请你选择一位冠军,为他(她)写一份颁奖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晚会结束,请你为主持人撰写一段晚会结束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58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13—19题。(20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3.用原文句子或短语回答下列各题。(3分)
⑴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表现愚公移山很艰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
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
15. 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分析“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3分)
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_____________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智叟对愚公的举动是从____________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 )(2分)
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矛盾。
C、人如何正确的估价自己的力量。 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
18. 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3分)
A、河阳之北 B、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 D、渤海之尾
19.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3分)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20-28题。(19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1分)
21.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2分)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①渔人甚异之 ②具答之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④欣然规往
⑤诣太守 ⑥未果,寻病终
23.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解释。(3分)
①缘( ):
②俨然( ):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①渔人甚异之:
②林尽水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5.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1.5分)
① ② ③
26.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1分)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27.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1.5分)
28.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29-34题。(11分)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 )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 )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 )之。”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
29.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______通 _____ ,意思为 _________________。(1分)
30.在文中括号内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31.由文中的故事,后人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的故事有何用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学习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