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8~9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让你们认识新朋友!小明和小红,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姐弟,观察一下这个蛋糕?今天就是他们的生日,我们一起唱歌祝他们生日快乐好吗? 那妈妈也给他们准备了生日礼物,六个,教师拿出6个,那你们帮老师分一下好吗?学生上台板演。那孩子们你们最喜欢哪种分发?为什么?
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出示课题
(1)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学生交流、汇报
(二)、教学例2: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3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5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4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每份分得 5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5个,刚好分得每份5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3份,每份都是5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3份,每份有5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5)、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 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3)、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分一分:妈妈带来了12本漫画书,分三个人每人分几个?这个时候吉吉也来了,要分几份、每份里有几个?门铃响了熊大和熊二也来了,怎么分?
2、?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把10酸奶平均分成2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