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识别变态发育的两种类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昆虫生活史图片和视频,分析一些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的应用,关注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类型。
2.应用昆虫的发育特点解决生活生产问题。
【教学难点】1.变态发育中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分娩的差异。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课程导入
设置情景:抓住学生的心理,通过分析毛毛虫过河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设置问题:毛毛虫要过一条河,但是没有桥也没有船,怎么办呢? 表达自己的意见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完全变态的特点以及类型
借用《毛毛虫的一生》视频,让学生观看并结合实际生活,思考并小组讨论毛毛虫的发育阶段以及毛毛虫与蝴蝶在形态、习性、生理的差异。
表格对比毛毛虫和蝴蝶在形态、习性和生理上的区别。
3.综合讨论情况,归纳出变态发育的概念以及完全变态的概念并板书。
4.展示韭菜炒蚕蛹图片,介绍蚕蛹的药用价值—降血压、降血脂;引导学生发现家蚕具有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类型。
5.呈现家蚕发育各个阶段的图片,组织学生尝试对各个阶段进行排序。
6.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有蛹,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吗?
7.总结并呈现常见完全变态发育昆虫记忆口诀——马文穿金戴银去招蜂引蝶。 1.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找出毛毛虫的发育阶段以及尝试找出毛毛虫与蝴蝶的区别。
2.构建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3.观察图片,明确其发育类型。
4.尝试对图片进行排序。
5.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6.记忆口诀。
不完全变态的特点以及类型
组织学生观察P79蝗虫的生活史,小组讨论完成思考题:
①蝗虫的生长发育经过了哪几个时期?
②比较蝗虫成虫和幼虫的差异。
2.总结蝗虫发育经历了卵、跳蝻即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对比蝗虫与跳蝻的区别。
3.引导学生对比毛毛虫的发育,构建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呈现常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种类。 观察蝗虫的生活史,小组讨论完成思考题:①卵、跳蝻、蝗虫
②成虫有翅膀,体型大,有生殖能力。
明确蝗虫的发育特点以及成虫和幼虫的区别。
构建不完全变态概念。
昆虫发育特点 表格对比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在发育经历的时期和幼虫或若虫与成虫的比较的差异。
展示蝉蜕图片,提问:这是昆虫的什么现象?蜕皮有什么意义?
总结此为蝉蜕,属于蜕皮现象,蜕去的是外骨骼,并且从昆虫角度分析:虫龄增加一岁,第一次蜕皮变为二龄虫,而蝉蜕可入药,治疗风热感冒,咽痛。
填空形式总结昆虫的发育特点。 完成表格,尝试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观察蝉蜕图片,思考蝉蜕的意义。
了解蜕皮对于昆虫以及人们的意义。
完成填空内容,巩固昆虫的发育特点。
昆虫发育的应用 尝试做一名诗人:展示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提问:蚕吐完了丝就真的死了吗?并且让学生修改诗句使其更具有科学性。
呈现教师修改诗句: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提问:蚕丝有什么用处?
总结:家蚕能产丝,也能用于医学。
提问:除了家蚕还有哪些昆虫和我们生活关系密切呢?
总结:蜜蜂可以传粉生产蜂蜜,蚊子和苍蝇会传播疾病,蝗虫等害虫会啃食庄稼,毛毛虫会让你浑身瘙痒。
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有助于我们采取措施来保护和繁育益虫或控制害虫。提问:对于玉米螟、稻螟这种完全变态的害虫,在什么时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总结:幼虫期,在这个时期喜欢啃食树叶。
呈现农民伯伯的烦恼:刚把麻雀歼灭,破坏了生态平衡,现在蝗虫又来了,它们飞行能力强,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在什么时期消灭它们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你能帮帮他吗?
总结:在飞行能力弱的若虫期消灭,并且呈现生物杀虫剂、性外激素、天敌等生物防治方法。 阅读诗句,思考问题:蚕吐丝结束进入蛹期,尝试修改诗句。
阅读教师修改诗句。
思考并回答:蚕丝能用于制造衣服。
了解蚕丝的应用。
思考并尝试回答昆虫与人的关系:蚊子传播疾病、蜜蜂传粉、蝗灾。
了解昆虫对人类有利也有害。
思考并回答:幼虫期危害大
结合蝗虫发育特点,思考消灭蝗虫的方法。
明确要在蝗虫的若虫期消灭,掌握生物防治方法。
课堂小结
结合毛毛虫和蝗虫的发育阶段,回顾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特点。
布置课外作业:根据P80的活动指导,尝试饲养家蚕并撰写观察报告。 回顾本节重难点
板书设计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体内受精 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 卵→幼虫→蛹→成虫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