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生物 8.2.1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生物 8.2.1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22 09: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遗传的物质基础》
【课标分析】
本节的课标要求是:“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因此教材直接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这两个重要概念作为标题,旨在介绍染色体、DNA与基因的关系,同时还渗透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相关结论,让学生获得并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这一重要的概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讲授完生物的生殖、发育后,安排遗传和变异的内容,是揭示生命延续和发展的自然深入。本节课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层次,阐述其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本节课我以四个 “探秘细胞核”、“探秘染色体”、“探秘DNA”、 “探秘基因” 为一级主题。每一个主题分别通过实验分析、识图、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来探究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基础。“探秘染色体”这个重点,用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探究,得出以下4个结论: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要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亲子代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不变。——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且成对存在。——染色体数量异常导致遗传病。——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课程中分别采用动画演示、视频、图像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科学方法识别“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上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认知结果。 最后通过回顾总结、构建模型的方式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和基因的之间关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这一难点。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储备,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从兔宝宝和兔妈妈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的观察后,对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八年级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_??????_、好问,性情上好玩、好动,可抽象思维能力欠缺,遇到较抽象理性的知识时,难以理解和接受。由于这一节知识抽象,以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不容易深刻理解,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比较困难。因此,在学生以往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基础上,通过ppt、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本节内容人性化、直观化,层层深入,利于学生的理解。
【学习目标】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3、认同“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这一科学结论。
4、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难点: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之间关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第二章单元图
创设情景:我们美丽的地球上生活着千姿百态的生物,例如彬彬有礼的绅士企鹅,五颜六色的玉米,千百万年来依然保持各自形形色色的特征,这是为什么?希望这节课,能寻找到完美的答案。
考眼力:
1、 号兔宝宝毛色最像兔妈,这种现象做 。
2、 号兔宝宝和兔妈差异大,这种现象叫做 。
3、你推断兔爸的毛色为 ,说说你的理由。
进一步比较:
4号小黄与妈妈老黄完全一样吗?老黄的6个孩子一样吗?
总结:
1.遗传
2.变异
过渡:
当你尝试分辨这些现象时,你已经开始了对遗传和变异进行探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遗传的物质基础》
观察、思考、交流,初步分辨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尝试概括:
什么是遗传的现象?
什么是变异的现象?
归纳总结:
1.遗传
2.变异
充分利用单元大图,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考眼力”活动,初步引导学生,从毛色这一性状感知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并通过给兔宝宝和兔爸爸命名的方式,进一步体验性状的不同。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通过命名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以便更好的进行思维对话。
一、 自主阅读
整体感知 展示学习目标,参照导学案,阅读课本20-22页,整体感知。
感知学习目标,阅读课本。
培养自学能力,初读课本,找出疑问。
二、 分析资料 获得新知
1、 “探秘细胞核”
过渡:遗传物质在哪?
观察:找出伞藻A和伞藻B的特点(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假根内。)
看动画伞藻嫁接过程,思考:1、伞帽的形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结构决定的?
2、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得到什么启示?
观察伞藻A和伞藻B,交流不同:
伞藻A 伞藻B
伞帽形状:圆形 扫帚形
伞藻颜色:绿色 黄色
观察伞藻嫁接实验过程,推测伞藻A 和伞藻B的伞帽颜色、形状。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结论:
1.遗传物质在—细胞核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
2、“探秘染色体”
2.1、探秘体细胞分裂时数量关系
过渡:遗传物质在细胞核是怎样存在?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
设疑:你有什么发现?
揭秘:能清楚看到条状染色体的细胞正在分裂。染色体是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讨论:体细胞分裂时,亲子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什么能够保持不变?
总结:有丝分裂可以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探秘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关系规律
设疑:正常情况下,染色体在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有什么规律?
观察雌果蝇染色体模式图和不同生物染色体数量表。
讨论:
1.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都是 存在 2.不同的生物染色体数目 3.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 的
辨析:
1. 姚明高大的鼻子细胞、杨幂上神漂亮的眼睛的细胞、博尔特腿部肌肉细胞、老师我的肥胖的脂肪细胞分别是多少条染色体?
2.如果测得一种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是2对,那么这种生物是什么?
3.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相同的,对不对?
强调:
1.同种生物体细胞数量相同,且成对出现;但形状不都相同,所以说是一定的。
2.依据染色体的数目分辨生物的种类。
一句话归纳规律:
2.3、探秘染色体的数量异常会导致什么状况?
过渡:看一段新闻,了解一位神奇的指挥舟舟
质疑:为什么接近40岁的舟舟是一位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图片展示:正常人和三体综合症的染色体图谱
设疑:如果少了,会怎样?
举例:特纳氏综合征
你能总结什么规律?
德育渗透:
如果你遇到舟舟这样的患者,你会怎么做?
总结: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就是尊重生命的表现。每一个生命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是有尊严的,尊重生命并珍惜生命,同时也要让我们健全的生命发挥应有的光彩!
遗传病的原因很多,可以通过孕检筛查等避免生出遗传病的孩子。
2.4、探秘染色体的结构
过渡:染色体这么神奇,缘于它独特的结构。
看图片,认识结构: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科学家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所以说: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思考
观察
回答:细胞核的形状不同。
观察“有丝分裂”动画。
讨论
交流、总结:
结论:
2.1、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要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亲子代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不变。
观察
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1.成对
2.不同
3.一定
学生分析回答问题。
记录导学案
讨论,总结
结论:
2.2 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且成对存在
观看视频,被舟舟的指挥震撼
惊讶,思考,同情舟舟
分析:染色体在第21对多了1条。
结论:
2.3 染色体数量异常导致遗传病。
学生交流:
像平常人一样对待他。
关爱他,帮助他。
识图,分析。
质疑:谁是遗传物质?蛋白质还是DNA还是染色体?
结论:
2.4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对于较难的问题采用,先思考再讨论的方式,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论文主题式的结论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通过比较不同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归纳染色体的存在规律。
通过应用型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舟舟的视频对学生有了震撼,用低沉的语调来诉说这位遗传病患者,特殊的容颜,特殊的智力,不同的人生,唤起学生同情的情感。同时让学生急于解开这种遗传病的原因。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尊重任何的生命,珍惜生命的美好情感,还加深了染色体数量稳定的重要性的理解。
3、“探秘DNA”
图片展示:DNA微观模式图
一个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在功能上可以分成许多片段,包含特定的遗传信息。
出示DNA模型:介绍模型的建构者沃森和克里克
图片展示:北京中关村标志性雕塑——DNA模型
根据图片,构建模型
强调:一个DNA分子,由2条长链反向螺旋。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例如烟草花叶病毒,强调结论: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应用:
1、用什么方法分辨真假本拉登?
2、用什么方法确认拐卖儿童的身份?
3、用什么方法寻找亲人的遗体?
小组合作:
根据DNA的介绍和图片,利用老师发的材料:纸条和彩色贴纸构建模型。
展示模型,辨别真假:
正向螺旋和反向螺旋
结论: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回答问题:DNA鉴定的方法。 通过展示的图片和模型,使学生认识到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引出基因与染色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利用构建模型方式,理解DNA的结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探秘基因”
过渡:同学们制作的模型上有不同颜色的区段,代表什么?
观看动画:基因在哪?
质疑:基因是什么?位置、作用。
图片展示:不同基因决定不同的人体特征。
质疑:基因是DNA片段?
图片展示:果蝇的基因分布图
强调: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看模型,分析基因在哪?
结论:
4. 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通过图片分解基因的位置,基因的作用,深刻感知“基因”这一重要的概念,凸出概念教学。
三、 回顾总结 构建模型
观看视频:微观里的遗传物质探秘
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一句话概述; 基因是染色体上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自己知识模型。
思考:如果用一根跳绳来代表DNA分子,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的是什么?
整理知识结构,快速记忆。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回顾总结。
小组讨论、交流: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构建模型:
知识结构
视频的展示,恰到好处。在微观世界,直观的显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巩固基础知识,构建模型
四、 当堂达标 自我检测
判断: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
2、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 ( )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4、DNA片段就是基因。 ( )
5、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包含1个基因。 ( )
测试
学生解答,分析错误原因。 当堂测试,反馈结果。
作业 人类可能有3万到5万基因。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基因组。人类的基因组计划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中国是唯一一个参与的发展中国家。这个计划有什么伟大之处?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请你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拥抱“基因世纪”! 作业,有利于拓宽视野,激发兴趣。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山东科技出版社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育》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内容,学生刚刚接触到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对什么是遗传和变异没有感性上的认识,也无理性的认识,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参与到学习与认知的过程中来,是教师上这节课的重要目标。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从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学法及教学目标等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上完这节课后,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令人满意的,达到了我的预期目的。在某些方面还达到了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借鉴。? ??
1、只要教师充分创设问题情景,不管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觉得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多次设计有思维梯度问题,例如:遗传物质在哪?——遗传物质在细胞核是怎样的存在?——为什么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不同的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量有什么规律??——如果染色体数量异常会怎样?等等,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解开遗传物质的神秘面纱。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师生呈现高度的思维对话。
2、在学科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情感教育,只要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学生普遍都能接受,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介绍“神奇的指挥舟舟”时,先采用视频介绍,后用低沉的语调介绍这位遗传病患者,即激起同情心,又激发学生尊重任何的生命,珍惜生命的美好情感,还加深了染色体数量稳定的重要性的理解。
3、在课堂教学的对话中,适时的体现小幽默,拉近师生间的感情。例如:给兔宝宝命名为小黄、白1、白2,给兔妈命名为老黄,给兔爸命名为大白。用姚明高大的鼻子细胞、杨幂上神漂亮的眼睛的细胞、博尔特腿部肌肉细胞、我的肥胖的脂肪细胞来说明不同的人体细胞染色体是相同的。等等,如此既具有时代感,又很好的解释了染色体这一重要的概念。教师的幽默,也是教育智慧的一种体现。课堂的轻松诙谐自然,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氛围。亲其师,信其道。虽然是在陌生的学校,面对陌生的学生,学习陌生的新课,却是行云流水般的课堂。这也是我的意外的收获。
4、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的能力和科学方法,每一个主题分别通过实验分析、识图、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思维模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科学方法识别“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上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认知结果。
当然,上完这节课后,我也感到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在上课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练,有些地方显得重复和罗嗦;其次是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短,在学生还没有考虑成熟,就急于抛出问题的答案或是解决办法。这些问题是我今后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改进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