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角色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角色的概念。
(2)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导入新角色。
(3)能够掌握设置背景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实际情况导入一定的角色。
(2)通过角色的运动要求设置相应的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于程序编写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4. 行为与创新
利用积木式程序编写方式,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导入新角色的方法。
难点:绘图编辑器的使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法、示范讲解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控制软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与导入 复习旧知。
根据例题复习Scratch主要功能模块的名称以及用途。
(学生复习)
师:Scratch 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小猫将给我们表演什么节目呢?
(板书:第12课 舞台任我秀) 复 从复习旧知引入本课,可以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激发求知欲。内容,鼓励学生的
任务1: 认识“角色” 新授1:认识“角色”
师:在Scratch中,“角色”就是舞台中执行命令的主角,它将按照编写的程序进行运动。当我们打开软件,默认的角色就是小猫。
生(练习)打开软件,认识小猫角色,并尝试改变它的大小和方向。 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配合一定的注解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任务2: 新增“角色” 师:在舞台上,如果只有一个演员,多孤单啊!我们可以邀请更多的演员加入我们的演出队伍,让我们一起发出邀请吧!
方法1:绘制新角色。
单击中的第一个图标,可以打开Scratch的绘图编辑器。
方法2:从文件夹中选择新的角色。
单击中的第2个图标,可以将文件夹中的角色导入到Scratch舞台中。
方法3:令人惊喜的角色。
Scratch还有一种特殊的新增角色方式:软件会随机加入一些特别的角色。
学生同步练习,通过三种方式,加入三个不同的新角色。 深入理解Scratch的主要导入角色的方法,让学习者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直到领会到本课的难点内容。
此处的设计可选中教材配套光盘中的素材,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此环节的设计是针对教材中的附文进行的。在设计中,令人惊喜的角色往往使用的比率不高,因此本环节中学生体验使用过程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多深入。
任务3: 设置背景 师:舞台上不仅要有演员,还要有适合的背景,这样才能增加演出效果。在Scratch中,舞台是角色活动的场景,舞台的背景为角色的活动提供适合的环境。
请同学们根据你的角色故事,来选择一个适合的舞台背景吧,不会的同学可以参考教材。
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自我尝试设置背景。 该任务的编写,是学生首次接触“背景”的程序,给予充分的概念供给,帮助学生记忆。
巩固与思考 小组交流学习心得。
全班展示自己的舞台设置和角色安排,并汇报自己的故事思路。
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再次归纳角色和舞台的概念,适应学生的学习。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习者对于新导入角色兴趣较为浓厚,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更多地解释何为导入?如何导入?让学生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