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6章 第2节 普查和抽样调查 (3)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6章 第2节 普查和抽样调查 (3)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1 23:0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数学”
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 几个是坏的.”
妈妈:………
孩子高兴地跑回来.
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
妈妈:“啊!”
2.普查和抽样调查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灯 泡 的 寿 命
随著科学家的研究与改良,灯泡的寿命早已由过去的几十个小时,变成今日的十几万小时.
读一读!





在连云港电视台收视率调查中,人物纪录片《擦鞋夫妻》以12.8%的记录高出了该周连云港电视台自办的所有栏目, 创该栏目成立以来有记载的最高收视记录。



体检中的身高、体重测量
灌云实验中学学生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体检,其中包括测量身高、体重。
读一读!
全国人口总数
灯泡的寿命
收视率调查
体检中的身高、体重测量



我们看到的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呢?
为了收集这些数据,要进行一定的调查,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讨论一下数据收据的两种重要的方法:
普查与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下列调查是如何进行的?
全国人口总数
体检中的身高、
体重测量
议一议?
为一特定目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下列调查又是如何进行的?
讨论交流
灯泡的寿命
收视率调查
领悟新知
?
总体与个体
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其中被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人口普查
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
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
人口普查。当考察我国
人口年龄构成时,
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的年龄
个体: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每个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当对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进行普查时,
总体是

个体是
考考你
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
间的全体
灯泡的寿命
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你认为该如何进行调查?
(1)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 总体。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 象叫做个体。
(3) 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 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4)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为了了解一批电池的寿命,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
总体:
样本:
个体:
这批电池寿命的全体。
每只电池的寿命。
10只电池的寿命。
样本容量:
50
练一练
  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
个体:
样本:
样本容量:
该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
每一名学生的体重.
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
50
注意:样本容量无单位.
从一批洗衣机中抽取5台,调查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该调查是
总体:
个体:
样本:
抽样调查
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的全体
这批洗衣机中每台洗衣机使用寿命
从中抽取的5台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以下问题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合适吗?
1、要了解全国八年级学生初二上的期末成绩情况
全国八年级学生太多,工作量太大,且没必要普查
2、要了解每天离开成都的人口流量
出口太多,受客观条件限制,不便普查
3、你能采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炮弹的射程吗?
调查具有破坏性,不能普查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是采取抽查还是普查?为什么?
解: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因为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而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议一议
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小亮:我们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生病的次数
人数
1至2次
4
3至6次
5
7次及以上
1
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83
15
2
15%
2%
人数
7%
24%
69%
2、小明、小颖、小亮的抽样相同吗?调查结果相同吗?他们的抽样各有什么不足之处?
(小明)
生病的次数
1~2
4(40%)
3~6
5(50%)
7次以上
1(10%)

(小亮)
(小颖)
83%
调查人员
不足之处
小明
公园里的老年人身体都比较健康,因此这样调查的数据缺乏
小颖
医院里的老年人生病次数肯定偏多,因此她的调查结果也不具有
小亮
代表性.
代表性.
对象太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没有广泛性)
三位同学的抽样不同,调查的结果差别很大。他们的不足之处是:
样本不同,结果不同。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1)被调查的个体不能太少而缺乏_______性;(2)被调查对象应是随意抽取的具有______性。
代表
广泛
3、为了了解本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把本地区划分为10个小区域,随机调查每一个小区内10%的老年人一年中平均生病的次数,再求这10个数据的平均数。你认为这样收集数据合理吗?为什么?
解:合理。因为 这样选取的样本既考虑了样本容量的大小,具有广泛性,又具有代表性。

4、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她的调查方式如何?
解:像小华这种随机调查的方式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具有代表性,调查人数达到10%,具有广泛性 ,方案可行
抽样调查在选取样本时应注意什么?
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抽样调查
优 点
缺 点
普查
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
工作量大,难度大,而且有些调查不宜使用普查
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
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
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理由.



1、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2、调查你们学校七年级学生的体重;
3、一批彩电的质量情况;
4、调查你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
5、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
    下列调查中,哪些用的是普查?哪些是抽样调查?
.为了了解你所在的班级的每个学生穿几号鞋,向全班学生做调查
答:
2.了解电视机显象管的使用寿命.
答:
3.调查我国所有城市中哪些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
答:
4.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答:
抽样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普查
小结:什么时候用普查方式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较好

当调查对象个数较少时,调查容易进行时,或调查的结果要求准确性较高时,一般采用普查;


当调查对象个数较多时,受客观条
件限制不易进行调查时,或调查的结果
有破坏性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
检测:为了了解我市七年级学生的体重,对全市七年级全体学生的体重进行的调查是__,而对部分学生(例如1000名)的体重进行的调查是__.全市七年级学生体重的全体是___,每个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是___,从中抽测的1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___,样本容量是___。
普查
抽样调查
总体
个体
样本
1000
2014年某区有15000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考察他们的数学考试情况,评卷人从中抽取了8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下列哪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每名考生是个体
(B)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C)这15000名考生是总体
(D)这15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
(E)8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F)8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G)这是属于普查
(H)这是属于抽样调查
BDFH
课堂小结
1.基本概念:
普查、 抽样调查、总体、个体、 样本、样本容量。
2.普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