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老王
杨绛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
惶( )恐 取缔( ) 塌( )败 伛( )着背
骷髅( ) 攥( )着 滞( )笨 愧怍( ) 荒僻( ) 镶( )嵌 翳( )
huánɡ
dì
tā
yǔ
kū lóu
zuàn
zhì
zuò
pì
xiānɡ
检查预习
yì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阵营。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德一因“五一六”案被迫含冤自杀。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男女”的毒打、迫害,三人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1977年2月才搬入三里河新居。“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社科院“文革”得比较晚。杨绛和钱钟书都被“揪出来了”,然后是无休无止地陪斗。在一次陪斗中杨绛被剃成了“阴阳头”,害得她整夜不睡,做了一顶假发,大暑天戴上,闷热不堪,也不敢外出,不敢坐公共汽车,上班只好步行。当时在社会上被剃了阴阳头的,就像过街的老鼠人人都会喊打。“文革”期间杨绛的主要任务是扫厕所,这个女厕所成了她的“休息室”和“避难所”。红卫兵来了,她就躲入女厕。 ——(杨绛:《万人如海一身藏》)
悲苦、善良、幸运、不幸、愧怍
职业――蹬破旧三轮
身体――老而残,瞎眼
居住――塌败小屋
老王的不幸(悲苦)表现在:
生活的不幸
“单干户” 、 独身
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精神的不幸
苦
穷苦卑微、孤苦伶仃
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A、送冰,量多,费用减半
B、送病人,拿车费心不安
C、去世前一天,送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老实厚道、热心善良、知恩图报。
善
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王是一个穷苦卑微,孤苦伶仃而又老实厚道、热心善良、知恩图报的人
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A、照顾老王的生意,常坐他车
B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C、关心老王的生计:载客三轮取缔后,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D、她的女儿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善
平等观念、人道主义
怀念老王
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的句子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情,赞扬了老王苦境中的善良,表现我们一家对老王给予的关爱,含蓄提出关心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让世界充满爱.swf1
农家子弟的午餐
安徽省临泉县城关镇刘老家村11岁的刘小环为了能上学,每天去给一家窑厂背砖坯, 她每次背16块,重80斤,走140米,只得3分3厘工钱……
自食其力……
家
不堪重负
我只想要回我一年的工钱而已
我们的教室
我也给……
幸运者与不幸者……
露宿街头的母女
好想有个家
雪中父子
流浪之后……
我们的课桌,我们的床……
自食其力……
医院一角……
互助……
姐妹抓阄读书,有书读的妹妹却哭了……
同样的期待……
放学……
<爱> 这就是生活在贫困山区的父子,他们一生别无所求。只求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也许一辈子他们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没上过楼梯,没打过“的士”,没进过电影院,可就是朴实勤劳的人们一代代的供养着我们。皇天厚土无以回报。爱他们吧,至少在感情上尊重他们。否则我们还谈什么人性??
<冷暖相依>春天乍暖还寒。4月的一个早晨,天空飘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一个中年男子的菜摊车上坐着一个小男孩,孩子用给菜保温的被子围着,父亲不时用手给儿子掖掖被子。作者说:“在阴暗的背景和漫天飞舞的雪花的衬托下,儿子稚嫩红润的小脸与父亲饱经沧桑的脸形成对比,父子俩面对生活的艰辛相依为命,特别是父亲使劲发出叫卖声时,脸部表情感人力度之大,使人看后心灵为之震颤。
我好饿
王致中17岁, 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贫苦的盲人夫妇
生存艰难 自食其力
想上学
父子相助
相扶相依
我需要爱
冷漠,忍心让沧桑的手收回吗
辛酸—也要自食其力
你敢想像现在还有这样的童年吗?
我们家的幸福饭
窗外的阳光何时照进冰冷的车厢……
同一片天空 不一样的生活
岩洞教室
同一片天空 不一样的生活
坐在岩洞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每天的视野就是这样的。
同一片天空 不一样的生活
他,
一名大学生,
自愿到这里,
徐本禹
徐本禹日记里的几句话:
我愿做一滴水
我知道我很微小
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
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
修女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所谓幸与不幸,
包括天赋条件,
成长条件,生理条件,
幸运者
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
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赠 言
用生命温暖生命
用善良体察善良 用爱心浇灌世界
生理:一只眼是瞎的,有夜盲症
送钱先生看病,拿车费心不安
老 王
苦
善
职业:蹬破旧三轮,文革 期间被取缔
居住:荒僻的小胡同,小屋破烂
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去世前一天,还拿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逻辑
时间
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