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7-9章综合测试
考试范围:7-9章;考试时间:4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6×3=48)
1.如图所示,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汽车
B.地面
C.绳子
D.双脚
2.在下面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人对跳板的压力
C.
手对弓的拉力
D.
磁铁对小球的吸引
3.书放在水平桌面,下列关于书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形变
C.书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D.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形变
4.判断下列现象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
A.压弯锯条
B.拉长橡皮筋
C.被挤压的皮球
D.捏扁的橡皮泥
5.关于重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玩具气球松开手,会升上天空,说明气球没有重力
B.物体的重心有的时候不在物体上
C.停在斜坡上的汽车,松开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此时汽车的重力方向是沿斜坡向下的
D.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
6.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7.甲、乙两同学沿相反的方向各用15N的力水平拉一测力计,测力计静止不动,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
B.30N
C.20N
D.15N
8.如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对这两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B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B对A的支持力与A对B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A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A的吸引力完全相同
9.下列交通提示用语和惯性无关的是(
)
A.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
B.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
C.注意安全,请保持车距
D.遵守交规,请靠右行驶
10.小丽在体育课上练习立定跳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小丽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丽用力蹬地时,增大了惯性,所以她跳的更远
C.小丽在腾空过程中,在空中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
D.在重力维持下,小丽最终落向地面。
11.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罐对是手的力与手对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2.如图所示,一辆车坏在水平公路上,小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车,没有推动。对此现象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同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小强对汽车的推力使汽车发生了形变
C.小强对汽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D.汽车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汽车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3.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B.轴承中装有滚珠
C.运动鞋底上的鞋钉
D..用力握紧球拍
14.已知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甲和S乙,且S甲<S乙,先将两种不同液体分别倒入甲、乙容器中且使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由F=PS,
F甲。再将两容器中的液体全部交换倒入对方容器中,液体没有溢出。设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和△P乙(△P=△F/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P甲一定小于△P乙
B.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P甲可能小于△P乙
C.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P甲一定大于△P乙
D.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P甲可能等于△P乙
15.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
C.压力的大小一定与重力大小有关
D.物理书对桌子的压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产生的
16.如图所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大小规格相同的实心长方体,长方体的密度为、长为,高和宽均为h,现将两长方体按图甲、乙所示的方式放置。若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乙图中B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则p甲可表示为2ρgl,p乙可表示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17-20题每空一分,21-22题每空两分,共20分)
17.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_____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
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N,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__
N.
19.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重10N,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一个0.2kg的钩码相连,木块静止,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当再挂上2个相同的钩码时,木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此时,若用水平力拉木块向左匀速运动,该水平拉力大小为_____N.(g取10N/kg)
20.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小球受____个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
21.如图所示,边长为0.2米,质量为3千克的正方体物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有四分之一的部分伸出桌面,则它对桌面的压力为______牛,压强为______帕。若将伸出桌面的部分垂直方向切去,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____帕。
22.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限压阀顶部面积为S1(已知大气压强为p0).
(1)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
(2)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是
四、作图题(23题3分,24题4分)
23.水平地面上的一辆小车中,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如图.静止时小球与车厢壁接触但不挤压.当小车突然向右加速运动,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水平力F推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在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请在甲图上画出t=2s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并标明力的大小(O点为箱子的重心)。
五、实验题(每空一分,共14分)
2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18.30
26.83
31.20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
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_______的原因.
2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左、右两盘中的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桌面上的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____对平衡力的作用.
(2)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F1与F2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____(选填“保持静止”或“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
上的条件.
27.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
六、计算题(11分)
27.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利用该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该实验装置此时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在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橡皮膜向_
____(选填“左”或“右”)侧发生形变可以判断橡皮膜右侧水的压强较大;
(3)利用该装置还可以测量液体密度,左右两边分别注入盐水和水,两边液面距薄橡皮膜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10cm
和
12cm,此时薄橡皮膜恰好变平,则盐水密度为多少?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7-9章综合测试(答案版)
考试范围:7-9章;考试时间:4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6×3=48)
1.如图所示,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59.8%)
A.汽车
B.地面
C.绳子
D.双脚
2.在下面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人对跳板的压力
C.
手对弓的拉力
D.
磁铁对小球的吸引
4.书放在水平桌面,下列关于书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52.46%)
A.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形变
C.书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D.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形变
4.判断下列现象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A.压弯锯条
B.拉长橡皮筋
C.被挤压的皮球
D.捏扁的橡皮泥
5.关于重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玩具气球松开手,会升上天空,说明气球没有重力
B.物体的重心有的时候不在物体上(63.93%)
C.停在斜坡上的汽车,松开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此时汽车的重力方向是沿斜坡向下的
D.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
6.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9.甲、乙两同学沿相反的方向各用15N的力水平拉一测力计,测力计静止不动,测力计的示数是
A.0
B.30N
C.20N
D.15N
10.如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对这两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52.46%)
A.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B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B对A的支持力与A对B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A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A的吸引力完全相同
9.下列交通提示用语和惯性无关的是
A.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
B.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
C.注意安全,请保持车距
D.遵守交规,请靠右行驶
10.小丽在体育课上练习立定跳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2.46%)
A.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小丽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丽用力蹬地时,增大了惯性,所以她跳的更远
C.小丽在腾空过程中,在空中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
D.在重力维持下,小丽最终落向地面。
13.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0.82%)
A.罐对是手的力与手对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4.如图所示,一辆车坏在水平公路上,小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车,没有推动。对此现象下面说法错误的是(50.82%)
A.汽车同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小强对汽车的推力使汽车发生了形变
C.小强对汽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D.汽车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汽车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3.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B.轴承中装有滚珠
C.运动鞋底上的鞋钉
D..用力握紧球拍
14.已知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甲和S乙,且S甲<S乙,先将两种不同液体分别倒入甲、乙容器中且使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由F=PS,
F甲。再将两容器中的液体全部交换倒入对方容器中,液体没有溢出。设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和△P乙(△P=△F/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56.56%)
A.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P甲一定小于△P乙
B.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P甲可能小于△P乙
C.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P甲一定大于△P乙
D.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P甲可能等于△P乙
15.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43.44%)
A.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
C.压力的大小一定与重力大小有关
D.物理书对桌子的压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产生的
16.如图所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大小规格相同的实心长方体,长方体的密度为、长为,高和宽均为h,现将两长方体按图甲、乙所示的方式放置。若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乙图中B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则p甲可表示为2ρgl,p乙可表示为(40.16%)
A.
B.
C.
D.
二、填空题(17-20题每空一分,21-22题每空两分,共20分)
17.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__小于___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__等于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0-8___N,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_3.2__
N.
19.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重10N,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一个0.2kg的钩码相连,木块静止,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2____N;当再挂上2个相同的钩码时,木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6____N;此时,若用水平力拉木块向左匀速运动,该水平拉力大小为__12_____N.(g取10N/kg)
20.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加速_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不是___(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小球受__2___个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
21.如图所示,边长为0.2米,质量为3千克的正方体物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有四分之一的部分伸出桌面,则它对桌面的压力为____30____牛,压强为___1000_____帕。若将伸出桌面的部分垂直方向切去,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__750_____帕。
22.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限压阀顶部面积为S1(已知大气压强为p0).
(1)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
___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__;
(2)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是_____.
四、作图题(23题3分,24题4分)
23.水平地面上的一辆小车中,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如图.静止时小球与车厢壁接触但不挤压.当小车突然向右加速运动,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水平力F推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在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请在甲图上画出t=2s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并标明力的大小(O点为箱子的重心)。
五、实验题(每空一分,共14分)
2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18.30
26.83
31.20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小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远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匀速直线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__运动状态______的原因.
2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左、右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相等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桌面上的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__2___对平衡力的作用.
(2)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F1与F2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__扭转回来___(选填“保持静止”或“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_同一直线___上的条件.
27.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大于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B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U型管气密性不好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不可靠的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__深度也不一样______.
六、计算题(11分)
27.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利用该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该实验装置此时_不是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在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橡皮膜向_左____(选填“左”或“右”)侧发生形变可以判断橡皮膜右侧水的压强较大;
(3)利用该装置还可以测量液体密度,左右两边分别注入盐水和水,两边液面距薄橡皮膜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10cm
和
12cm,此时薄橡皮膜恰好变平,则盐水密度为多少?
(1)[1]根据连通器的定义可知,此装置左右不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
(2)[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即橡皮膜右侧水的压强较大。
(3)[3]此时薄橡皮膜恰好变平,说明玻璃管内外压强相等,即
又因为
,
代入上式,解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