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 4.1《30米迎面接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 4.1《30米迎面接力》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1-23 07: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0米迎面接力跑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 学 水 平:水平二三年级
二、单元教学重点:交接棒动作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跑动中交接棒时机的把握。
单 元

标 运动参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接力跑的学习和锻炼,并能从中体验运动乐趣;
2、运动技能:改进交接棒技术和把握交接棒合理时机
3、身体健康:发展体能,提高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生了解团结协作在接力跑比赛中的重要性,在锻炼中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课时 课时目标 课时内容 教学重、难点
1 1、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接力跑的学习和锻炼,并能从中体验运动乐趣;
2、75%以上的同学熟练掌握在行进中交接棒的技术;
3、发展体能,提高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
4、在锻炼中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1、学习迎面接力技术动作;
2、分组练习慢速跑交接棒技术;
3、迎面接力赛。 重点:错肩交接棒与接棒时虎口横向张开;
难点:交接棒时机与配合。
2 1、85%以上的同学能够掌握在高速中完整的合理的交接棒技术。
2、发展体能,提高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
3、100%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在接力跑中带来的好处。
复习迎面接力技术动作;
分组练习高速跑交接棒技术;
迎面接力赛。
重点:交接棒完整动作方法;
难点:交接棒时机与配合。
3
考核:
1.考察学生掌握交接棒技术程度
2.检验学生在集体项目中团结协作的能力
迎面接力赛
(技术动作、团结协作意识)
游戏:打野鸭
30米迎面接力跑教案
一、单元设计指导思想
本单元教学内容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中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有趣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并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机智勇敢的良好习惯。通过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
迎面接力跑属于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二”跑步学习领域中的内容之一,是低年级跑步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爆发力和灵活性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接力跑是田径项目中唯一的集体合作项目,在接力跑教材中,交接棒的技术并不是十分复杂,在掌握交接棒技术的基础上,应更多利用接力跑这个运动项目本身来促进学生的身体锻炼,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思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低段已接触过迎面接力赛,但交接棒技术并不规范,还需进一步学习正确交接棒的动作方法。他们组织纪律性较强,会与同伴合作,在游戏中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但依然需要教师正确引导。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培养他们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及坚强的意志。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接力跑的学习和锻炼,并能从中体验运动乐趣;
2、运动技能:75%以上的同学熟练掌握在行进中交接棒的技术;
3、身体健康:发展体能,提高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锻炼中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错肩交接棒与接棒时虎口横向张开
难点:交接棒时机与配合
六、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完整、分解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学习方法:观察法、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练习法、讨论法、评价法
七、场地与器材
田径场、纸制接力棒、笑脸贴、皮筋、标志杆、口哨。
八、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常规、热身阶段——比赛体验学习阶段——分组练习合作学习阶段——比赛阶段——身心放松阶段五个部分。
九、预计运动效果与负荷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实现,课的运动强度适中,9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迎面接力跑的传接棒技术,并能运用于实践。练习密度约为45%,平均心率约为120——130次/分。
十、设计思路
1、通过比赛让学生在迎面接力跑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交流讨论、并归纳迎面接力跑交接棒技术的动作要领;
2、利用贴纸、皮筋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用皮筋套在除大母子以外的四根手指上,将贴纸贴在学生的虎口处,来解决四指并拢虎口横向张开。将笑脸贴在右臂外侧,两人一组短距走动练习错肩交接。练习中让学生注意到这两个部位,很自然的做出四指并拢虎口横向张开与错肩交接棒,让学生在玩中学并不知不觉的掌握交接棒的正确动作。
3、纸质接力棒,巧用颜色分组练习,并确保学生在使用纸棒学习时的安全性。
指导课题 30米迎面接力 指教年级、学科 三年级 体育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接力跑的学习和锻炼,并能从中体验运动乐趣;
2、运动技能:75%以上的同学熟练掌握在行进中交接棒的技术;
3、身体健康:发展体能,提高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锻炼中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错肩交接棒与接棒时虎口横向张开
教学难点 交接棒时机与配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准 备 部 分 一 课 堂 常 规 二 准备活动 1、向学生问好。
2、宣布教学内容。
3、检查人数。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要求:声音洪亮、亲切。
1、游戏:兔子舞绕圈
2、徒手操
①头部运动
②体转运动
③腹背运动
④膝绕环运动
⑤弓步压腿
⑥活动腕踝关节
3、复习与专项准备活动
①站立式起跑
②摆臂练习
③高抬腿跑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向教师问好。
3、集合快、静、齐。
组织:
两列横排弧线站位
○○○○○○
×××××× ○○○○○○
××××××


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绕成四个圈并认真练习。
2、做操动作舒展大方。

组织:1
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与师生关系。

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专项准备活动为后面的接力跑奠定基础,预防运动损伤。
1

2
3
3
1
1
1
1




中小
基 本 部 分 一 迎面接力赛 引入部分:
问:刚才在兔子舞游戏中大家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怎样才能成功的围成圈?
师:对啦,需要大家团结协作共同来完成游戏,每一位孩子都要参加进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迎面接力”也是同样的道理。
问:你们以前有比赛过迎面接力吗,现在想来较量一番吗?组织比赛。
倾听学生评价。 预设:好玩、快乐、一起努力······
回答教师提问,积极参与比赛。
比赛后积极评价小组比赛中存在的问题。
预设:犯规、掉棒、撞人······
认真倾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仔细观看师生示范,熟记顺口溜。
组织:2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讨学习与同伴间相互沟通协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及自我尝试的能力。

7
1

二 交接棒技术 1、讲解示范(顺口溜):
接力棒握一端;
立棒伸手不乱晃;
四指并拢虎口张;
错肩交接不乱撞;
团结协作才最棒。
2、技术重点小游戏:
?四指并拢虎口张(我最帅)
师用皮筋套住四根手指,虎口处贴张笑脸。
师示范:张开、握紧;学生模仿做。
? 错肩交接棒(Face to face)
用笑脸贴贴在右上臂外侧,请生配合示范错肩交接。(直臂胸前平举,错肩经过时就会笑脸对笑脸);
组织练习,巡回指导及时纠错。
讲评练习中的普遍问题。 认真跟读、仔细观察教师动作方法。
原地试做四指并虎口张。
3、模仿老师做,听老师口令集体练习。
4、认真观看师生示范。
5、前后两人一组(一人拿棒)练习交接棒的正确动作技术。
6、集合。
组织:3
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
通过标志物与皮筋的使用,使学生掌握正确手型,强化错肩交接棒的位置。

2
3
3
1
6-8
6-8



基本部分 三 短距跑动中练习交接棒 强调普片存在的问题,根据接力棒颜色分组,组织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与学生交流、讲评练习效果。再次强调交接棒重、难点。
请小组展示。
1、按照教师要求分组练习。认真参与其中。
2、认真倾听教师建议及时改正自己错误。
3、主动展示,积极评价。
组织:4
提高技术,方便教师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7 6-8 中上
四 30米迎面接力赛 教师讲解30米迎面接力赛规则。
强调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3、组织比赛
组织学生梯形排队,发令裁判,给学生加油,用简单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4、德育教育。
胜不骄败不累,团结协作、互相鼓励。 认真倾听比赛规则并自觉遵守。
学生梯形站位。
积极参与,团结友爱,尊重同伴。
组织:5
提升运动负荷,将所学运动技能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8 2-3 大
结 束

分 放松 小结 下课 1、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幸福拍手歌);
2、简评本课,收还器材;
3、宣布下课。 组织:
○○○××× ○○○ ×××


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放松活动;
积极自评和互评。 学生身心得以放松,便于下节课的学习。
回顾技术要点,有助于学生从整体记住本课内容。 4 1 小
练 习密 度
45%左右




平均心 率 120-130次/分

教学反思: 30米迎面接力跑是小学生都会积极参与的的活动,因此教师不必为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多动脑筋,而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传接棒的动作和正确的错肩方法,所以要把握住重点,突出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传接棒动作。
一、充分利用器械,提高练习的密度。在课前教师用旧杂志制作接力棒,做到了2人一“棒”,加深了感性的认识,同时克服了器材不足的矛盾,并在以后的分组练习中能防止用真棒而发生的安全事故。解决了器材和安全的问题后,教师就无后顾之忧了。
二、通过比赛让学生在迎面接力跑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交流讨论、并归纳迎面接力跑交接棒技术的动作要领;
三、利用贴纸、皮筋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用皮筋套在除大母子以外的四根手指上,将贴纸贴在学生的虎口处,来解决四指并拢虎口横向张开。将笑脸贴在右臂外侧,两人一组短距走动练习错肩交接。练习中让学生注意到这两个部位,很自然的做出四指并拢虎口横向张开与错肩交接棒,让学生在玩中学并不知不觉的掌握交接棒的正确动作。
本次课不足之处在于教师语言不够简洁,应该精讲多练,在巡回指导中发现问题没有及时的做出纠正,在组织学生示范中站位时不是很恰当,没有让后排的学生充分观看到。
整体来说本次课是一堂教师教的轻松,学生通过自主的努力,学的有滋有味的体育课。孩子们并通过合作探究,加深了对重难点的理解,符合了新课程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