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高低手运球
(水平二)
教
学
设
计
上课教师:袁乙洁
篮球教学单元计划
(水平二)
课次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法措施
1
1、学习篮球高低手运球的技术要领2、篮球游戏
重点:能区分高低手运球难点:高低运球时球的落点及高度
1、学习基本站立姿势、原地及移动运球的技术要领2、学生3-5人一组自由组合进行模仿练习3、教师给予个别指导纠正和集体纠正4、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游戏
2
1、复习高低手运球技术动作2、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重点:运球部位、落点及对球的控制能力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1、复习高低手运球技术2、教师示范行进间运球技术并提出问题3、行进间运球4、游戏:运球接力
3
复习行进间运球篮球游戏
重点:手指控制球时的部位与运球的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难点:身体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1、教师讲解示范2、行进间左右换手运球3、两人一组相对绕杆练习4、连续绕杆练习5、篮球游戏
4
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篮球三人小游戏
重点:传接的伸、翻、拨,接球的伸、迎、引。难点:传球的翻腕、拨指和接球的前伸、后引,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1、原地胸前投篮练习2、运球投篮练习3、篮球游戏
5
篮球活动能力的练习及游戏三人篮球比赛
重点:更好的感知球体。难点:遵守游戏规则,篮球与身体协调配合。
引导学生能用较为规范的动作进行篮球运动,提高协调能力2、篮球游戏3、教学比赛
篮球高低手运球(水平二)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根据学生已有原地运球基础,从玩球打开突破口,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法、探索法、比赛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中,从而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球类运动有着较为明显的互助与合作性,篮球运球属于(水平二)基本内容的主题教材之一。本课用“篮球高低手运球”作为教学内容,运用“五步教学法”让学生“自学、合学、展学、评学、研学”,让课堂具有游戏性、集体性、创造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形式,能够激发每个学生兴趣、爱好,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有一定的运动能力,男生喜爱上体育课,尤其是喜爱上球类项目的课,但大部分女生对球类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却羞于出手或是心存顾虑,结合以上考虑降低难度、利用音乐游戏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变对篮球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高低手运球的动作方法和要求,激发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
2、通过教学,学生能积极参与学练,能用较为规范的动作进行高低手运球的各种练习,提高控球能力。
3、表现出对小篮球游戏的兴趣,能够在练习、游戏中与同伴友好相处,遵守规则,培养集体意识。
五、教学方法:引导法、示范法、讲解法、游戏法、纠错法、重复练习法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区分高低手运球
难点:高低运球时球的落点及高度
篮球高低手运球(水平二)
任课教师
袁乙洁
任课班级
3.1班
班级人数
40人
上课时间
10月30日
上课地点
篮球场
课
次
1
教材内容
1、篮球—高低手运球2、课课练3、游戏—“赶小猪”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高低手运球的动作方法和要求,激发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2、通过教学,学生能积极参与学练,能用较为规范的动作进行高低手运球的各种练习,提高控球能力。3、表现出对小篮球游戏的兴趣,能够在练习、游戏中与同伴友好相处,遵守规则,培养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
能区分高低手运球
教学难点
高低运球时球的落点及高度
阶段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与
教
法
练习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组
织
形
式
次数
时间
开备部分
课堂常规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及课堂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二
热身运动(一)基本热身趣味慢跑(二)球操快乐出发
1.宣布上课,向学生问好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做好学习的动员、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热身运动1.教师组织学生慢跑热身。2.带领做快乐球操
1.注意集中、精神饱满。2.集合时,做到快、静、齐。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慢跑。2.以饱满热情的态度模仿做热身操。
组织:组织:
11
27
阶段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与
教
法
练习
次数
时间
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看KT板图示,模仿高低手运球。二、高低运球动作方法双脚比肩略宽、屈膝,脚尖自然向前;辅助手保护球,眼看前方运球时球的落点在身体的侧前方。高运球:大臂发力为主,运球的反弹高度在腰部。低运球:手腕为轴,运球高度膝盖以下。三、拓展运球练习利用标志桶解决高低手运球正确的方法。标志桶提高到腰部为高运球的参照高度。
标志桶低为低运球的参照高度。2、跟随音乐节奏高低手运球3、运球换位前后两人一组运球互换位置,到达对面位置原地运球5次。小组选派一组同学进行展示,学生当评委。课课练(每项两组)1、拨球(10次)2、划船(12次)五、游戏:“赶小猪”利用标志桶将“小猪”送回家,折返后快速返回接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引导学生观看KT板自学练习。教师提问,请学生展示模仿动作。3.教师高低手运球完整动作示范。4.组织学生进行原地高低运球。(1-10次)左、右手交换。5.教师进行指导与纠错。6.请同学展示,教师评价,并提问。组织学生加强落点及高度的区分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组织学生展示4.两人合作练习高低运球5.小组展示及评价组织学生课课练1.讲解游戏规则2.评价
模仿学习,积极思考提问,积极回答问题并展示。2.认真看老师示范3.学生积极思考,认真练习1.认真看老师示范;2.两人合作练习,小组之间相互交流。3.喊出你觉得最好的一组。1.认真参与课课练内容2.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3.积极参与游戏,体会游戏的快乐。
组织:组织:组织:
55组1
1088
一、放松与总结1.放松操2.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3.师生再见。4.归还器材。
1.教师带领2.小结本次课的情况,提出不足和希望。
1.积极参与放松练习。2.认真听教师小结。3.师生相互再见。
组织:
1
5
场地器材
篮球场:1个篮球:40个标志桶:40个
练习密度
35-45%
预计心率
125-140次/每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