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小学信息技术 三年级上册 第九课 网上真精彩
科目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三年级 提供者
课时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九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简单操作,如:会用画图工具绘制简单图案、在文档中录入中英文句子等。本课起学生开始接触因特网。因特网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信息世界,海量的图形、文字声音、教材分析 图像以及动画信息汇聚于因特网中,供我们浏览使用。 本课选取了三个比较典型的网站“迪士尼乐园网”、“中国少年雏鹰网”“河北远程教育网” (娱乐、游戏和学习),通过浏览精彩网站体验网络世界的魅力,学会上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以后学习搜索、处理网上信息打下基础。本课内容操作性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网页浏览的基本方法,体会网络的快捷知识与与便利。
2、理解网页、网站、网址、首页的概念。
3、掌握网址收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浏览网上信息的各种方法。
2、形成正确合理使用因特网里的资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正确合理使用因特网情感态上的资源。
2、体验网络的便捷,知道因特网是我们学习和目标生活的好朋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学生善于和同学交流,能够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对信息技术学情分析 知识学习兴趣浓厚。根据本班的特点,我对本科教学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在教学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与设计说明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操作系统Windows7,IE浏览器,课件,电子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都在网上做了些什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九课:网上真精彩。让我们来共同感受网上精彩的世界(板书课题)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网络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新授 1、介绍因特网;
2、找IE浏览器,了解其界面及各个功能。
3、介绍网页和网址;
4、引导学生输入网址,打开网页,浏览网页;
5、总结并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出示其他网址,让学生打开,并谈感受。
学生积极尝试,自由浏览,分组讨论。 在教师讲解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这样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三、应用 1、讲解收藏夹的用法。师示范学生练习。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已经感觉到了网上的精彩,但是我们刚才只是看了几个网站,实际上因特网里有数以万计的网站,我们不可能进入所有网站;比如书店里的书很多,你用一一去看吗?就像我们去书店看书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看一遍一样,我们用到的只是少数的几个网站,你们想,如果每次进入同一个网站都输入一遍网址是多么麻烦的呀。IE想得非常周到,他给我们设计了一个收藏夹,专门来放我们经常要去的网站的网址。想知道这条捷径吗?下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看谁看得最认真。
2、使用网络资源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认真听讲解,积极尝试、练习。
在尝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网络资源的取舍。
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经验进行不同的要求与指导。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进一步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教学流程图
帮助和总结
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说话权交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由“厌学”变为“愿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