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的“统一”指()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形成
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41、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
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
工农武装割据
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一“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42、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
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出
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
D.山东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
4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的示意图,其变化得益于()
外区资本原官傲资本C民灰资
2250%
28.80%
3530%
51.60%
909
3590%
1920年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1936年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
A.清政府引进西方技术开办工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44、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领导
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普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下列表述能体
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有()
①从突出强调“反满”到明确提出“反帝”
②从只提“平均地权”到增补“节制资本”
③从倡导“学习欧美”到决定“以俄为师”
④从宣传三民主义到赞同社会主义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页共10页
4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民国期间孙中山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它
已经和劳工组织形成密切联系:另一个是五四运动后,年轻一代人所怀抱的热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高涨的
民众精神。这是因为孙中山与这两种力量都()
A.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B.重视民众运动的开展
C.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
D高举民族主义的旗职
46、下表反映的是1923年6月~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的人数变化情况。从中共人数的变化中可以看出
时间92年6月1927年4月92年3月1934年9月937年1刖945年4月
43257万「1万多3新万4万多
121万
A国共两党关系状况
B.反侵略的殊死斗争
C.党内路线斗争情况
D中共革命历经曲折
47、1955年国务院规定:“聚居人口不足10万的城镇,必须是重要的工矿基地…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
市的建制”。1962年国务院规定:凡是人口10万以下的城市,即使是重要林区和矿区,都应撤销市的建
制。这反映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B.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
C.国民经济处于调整阶段
D.我国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
48、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
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
正确的是()
A.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C.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D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49.《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
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下列可作为其主要理由的是()
A.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B.会议开始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C.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D.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50.“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中国将来应做的,要做
的,但今日事实上还不能够做的,这个纲领就暂时保留不说。”材料中的“它”()
A.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
B.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目标
C.体现了多党合作的特点
D.正式建立了爱国统一战线
第8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