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三)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2 16:57:48

文档简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要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要用黑色水笔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要自己保存好,以方便试卷评讲课更好开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
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母欲置微子启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小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出现
2.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划时代的突破”是指
A.军功爵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皇帝制
3.汉武帝时期,政府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收回并禁止诸侯国铸钱。上述措施有利于
A.强化皇权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商人崛起
D.形成藩镇割据
4.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
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A.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B.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C.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
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
5.唐代科举制规定:士子无论贫富,只要有志于报效朝廷,都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这一规定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降低了做官标准
D.确保了选官制度的公平
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常用做法。宋代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
的是
A.三司使
B.节度使
C.通判
D.转运使
7.“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8.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地方督抚
密折奏事也经军机处直达皇帝。这表明清代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内阁被军机处完全取代
C.皇帝直接管理地方
D.军机处拥有政务决策权
9.“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
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B.
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
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D.
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10.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这反映了罗马法
A.注重交易的形式和程序B.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C.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D.调解经济纠纷并保护贸易
11.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使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
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这些改革措施
A.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B.顺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C.使广大工人、妇女获得政治权利
D.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12.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行政人员、法官不得在国会占有议席,国会议员也不能受任政府的文官职位,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也不能同时担任法官。此规定旨在
A.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B.规定各种权力的制衡
C.创建人民主权原则的新政府
D.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13.直到1877年,法国君主派依然不甘心,对共和派进行反扑,共和派遭到重大打击。君主派的一家报纸得意地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不能反映
A.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帝制和共和制的斗争仍然异常激烈
B.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历程异常艰难
C.法国的共和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D.法国维护共和的斗争任重道远
14.俾斯麦因领导德意志统一战争成为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1890年因与皇帝威廉二世在
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被威廉二世解除首相职务,正式下野。根据材料可知
A.德意志君主立宪名存实亡
B.威廉二世此举违反了宪法规定
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15.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谈及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说:“凡战争的责任,当归之于引起战争的戎首
(即清方),而不能归之于拔刀抵抗侵略者、放逐篡位者、或对无效率的与压迫残酷的政权施以最后的救药者(即太平军)”。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对华侵略
B.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自然灾害频繁
D.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16.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茫然无知。而到后来李鸿章指出“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等言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
B.中国的民族危机有所缓和
C.清政府积极收回国家主权
D.救亡图存的意识开始萌发
17.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
兴起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B.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
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
D.
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18.1908

3
月,在纪念巴黎公社起义
37
周年国际大会上,列宁指出巴黎公社的失误在于:是没有“剥夺剥夺者”,二是对敌人过于宽大。据此,列宁认为
A.
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B.巴黎公社背离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C.应对资产阶级采取专制手段D.巴黎公社颁布的措施极为不合理
19.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符合这一论述的是
A.二月革命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经成熟
C.《四月提纲》符合俄国实际
D.十月革命受到科学理论指导
20.“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因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而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1.1927
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了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2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
23.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主要指
A.英美苏等国家的全力支持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族性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24.解放战争时期,某报刊发表了一篇与
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相关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25.1947

6
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讲提出:“美国应尽自己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
经济状态,以防止欧洲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该演讲说明美国
A.主动承担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责任
B.努力恢复和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C.引导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发展的道路
D.力图以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阵营
26.为制定
1954年宪法,在全国人大召开前,宪法起草委员会草拟了宪法初稿,并且组织多次大讨论,其中第二次参加讨论的有1亿五千多万人,毛泽东在当时说,能动员这么多人来参加讨论,真不容易。据此可知五四宪法
A.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
B.提高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反映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
27.有学者认为,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其中,“大合唱”指的是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各民主党派直接参政议政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28.1978年
11月
14日,邓小平在同缅甸总统领导人的会谈中谈到台湾问题时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在此,邓小平
A.首次提出“和平统一”方针
B.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全面实现三通
C.初步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D.为国际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
29、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说明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30.《冷战风云》中说:“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在亚洲充满火药味是指
A.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B.亚洲地区冲突不断
C.伊拉克战争
D.中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加剧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
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
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
高一历史
第3页(共6页)

高一历史
第4页(共6页)
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2分)
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2分)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4分)
32.(10分)【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僵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1)材料一反映的是近代西方的哪种政体类型?(2分)其确立政体的方式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6分)
33.(20分)二战以来,各种政治力量相互较量,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材料一
问题:
(1)
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冷战”中爆发了哪两次热战?各有何影响?
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
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
93年的讲话整理
(2)材料二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在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
材料三
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回顾
1990年9月
朝鲜北南方举行第一次总理会议,这是南北双方举行的最高级别会谈。
2009年8月
金正日会见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两国联合签署多项交流协议。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态势?折射出当今世界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高一历史
第5页(共6页)

高一历史
第6页(共6页)高一历史答案
1.
D2.B3.B4.B5.B6.A7.B8.A9.A10.A11.A12.B13.C14.D15.B16.A
17.A18.C19.A20.D21.C22.C23.C24.B25.D26.A27.B28.C29.C30.A 
31、答案:(共10分)(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1分)唐朝:三省六部制。(1分)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分)清朝设军机处。(1分)
(2)主要意义: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2分)成果: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或推翻清王朝)(4分)
32.答案:(共10分)(1)政体:君主立宪制(2分);
确立方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分)
(2)实现: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任意回答二点即可,6分)
33.答案:(共20分)
(1)共同主题:美苏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冷战”对峙。(2分)
热战:①朝鲜战争。(1分)影响: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2分)②越南战争。(1分)影响:1973年美国被迫于越南全部撤军;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2分)
(2)变化:由两级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应对: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4分)
(3)态势:和解与冲突交织在一起。(2分)
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多极化趋势加强。(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