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2 24时计时法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2 24时计时法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2 10: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年 月 日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感受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新闻联播预报,引入新课的学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换算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一、巧设矛盾,初次感知
1.选材生活,唤起经验。
提问: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播出?
设问:到底是不是晚上7时,我们一起来看?
2.播放视频,引发冲突。(播放新闻联播片头)
晚上7:00播出怎么只看到19:00.
3.确定研究方向。
同一个时间有不同的计时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计时法”。
二、激发兴趣,铺垫新知
1.激活经验,学生举例。
像这样晚上7时,早上11时,晚上11时等的计时方法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普通计时法”。
2.对比观察,发现特点。
普通计时法在数字前面都有加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早上,晚上,中午等。
3.梳理小结,揭示课题。
晚上7:00还可以表示为19:00,像这样的表示方法其实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三、自主探索,完善认知
1. 嫁接经验,学生举例
生活中哪里见过24计时法?
2. 教师演示,直观感知
动画演示:跟着时针的脚步一起来感受一天24个小时是怎么度过的。
(1)认识“0时”
晚上12时既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开始,晚上12时24时计时法又称为0时。
(2) 感受“一天24时”
时针走了一圈,从0时到12时。现在是中午十二时,再往下走一大格是几时呢?
(下午1时)下午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3时)。再往下1小时14时,15时……
(3)借助两圈时钟,直观感知
(4)独立观察,比较发现
第二圈数字都比第一圈数字的刻度多12.
3.研究两种计时法之间转化。
(1)自主探索,普通计时法转化24时计时法。
引入时间尺:时针一天走两圈,现在第一圈0-12时用红色来表示,第二圈13到24时用蓝色线表示,我把它也展开。像一把尺子称为时间尺。
提问:怎么把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
小组讨论:
生1:去掉时间词。
生2:+12
质疑:是不是所有的时刻都要加12呢?
梳理成表
对比小结
把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不仅要去掉时间词,还要判断这个时刻是在中午12时之前还是之后。去掉时间词后,中午12时之前的时刻不变,12时之后的时刻要加12。
巩固练习
将黑板上的普通计时法时刻转化成24时计时吗?
(2)尝试迁移,24时计时法转化普通计时法。
同桌尝试说一说。
汇报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 照样子填一填。
2. 下午4时爸爸开车走了公交车道,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
3. 老师这周末要去福州找朋友,已经买好当天动车票,如果我想提前半小时检票,那么最迟晚上几时得到火车站?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同学们本节课即将接近尾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德育渗透:孩子们光阴似箭计时法能记录时间却留不住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希望孩子们今后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