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考试
高二历史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Ⅰ卷和Ⅱ卷两部分,共8页。
3.答題前,务必在答題纸上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辽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Ⅰ卷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
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Ⅱ卷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辽。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装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
父圳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此举意在
B.弘扬儒家思想
维护皇权尊严
D.取消分封制度
废除宗法制度
2.图1是反映17世纪英国政治生活的一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二者的“角力可追溯到《大宪章
线
②议会的胜利实际上是民主的胜利
议会
《权利法案》使国王失去了全部权力
④二者“胜负断于“光荣革命“结束
图1
C.①②④
D.③④
3.图2为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翠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排“选民证该作
A.①②③
B.②a④
品反映了
A.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带来的巨大变化
C.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
D.我国政治建设带来的成就
图2
高二历史幕r弄B
我国初唐时期宰相数目是63人,科举人仕为5人,科举入仕率为791%玄宗时期宰
相数目是59人,科举入仕为22人,科举人仕率为3729%宣宗至僖宗时期宰相数目
是98人,科举人仕为恩6人,科举人仕率为876%,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唐朝在科举制度之下,君主专制强化
B.唐朝科举人仕宰相比例逐渐呈上升趋势,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作用增强
C.初唐科举入仕宰相比例很低,说明世官制还有很大影响
D.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呈上升趋势,说明唐代的行政效率逐步提高
5.西方的文官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关于西方
文官制度合理的是
①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②188年美国建立了文官制度
③西方的文官可任职到退休④西方国家的每个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
B.③④
C.②③
①③
6.《唐律疏议》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要求维护“孝的伦理的相关律文有数十
条之多,材料说明
A.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B.唐朝开始律令儒家化
C.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D.儒家思想被统治者推崇
7.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
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
公共保护。”关于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资产阶级提出自己的法律原则
B.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和原则
C.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
资产阶级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8.某同学在搜集葫芦岛地方史资料时,找到这样的一则史料:“在辽西走廊一带,明辽
东长城的卫城、所城从西南向东北依次排开,分别是:山海关、前所、前卫、沙后
所、宁远(兴城)锦州,形成辽东军事防御体系的一段链条……”。该史料可以用
来佐证
A.明朝在东北设卫、所,对边疆实行有效管理
B.明朝在东北设卫、所制度,扩大了地方的自主权
C.明朝在东北设卫、所,实行了“做土归流”
D.军事防御的长城完全阻隔了长城内外的交流
高二历史第2頁共8页2021年1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考试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阅标准
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B
A
C
D
A
B
C
D
D
D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C
B
C
D
B
B
A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10分)
(1)特点:
西
周:①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2分)
②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2分)
③有城墙等防御设施。(2分)
古希腊:①公民享有参政权;(2分)
②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2分)
③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分)
(2)影响:①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2分)
②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分)
③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2分)
④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
27.
(12分)
示例:
杰克和妻子在教士的主持下离婚后,独自一人到城市闯荡。凭借灵活的头脑得到大商人的器重,不久进入了商业行会,在行会中负责管理手工业者。
一次一名匠师找到他举报学徒逃走,违反了行会章程,向学徒索要赔偿。杰克意外发现,学徒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原来儿子与母亲本生活在乡下庄园中,但由于灾害减产,他们无力承担庄园主仍征收的过高地租,母亲被庄园法庭审判获刑。儿子不得以到城市谋生成为了一名羊毛织工学徒,因为遭到匠师的虐待而逃跑。匠师得知学徒是杰克的儿子自知有错在先,撤回了赔偿诉求。
杰克为妻子缴纳了地租,最终他们在教会教士的主持下复婚,破镜重圆。
28.
(8分)
(1)变化:①人口增加;
②城市化发展;
③交通运输业发展;
④伦敦成为商业贸易中心;
⑤生产力水平提高。
(注:以上每点1分,考生只要答出4点即可得4分。)
原因:工业革命
(1分)
(2)评析:①他的观点有合理之处。(1分)
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1分)
③工业革命也带来负面影响,工人阶级受到剥削,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1
分)
29.
(20分)
(1)发展特点:①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2分)
②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迅速;(2分)
③20世纪3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此后较为平稳发展。(2分)
经济因素: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②三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或工业化进程的推动)。(2分)
(2)兴起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开埠通商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2分)
进程缓慢原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
②城市化起步晚;
③工农业生产水平低;
④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注:以上每点1分,考生只要答出2点即可得2分。)
(3)评价:①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能够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经济发展;
③但城市化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④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
(注:以上每点2分,考生只要答出4点即可得6分。)
PAGE
高二历史答案
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