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下列的数值为
(
)
A.0.5
Pa
B.5
Pa
C.50
Pa
D.500
P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吸盘对墙面有较大的吸引力
D.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
3.如图,某工厂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将工件(其重心为O)由图示位置从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则传送带受到的压力F、压强p及工件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eq
\o(\s\up7(),\s\do5(A))
eq
\o(\s\up7(),\s\do5(B))
eq
\o(\s\up7(),\s\do5(C))
eq
\o(\s\up7(),\s\do5(D))
第4题图
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
)
eq
\o(\s\up7(),\s\do5(A))
eq
\o(\s\up7(),\s\do5(B))
eq
\o(\s\up7(),\s\do5(C))
eq
\o(\s\up7(),\s\do5(D))
5.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
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7.★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的(
)
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准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8.有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
∶1,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1
∶3
B.1
∶2
C.4
∶1
D.1
∶1
9.(多选)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吸盘起重机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10.★(多选)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甘孜州中考)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
,对桌面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位同学体重为600
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
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小
;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
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13.(牡丹江中考)生活和生产中的很多物品都运用了物理学的知识,在图a中,金属锥的头部尖细锋利,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
;在图b中,“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
原理;在图c中新型材料“气凝胶”被称为“最轻材料”是因为其
极小。
14.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
N的人直接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
,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
Pa。
15.(宁夏中考)负压鱼缸是宁夏科技馆的一件展品,如图甲所示,其纵截面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整个鱼缸只有投料口与大气相通,鱼缸内高于投料口水面以上的水不能从投料口流出,是因为受到
作用,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强p=
(深度用图乙中的相关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6.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旱季节使用。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所示。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
。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压力大小下降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量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甲
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
p乙。(均选填“>”“<”或“=”)
eq
\o(\s\up7(),\s\do5(第17题图))
eq
\o(\s\up7(),\s\do5(第18题图))
如图甲所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一装满水的小试管(管壁厚度不计)倒扣在水中。对小试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其缓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在此过程中,小试管中一直充满水,这是由
于
的作用,试管口中心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9.(1)请在图中画出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题图
(2)如图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挡板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挡板的压力示意图。
题图
20.(衢州中考)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1.(南充中考)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22.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
(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
。
23.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
mL的注射器、0~10
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
甲 乙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cm。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
Pa。
五、计算题(第24题8分,第25题12分,共20分)
24.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
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
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12
cm。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5.小杨选择了两个高度分别为10
cm和6
cm,底面积SA∶SB=1∶3的实心均匀的圆柱体A、B进行工艺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他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B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求:
(1)圆柱体A的密度;
(2)从A截取h=6
cm的圆柱块平放在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3)图2中a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下列的数值为
(C)
A.0.5
Pa
B.5
Pa
C.50
Pa
D.500
P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吸盘对墙面有较大的吸引力
D.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
3.如图,某工厂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将工件(其重心为O)由图示位置从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则传送带受到的压力F、压强p及工件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C)
eq
\o(\s\up7(),\s\do5(A))
eq
\o(\s\up7(),\s\do5(B))
eq
\o(\s\up7(),\s\do5(C))
eq
\o(\s\up7(),\s\do5(D))
第4题图
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D)
eq
\o(\s\up7(),\s\do5(A))
eq
\o(\s\up7(),\s\do5(B))
eq
\o(\s\up7(),\s\do5(C))
eq
\o(\s\up7(),\s\do5(D))
5.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C)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
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7.★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的(B)
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准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8.有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
∶1,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D )
A.1
∶3
B.1
∶2
C.4
∶1
D.1
∶1
9.(多选)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吸盘起重机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10.★(多选)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BD)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甘孜州中考)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位同学体重为600
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
600
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小
;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
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0.03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13.(牡丹江中考)生活和生产中的很多物品都运用了物理学的知识,在图a中,金属锥的头部尖细锋利,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压强;在图b中,“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在图c中新型材料“气凝胶”被称为“最轻材料”是因为其密度极小。
14.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
N的人直接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__5×105__Pa。
15.(宁夏中考)负压鱼缸是宁夏科技馆的一件展品,如图甲所示,其纵截面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整个鱼缸只有投料口与大气相通,鱼缸内高于投料口水面以上的水不能从投料口流出,是因为受到大气压作用,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强p=ρ水gH(深度用图乙中的相关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6.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旱季节使用。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所示。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深。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压力大小下降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量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水窖上粗下细
。
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甲>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
=p乙。(均选填“>”“<”或“=”)
eq
\o(\s\up7(),\s\do5(第17题图))
eq
\o(\s\up7(),\s\do5(第18题图))
18.如图甲所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一装满水的小试管(管壁厚度不计)倒扣在水中。对小试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其缓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在此过程中,小试管中一直充满水,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试管口中心的压强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9.(1)请在图中画出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题图
答图
(2)如图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挡板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挡板的压力示意图。
题图
答图
20.(衢州中考)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
答:车辆沉入水中越深,水的压强越大,水对车门和车窗产生较大的压力,车内人员无法将车门推开;水对车窗玻璃的压力越大,玻璃对窗框的压力就越大,玻璃与窗框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越不易降下车窗玻璃;用安全锤或其他尖锐物品砸玻璃时,受力面积小,增大了对玻璃的压强,容易砸碎玻璃;较多的水进入车内,使得车门内外受到水的压力大小相接近,人容易推开车门而逃生。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1.(南充中考)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22.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AB(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ρgh。
23.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
mL的注射器、0~10
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
甲 乙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4.00cm。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6.4N。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1.024×105Pa。
五、计算题(第24题8分,第25题12分,共20分)
24.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
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
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12
cm。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1=ρgh=1×103
kg/m3×10
N/kg×0.12
m
=1.2×103
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1=p1S=1.2×103
Pa×100×10-4
m2=12
N;
(2)容器重:G1=mg=0.1
kg×10
N/kg=1
N;
水重:
G2=ρgV=1×103
kg/m3×10
N/kg×1×10-3
m3
=10
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2=G1+G2=1
N+10
N=11
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1.1×103
Pa。
25.小杨选择了两个高度分别为10
cm和6
cm,底面积SA∶SB=1∶3的实心均匀的圆柱体A、B进行工艺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他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B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求:
(1)圆柱体A的密度;
(2)从A截取h=6
cm的圆柱块平放在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3)图2中a的值。
解:(1)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减小,B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加,可以判断A的最初压强是2
000
Pa,
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ρgh,则圆柱体A的密度:
ρA===2×103
kg/m3;
(2)从A截取h=6
cm的圆柱块的重力:
ΔGA=ρAgΔhASA,已知SA∶SB=1∶3,将圆柱块平放在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ΔpB===
=
==400
Pa;
(3)由图像知,B的最初压强是1
200
Pa,则由
p=ρgh可得圆柱体B的密度:
ρB===2×103
kg/m3,
由图像知,截取高度a,剩下部分A和截取后叠加B的压强相等,即:p′A=p′B,
则有:ρAg(0.1
m-a)=,
因为ρA=ρB,SA∶SB=1∶3(即SB=3SA),
所以化简代入数据可得:
0.1
m-a==
=,
解得:a=0.03
m=3
c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