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音乐课《这里的泉水最甜》
教学(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让学生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这里的泉水最甜》,能熟练掌握四二怕的节奏特点。
情感目标:通过这首歌的演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能力目标: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小组创作活动,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蒙古族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音乐律动
律动练习:师生共舞《草原赞歌》
师生以音乐形式问好 。
(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内蒙古草原的气息;用骑马这个动作表现蒙古族舞蹈热烈欢快的氛围,为后面的表演做铺垫。)
(二 )模唱音阶 手势练习
(师)我唱123 (生)123 (师)我唱234 (生)234 ........
师生共唱《都来米》并做柯尔文手势
(上课伊始,音乐课基本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为视唱旋律做铺垫)
激趣导入 感受新知
过渡语:同学们,谁知道刚才进教室的那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蒙古族),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蒙古族小朋友居住的地方——美丽的大草原去看一看,你们想看吗?
播放幻灯片:草原风光图片
师:你们都看到什么了呢?请同学们说一说(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景色)
师小结。
师:图片中有牧民放马的画面,哪位同学模仿一下骑马的动作?(学生模仿)能不能再模仿一下马蹄的声音呢?(学生模仿)
(通过了解蒙古族的景色,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身临其境,如临其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学习新歌 视听结合
1、 听歌曲范唱
提问:听完歌曲,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演唱形式?
(让学生感知歌曲艺术形象和演唱形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认识。)
2、配乐朗读歌词
学生随美妙的乐曲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读节奏
(1)2/4 X XX | XXX XX | X — | X 0 ||
(2)2/4 XXX XX | XX X | XXX XX | XX X ||
在黑板出示节奏,让学生用“哒”读出来。
(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
听音游戏
让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弹琴,然后指出是哪一句?并随琴唱一唱。
(1)2/4 666 66 | 53 3 | 666 66 | 53 3 ||
(2)2/4 6 33 | 223 51 | 6 — | 6 0 ||
(此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而且还调动学生积极发言的热情)
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范唱。
(2)学生随琴用“lu ”哼唱歌曲。
(3)听唱歌曲。
(4)师唱第一句学生接唱第二句,比一比。
6、歌曲处理
师:用什么样的情绪和速度演唱?为什么呢?
板书:优美 自豪 稍快
学习第二段歌词
学生分组自学歌曲第二段。
分组汇报自学成果。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团队和竞争意识)
完整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课堂延伸 自主练习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先带领学生分别练习打击乐器,提醒拿沙锤的同学,只打强拍。
随琴演唱歌词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自由组合,分组讨论,练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排练舞蹈等。
分组展示成果。
学生互评、自评。
(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开展互评自评,提高学生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六)教师小结,学生随歌曲《草原赞歌》做优美的舞蹈动作走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