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部编二年级下
1课:
古诗二首
村
居
新知导入
导入语
碧草如茵,桃花芬芳,燕子衔泥,鸳鸯嬉戏,鸭子戏水,黄鹂鸣叫……大自然中,旖旎的风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全都是一首首美妙的诗篇。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二首古诗,又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看看吧!
村
居
诗题意思:此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解诗题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读诗句
新知讲解
读准字音
莺飞
yīng
fú
dī
拂堤
柳醉
liǔ
zuì
纸鸢
yuān
新知讲解
再读诗句
村居
[清]高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新知讲解
知作者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草长莺飞二月天,
词语解释:
草长: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
二月天:是指在农历二月的里面。
诗的大意: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拂堤杨柳醉春烟。
词语解释:
拂堤:杨柳枝条很长下垂着,像是抚摸着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诗的大意: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儿童散学归来早,
词语解释:
散学:放学。
归来:回到家中。
诗的大意:
孩子们早早就放了学回到家中,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词语解释:
东风:指春风,也指东边刮来的风。
纸鸢:泛指风筝。
诗的大意:
他们急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村
居
(2)看到诗名,你觉得这首诗
描写的是什么?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堤岸
陶醉
野草自由生长,黄莺自由飞翔。
飘拂、拂拭、掠过。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
新课讲解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春
季
(2)这两句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3)这两句属于对景物的什么样描写?
静
态
新课讲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什么意思呢?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抚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新课讲解
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什么?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回家
放学
老鹰
纸做的风筝
新课讲解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们回来之后天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新课讲解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1)“归来早”说的是什么意思?
(2)回来这么早他们要干什么呢?
(3)“忙”字说明了什么?
(4)这两句诗对景物的什么描写?
新知讲解
明诗意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原始的风筝由极薄的木片或竹片制作的。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慢慢地,又有人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
课堂练习
背古诗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新知讲解
明诗意
古诗今译:
在青草生长,黄莺飞来飞去的早春二月,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好像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了,他们急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课堂总结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析古诗
《村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讨论交流
悟诗情
是“儿童”,诗句由物及人,将明媚醉人的春景与生动活泼的孩童相互渲染,相互映衬,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又充满希望的春天。
前面描写了春天里的景物后,这里的描写对象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讨论交流
悟诗情
描写的人物是“儿童”。他们放学归来,放飞纸鸢。他们脸上会是欢愉、喜悦的表情。
诗句中描写的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脸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
口
手
勤
努
奋
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