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想像与创意》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课,属“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生活中许多事物普通得似乎都没有了美感,但只要我们善于动脑,大胆想象,为它们创意出新奇的造型或图案,就会使平凡的事物与众不同、焕发光彩。本课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想像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生活态度。生活中的多数事物都具有关联性,而对事物间关联的敏感,也是我们美术课培养学生的一个重点。本课利用简单的具有关联性的事物,如 “弹钢琴的杯子”,杯子上画了一只弹钢琴的手,而托盘上画了钢琴键,当把杯子扣在盘子上时,就使人产生了杯子要弹琴的奇妙感觉;靠背和椅面也是关系亲近的一对,利用靠背和椅面的直角关系,巧妙设计,可以产生不同的趣味场景,如张大嘴的椅子,翻开的书等。通过这些有趣的作品,使学生体会事物间的联系,并利用其结构关系进行大胆想像,添画完成有趣味、有创意的作品。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正在不断强化,好奇心强,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征并能够捕捉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思想活跃、富于想像,表现欲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开拓思路、提高创造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各种创意新颖的生活用品,使学生了解奇妙的想像会使平凡的事物变得与众不同,焕发光彩。通过大胆想像,设计一件有创意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创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由易到难的想像训练,鼓励学生有个性、大胆的创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提高创造力,以及热爱生活、善于提高生活美感与情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启发学生根据事物的造型特点,进行图形或场景想像。
难点 正确分析事物结构特点,进行有关联的想像与创意。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在本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体验、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进行想像与创意训练。提高学生对创意的兴趣,使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在作业中根据学生层次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第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选择作业的难度和数量;第二,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大胆尝试、个性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2分钟)
课前播放动画片,感受创意的魅力。
请学生说说动画片好看吗?它线条简单,也没有颜色,为什么好看?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如 想象力丰富,创意好等。
教师精心选择了一部单线条、没有色彩的动画片进行欣赏,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创意设计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7分钟)
引出今天的课题——《想像与创意》
1、了解想像和创意的含义:
想像——想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意—就是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
2、老师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有创意的事物,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
3、欣赏课件:生活中的创意。 学生看书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想像与创意的理解 提示学生可以从身边的文具、生活用品中找一找。
欣赏图片,形象直观的图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欣赏图片,形象直观的图例能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想像训练(10分钟) 1、图形想像训练。教师在黑板上画个长方形要求同学们展开联想,描述所能联想到的事物。
2、空间想象训练。教师把黑板上的长方形改画成一扇打开的门,请学生想象打开门后看见什么?
3、关联想像训练。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关联想像,教师出示教具。
(1)、欣赏教具:杯子与托盘的工艺品。
引导学生观察杯子和盘子的结构关系。
完成杯子和托盘的关联想像训练。
(2)、欣赏椅子的创意作品。
同学们不但可以看还可以触摸一下,然后发表自己的审美感受
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本第9页范画的创意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靠背和椅面的结构关系。( 直角关系)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想像训练。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对有创意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
学生总结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四、学生绘画练习(20分钟) 1、创作引领
教师范画,教师边画边讲解创作的思路与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并激发创作。
2、学生创作:
今天的作业:以椅子为载体设计有关联的图形想像创意。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启发学生创意的着眼点(即要有独创性和观赏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其结构特点) 学生以椅子为载体设计有关联的图形想像创意。
学生创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普遍问题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3分钟) 展示学生的作品。(重点评价其创意,对造型等绘画技术不作重点评价)
最后教师点评。 请画者说说自己作品的创意、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及不足。其他同学也可发表见解进行评价。 自评和互评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张扬个性、自我肯定,也是对课堂知识的复习。
课堂小结 2分钟 今天每位学生都在作业中展示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希望我们继续把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布置作业 1分钟 细心观察生活,结合生活经验,与父母讨论哪些生活用品可以用你的创意点子进行改造,只要手绘草图即可。
板书设计 1、图形想像训练。
2、空间想象训练。
3、关联想像训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展示了大量富有创意的图片,丰富了学生的美术视野和人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创意能力。
想像训练的设计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思维,为创意作业打好基础。
作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添画形式,让学生在轻松、趣味、高效的创作中完成。唤醒学生对创意的欲望,充分激发了美术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本人还要加强对作业设计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如何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更快进入到作业创意的思维情境,更积极、主动、从容的提高作业的质量,都能在作业练习中有所收获,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以保证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本课中最让我满意的是学生在关联想象中,对空间的把握非常形象生动,例如铡刀与稻草、树木与落叶等等,没有局限在老师给的例子中,说明学生已打开思路,学会到生活中获取灵感。
本课的不足是学生的评价环节没有充分展开,不够深入。我想可以删掉几幅图片欣赏,把节省的时间放在作品评价上。
总的来看本课完成了学习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作品完成的精致有创意。并激发学生在课堂外还能持续对想象与创意的热情,而不是让学习仅仅停留在45分钟的课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