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沪教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沪教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2 18:0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认识人名币
【单元】第二册/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这个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练习的。因为生活中的各方面都与钱有关。教材中介绍了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币值之间的关系。可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出门都是刷卡消费,这使得部分孩子从小到现在都没有机会接触人民币,生活经验缺乏对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可能在认识人民币方面会有困难,困难来自来两方面:一方面从小没有接触过人民币的经验;另一方面第三、第四套人民现在很难见踪影,可是习题中还是常常会出现老版人民币,给学生辨识人民币带来困难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会进行人民币简单兑换。
2.通过百数图构建元,角,分的关系
3.通过互换和购物活动中锻炼观察、操作、实践能力,形成合作精神。
4.在操作过程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数学学习兴趣,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会进行人民币的简单兑换。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单位及其简单换算
教学环节
及对应目标
师生活动与设计意图
评价关注点
课前热身
10个10是100
5个20是100
4个25是100
2个50是100
1个100是100
从5开始十个十个地数
从98开始两个两个倒着数到50
反应快慢,能否按要求数数
一、
开放式引入
呈现:出示古代钱币
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
利用古代的钱币引入,新鲜的事物吸引学生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核心过程推进
对应目标:1.2
(一)初识人民币
媒体呈现:这是什么人民币
观察人民币的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辨别人民币。
小结:可以从颜色,数字,大写汉字方面辨别人民币
揭示人民币的单位:元
比较: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的不同
动手操作,感受一一对应
揭示人民币的单位:角
元,角,分的关系探究
呈现:1元=10角,1角=10分
讨论:1元=?分
学生互相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聚焦元到分之间角的桥梁,动画演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再次讨论,1元为什么等于100分
学生完整表述
呈现:百数图
加深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圈一圈:学生操作,在百数图上圈一圈1角在哪里
知识迁移:
结合之前所学知识,百数图的性质,学生开阔思维,与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1元在哪里?
如果百数图表示100元,1元在哪里?10元在哪里?20元?50元?
【设计意图】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人民币的特点,并通过百数图将圆角分三者的关系结合到一起,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是否有序,完整
能否通过观察找到特点
思维多样化
正确回答,正确做题
巩固提高
对应目标:3.4
换一换
一个5角和几个一角换
一张一元可以和几个五角换
一张50元可以和几张10元换
体会到换钱是加起来而不是相乘。
数一数
每个人拿到多少压岁钱?
从简单到复杂,从直接计算到需要按单位分,再到需要换算。
【设计意图】
将人民币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能否迅速正确说出价格
方法多样性
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名币,我们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爱惜人民币,不能对他乱涂乱画。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反思
注:以上是基本框架结构,至于几个环节是相对灵活的。另,对应目标是可以也应该是有交叉的,即有些环节达成几条目标,而有些目标通过几个环节整体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