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第2课时 课件(30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第2课时 课件(30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2 17:11:41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
上册
《别了,“不列颠尼亚”》
第二课时
新知导入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新知导入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仅据香港布政司办公室交接仪式统筹处统计,截至1997年5月8日,全球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新知导入
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新闻写作。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正确运用本课重点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学习新闻写作。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核心素养
朗读诗歌
别了,“不列颠尼亚”
朗读文章
新知讲解

读文

新知讲解
本文是一篇特写,主体部分就是选取19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四个重要场景。
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几个场景。
时间:4:30
地点:港督府
主要事件:彭定康注视着香港旗帜降下旗杆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时间:4:40
地点:港督府
主要事件: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新知讲解




间:6:15

点:添马舰东面的广场
主要事件: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王子宣读女王赠言。
新知讲解




间:7:45

点: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主要事件: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新知讲解




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

点: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主要事件: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知讲解




间: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点: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主要事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军营区升起。
新知讲解




间:零点40分

点:中国南海
主要事件:“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景中
新知讲解
主体:
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4时40分:末代港督离开港督府
时间顺序
特写镜头
新知讲解

所欲

合作探究
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又去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现实场景:
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
合作探究
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又去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历史轮回:
“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今昔对比)
??作者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课堂练习
仔细阅读以下句子,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包含着怎样的感情?
①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落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作者表达的是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宣告了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表现了作者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盛事感到欢欣鼓舞的心情。
课堂练习
仔细阅读以下句子,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包含着怎样的感情?
②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英国当年从海上入侵,得以在香港殖民统治达1个半世纪,而如今中国国力的强大,领导者的努力,终结了英国殖民统治。
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新闻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胜在什么地方?请从标题、选材、细节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①标题双关。
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海面。而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终被洗雪。
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新闻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胜在什么地方?请从标题、选材、细节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②选材独特。
作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这一角度比较新颖,并且可以自然地穿插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新闻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胜在什么地方?请从标题、选材、细节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③注重细节。
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应举例进行说明。
拓展提高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
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时的情景,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板书设计
场景一:
别了,“不列颠尼亚”
彭定康注视着香港旗帜降下旗杆
场景二: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场景三:
查尔斯王子宣读女王赠言。
场景四: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五:
“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景中
场景六: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作业布置
如果你是当时直播的记者,你会告诉亿万观众什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设计
课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新闻写作。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正确运用本课重点词语。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学习新闻写作。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课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仅据香港布政司办公室交接仪式统筹处统计,截至1997年5月8日,全球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检查上一节课所学知识,与本节课所学知识构建框架结构。
整合之前所学知识,创设情境带着情境,走入本课。
讲授新课
自读课文,回顾本课二、研读文本:本文是一篇特写,主体部分就是选取19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四个重要场景。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四个场景。场景一:时间:4:30地点:港督府主要事件:彭定康注视着香港旗帜降下旗杆场景二:时间:4:40地点:港督府主要事件: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场景三:时
间:6:15地
点: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主要事件: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王子宣读女王赠言。场景四:时
间:7:45地
点: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主要事件: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场景五:时
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地
点: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主要事件: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时
间: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地
点: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主要事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军营区升起。场景六:时
间:零点40分地
点:中国南海主要事件:“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景中主体:
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4时40分:末代港督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四、合作探究: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去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今昔对比)作者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五、课堂练习仔细阅读以下句子,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包含着怎样的感情?①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落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答案:作者表达的是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宣告了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表现了作者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盛事感到欢欣鼓舞的心情。②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英国当年从海上入侵,得以在香港殖民统治达1个半世纪,而如今中国国力的强大,领导者的努力,终结了英国殖民统治。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这篇新闻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胜在什么地方?请从标题、选材、细节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①标题双关。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海面。而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终被洗雪。②选材独特。作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这一角度比较新颖,并且可以自然地穿插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③注重细节。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应举例进行说明。六、拓展提高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时的情景,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五、作业布置如果你是当时直播的记者,你会告诉亿万观众什么?
学生先说内容,教师再指导。合作探究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教师巡视,积极鼓励,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其他小组“求救”或班内解决。课堂上进行班级检测。自主阅读。完成本次比较阅读作业。
教师鼓励。重要内容或不容易理解的内容进行集体解决,相信集体的智慧。检测本节课所学内容。拓展香港回归的重要时刻,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学生能够进行比较阅读。
课堂小结
你能分享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验。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自主生发收获与感悟。
板书
别了,“不列颠尼亚”
作为第二课时,重在理解这一节课内容以及相关文言文知识。
及时总结,要点提示,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