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原卷板+解析版)湘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原卷板+解析版)湘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23 09:25:20

文档简介

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0·大庆高一检测)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其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等。下面左图为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艾尔斯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选D,2选A。第1题,该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等,属于沉积岩。读图可知,甲乙由岩浆形成,甲喷出地表,乙侵入地下,因此甲乙分别为喷出型岩浆岩和侵入型岩浆岩;丁由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因此丁为沉积岩;因此丙为变质岩。第2题,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沟槽、浅坑,主要是受到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属于外力作用,①箭头由侵入型岩浆岩指向沉积物,为外力作用;②箭头指向变质岩,为变质作用;③箭头指向岩浆,为重熔再生作用;
④箭头由岩浆指向岩浆岩,为冷却凝固作用。
  (2020·天津高一检测)大连金石滩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曾被美国CNN电视台评价为中国40个最美景点之一。诞生于六亿年前震旦纪的沉积岩石和古生物化石散落在绵延13华里的海岸线上,形态各异,巧夺天工,被世界地质学界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神力雕塑公园”。暑假小闫同学去金石滩旅游拍下了下面的照片,形态如“神龟寻子”。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岩石“神龟寻子”的形态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海水沉积
B.流水溶蚀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4.图中包含地球圈层结构的个数是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3选C,4选C。第3题,金石滩位于海边,受到海水侵蚀作用,岩石外侧的岩体被海浪切断,进而剥落,岩石形成“神龟寻子”形态。第4题,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一共是4个圈层。
  (2020·南通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和部分50米高程沉积岩年龄(单位:距今百万年)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M处的构造地貌属
(  )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山
D.背斜谷
6.M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最有可能为
(  )
①侵蚀作用
②褶皱隆起
③固结成岩作用
④沉积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解析】5选D,6选C。第5题,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据此可判断M处为山谷,M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据此可判断为背斜部位。第6题,M处为沉积岩,先经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层,然后经地壳运动岩层褶皱隆起形成背斜,最后受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
  (2020·南充高一检测)读下图,图示为亚洲东部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9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压:P甲=
P乙
B.气压:P甲=
P丙
C.气压:P乙<
P丁
D.气压:P乙>
P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处气流上升
B.乙处气流下沉
C.低空甲乙间为西北风
D.高空丙丁间为东南风
9.关于乙地近地面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B.气候分布:欧洲西部
C.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候特征:气温年变化小,冬不冷夏不热
【解析】7选D,8选C,9选C。第7题,地面乙处受热,空气上升,气压低于甲处;甲位于近地面,丙处位于高空,气压高于丙处;乙位于近地面,丁处位于高空,气压高于丁处;乙位于近地面,丙处位于高空,气压高于丙处。第8题,甲处气温低,空气下沉;乙处空气受热上升;乙处空气上升,甲处空气下沉流向乙处补充,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应为西北风;高空气流从丙处流向丁处,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应为南风。第9题,乙地为中国东部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大,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020·六安高一检测)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
(  )
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
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11.热带辐合带
(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
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
【解析】10选D,11选D。第10题,根据四处所在的纬度位置可以推知,①是东北信风,②是东南信风,③④在高空,摩擦力小,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为西风。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热带辐合带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季节变化与太阳位置有关,因此热带辐合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也就是黄赤交角的存在;热带辐合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故受其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
  (2020·吉林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12~14题。
12.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相似的可能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下面描写天气的诗句与影响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14.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2选A,13选A,14选D。第12题,根据示意图判断该地经历冷锋过境,周一时,该城市天气雨转多云,因为冷锋为锋后降水,因此判断周一时该城市在冷锋的锋后,对应甲。第13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是冷锋过境产生的现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描写的是我国南方地区春季受暖锋影响而出现降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描写的均为春雨到来,都是暖锋过境产生的现象。第14题,根据三天的气温变化判断气温一直降低,气压不断升高。
  (2020·延边高一检测)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有关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和气温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气压:④<②<③<①
B.气压:②<①<③<④
C.气温:①<②<③<④
D.气温:④<③<②<①
16.如果图中海区为北太平洋,则此季节我国
(  )
A.北方多沙尘天气
B.东部沿海盛行西南风
C.西南地震灾害多发
D.南方山区泥石流发生频次高
【解析】15选B,16选D。第15题,图中等压面发生弯曲是因为地面冷热不均,引起了空气的垂直运动,致使等压面发生弯曲,近地面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图示高空等压面①处向高处凸,说明为高压;②处向下凹,说明为低压;因此①处气压高于②处,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相反,因此近地面③处气压低,气温高,近地面④处气压高,气温低,故气压的高低排列顺序为:②<①<③<④;气温近地面大于高空,因此排列顺序是:②<①<④<③。第1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③地气温高于④地,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如果图中海区为北太平洋,说明亚欧大陆为低压,气温高,故正值我国夏季,北方多沙尘天气多出现在冬春季节;东部沿海盛行东南风;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是因为地处板块交界处,与季节无关;夏季,正是我国多雨季节,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2020·天津高一检测)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试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完成17、18题。
17.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无毛巾:水流量较大
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无毛巾:蒸发量较大
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18.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地
(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7选A,18选C。第17题,铺有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有植被的地方,无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荒地。两块搓衣板淋水后,无毛巾的摩擦力小,流速快,水流量大,蒸发量小,盆底存水较多;有毛巾的摩擦力大,流速慢,水流量小,蒸发量大,盆底存水较少。第18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山地植被恢复后,大气湿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
  下图示意某国家局部地区。读图完成19、20题。
19.1912年4月12日晚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在N处(约42°N,50°E)撞上冰山而沉底。该冰山是
(  )
A.N处气温低海水大量结冰而形成的
B.由秘鲁寒流从南极洲带来的
C.由千岛寒流从北冰洋带来的
D.由拉布拉多寒流从高纬带来的
20.图中M岛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该渔场的主要成因是
(  )
A.入海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B.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丰富
C.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D.沿岸污水大量排放,使海水富含营养物质
【解析】19选D,20选B。第19题,N处纬度只有42°,纬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冰山。该冰山是由拉布拉多寒流从高纬度海域带来的。第20题,纽芬兰渔场主要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洋流的成因和性质分别是
(  )
A.夏季风;暖流
B.陆地形状;寒流
C.地转偏向力;暖流
D.夏季风;寒流
22.图示季节
(  )
A.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B.地下水补给河流
C.鄱阳湖水补给长江
D.天山牧民在山麓草场放牧
【解析】21选D,22选A。第21题,根据图示洋流方向,由赤道向北至阿拉伯海,由水温较低海域流向水温较高海域,为寒流。7月,北半球的夏季,该海域盛行西南季风,洋流主要是夏季风形成的。此时,索马里半岛沿岸吹离岸风,表层海水自西向东远离岸边,深层冷海水上泛,形成寒流。第22题,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当地河流进入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但无法确定河流具体位置,无法确认河流此时水量情况。我国冬春季长江大气降水补给少,鄱阳湖补给长江。夏季,天山高海拔气温回升,草料充足,牧民在高海拔牧场放牧;冬季,天山气温低,山麓牧场较温暖,适合放牧。
  (2020·南昌高一检测)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23~25题。
23.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24.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上图中四种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23选B,24选C,25选A。第23题,①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②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③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最低气温低于0
℃,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最低温在0
℃以上,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第24题,③温带季风气候和④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第25题,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对应地中海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气候①为冬雨型,为地中海气候。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科学家惊奇地发现青藏高原以每年7~30
mm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简图。
(1)材料一图中板块a是________板块,和材料二图中____________(填“A”或“B”)处的板块一致。?
(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主要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一,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板块a向下俯冲,结合青藏高原地形及纬度位置,判断板块a是印度洋板块,与材料二图中B处的板块一致。第(2)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该地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结合材料中“尖尖的金字塔”“山峰外形”和海拔判断珠穆朗玛峰是冰川作用形成的角峰。第(4)题,结合材料中板块碰撞、向北运动等分析即可。
答案:(1)印度洋 B
(2)流水侵蚀作用 水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3)冰川作用
(4)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持续碰撞,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使欧亚板块受挤压抬升。
27.(2020·辽宁实验中学高一检测)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北半球),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风。?
(2)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_____。?
(3)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_。?
【解析】第(1)题,先做出甲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成西北风;同理判断乙地的风向是偏南风。第(2)题,根据示意图判断甲地的等压线较乙地的等压线更密集,因此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大。第(3)题,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气压较低,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丙;丁地气压较高,丁地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
答案:(1)西北 偏南
(2)大(强)
(3)丙 丁
28.(2020·宁德高一检测)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单项选择题
)。?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___(单项选择题)。?
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3)图中流入区气温__________流出区气温,流入区气压________流出区气压(填“高于”或者“低于”)。
?
(4)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单项选择题)。?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解析】第(1)题,晴朗的白天和夜晚,昼夜温差较大;石质地面的比热容小,该性质的地面升温快,降温也快,则D图石质地面白天升温较快,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比较弱,热量散失比较严重,温差大。第(2)题,石质地面在白天升温比较快,气压比较低,而山林组成的地面比热容较大,白天升温较慢,气压较高,此时在近地面,气流会从山林处流向石质地面处,那么这股气流在流向石质地面时经过房屋内部就形成了穿堂风,形成原理最符合热力环流。第(3)题,流入区是山林,气温低;流出区气温高,气压低。第(4)题,温差大,穿堂风的风力会加大,“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了房屋前后的温差。
答案:(1)D 
(2)A 
(3)低于 高于
(4)C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总面积550万平方千米,它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与洋流分布图。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19年8月21日,巴西亚马孙雨林遭遇大火侵袭。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大火持续燃烧了16天,超过80万公顷的雨林被烧毁。
(1)亚马孙平原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2)丙地常年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
(3)甲地年日照时数比乙地_________(填“多”或“少”),所以乙地光照比甲地_________(填“强”或“弱”)。?
(4)丁地附近海域洋流向______(方向)流动,其对沿岸的气候有______________作用。?
(5)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环节强弱的影响。
【解析】第(1)题,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结合丙所处的位置判断丙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干湿季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第(3)题,甲地常年高温多雨,故日照时数少,乙地降水稀少,光照强。第(4)题,丁地附近洋流是寒流,向北流动,对其沿岸的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第(5)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环节强弱的影响主要从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循环环节进行叙述。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2)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两者前后位置可互换)
(3)少 强
(4)北(西北或偏北) 降温减湿(或者减湿)
(5)蒸发、蒸腾作用减弱;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弱;地表径流增强。(从影响水循环环节角度出发,任答两点)
30.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A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______(填“生长”或“消亡”)边界,其宏观地形为______________(填“海岭”或“海沟”)。
?
(2)影响图中洋流流向的是______________(填气压带、风带名称),该洋流使B半岛西海岸冬季气温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
(3)判断E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汉堡与瓦伦西亚岛气候差异:气温年较差汉堡______________瓦伦西亚(填“>”或“<”),降水汉堡__________瓦伦西亚(填“>”或“<”),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图中A岛是冰岛,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其宏观地形为海岭。海沟是板块的消亡边界,可排除。第(2)题,影响图中洋流——北大西洋暖流流向的是盛行西风带。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该洋流使B半岛西海岸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第(3)题,E地位于地中海,该地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气候成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第(4)题,离海洋越近,气温年较差越小,气温年较差汉堡>瓦伦西亚;离海洋越近,降水越多,降水汉堡<瓦伦西亚。
答案:(1)生长 海岭
(2)盛行西风带 高
(3)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4)> < 瓦伦西亚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大,海洋性强。
PAGE
-
13
-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0·大庆高一检测)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其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等。下面左图为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艾尔斯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0·天津高一检测)大连金石滩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曾被美国CNN电视台评价为中国40个最美景点之一。诞生于六亿年前震旦纪的沉积岩石和古生物化石散落在绵延13华里的海岸线上,形态各异,巧夺天工,被世界地质学界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神力雕塑公园”。暑假小闫同学去金石滩旅游拍下了下面的照片,形态如“神龟寻子”。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岩石“神龟寻子”的形态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海水沉积
B.流水溶蚀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4.图中包含地球圈层结构的个数是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020·南通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和部分50米高程沉积岩年龄(单位:距今百万年)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M处的构造地貌属
(  )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山
D.背斜谷
6.M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最有可能为
(  )
①侵蚀作用
②褶皱隆起
③固结成岩作用
④沉积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2020·南充高一检测)读下图,图示为亚洲东部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9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压:P甲=
P乙
B.气压:P甲=
P丙
C.气压:P乙<
P丁
D.气压:P乙>
P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处气流上升
B.乙处气流下沉
C.低空甲乙间为西北风
D.高空丙丁间为东南风
9.关于乙地近地面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B.气候分布:欧洲西部
C.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候特征:气温年变化小,冬不冷夏不热
  (2020·六安高一检测)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
(  )
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
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11.热带辐合带
(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
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
  (2020·吉林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12~14题。
12.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相似的可能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下面描写天气的诗句与影响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14.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延边高一检测)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有关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和气温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气压:④<②<③<①
B.气压:②<①<③<④
C.气温:①<②<③<④
D.气温:④<③<②<①
16.如果图中海区为北太平洋,则此季节我国
(  )
A.北方多沙尘天气
B.东部沿海盛行西南风
C.西南地震灾害多发
D.南方山区泥石流发生频次高
  (2020·天津高一检测)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试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完成17、18题。
17.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无毛巾:水流量较大
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无毛巾:蒸发量较大
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18.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地
(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示意某国家局部地区。读图完成19、20题。
19.1912年4月12日晚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在N处(约42°N,50°E)撞上冰山而沉底。该冰山是
(  )
A.N处气温低海水大量结冰而形成的
B.由秘鲁寒流从南极洲带来的
C.由千岛寒流从北冰洋带来的
D.由拉布拉多寒流从高纬带来的
20.图中M岛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该渔场的主要成因是
(  )
A.入海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B.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丰富
C.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D.沿岸污水大量排放,使海水富含营养物质
  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洋流的成因和性质分别是
(  )
A.夏季风;暖流
B.陆地形状;寒流
C.地转偏向力;暖流
D.夏季风;寒流
22.图示季节
(  )
A.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B.地下水补给河流
C.鄱阳湖水补给长江
D.天山牧民在山麓草场放牧
  (2020·南昌高一检测)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23~25题。
23.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24.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上图中四种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科学家惊奇地发现青藏高原以每年7~30
mm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简图。
(1)材料一图中板块a是________板块,和材料二图中____________(填“A”或“B”)处的板块一致。?
(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主要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一,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27.(2020·辽宁实验中学高一检测)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北半球),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风。?
(2)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_____。?
(3)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_。?
28.(2020·宁德高一检测)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单项选择题
)。?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___(单项选择题)。?
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3)图中流入区气温__________流出区气温,流入区气压________流出区气压(填“高于”或者“低于”)。
?
(4)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单项选择题)。?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总面积550万平方千米,它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与洋流分布图。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19年8月21日,巴西亚马孙雨林遭遇大火侵袭。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大火持续燃烧了16天,超过80万公顷的雨林被烧毁。
(1)亚马孙平原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2)丙地常年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
(3)甲地年日照时数比乙地_________(填“多”或“少”),所以乙地光照比甲地_________(填“强”或“弱”)。?
(4)丁地附近海域洋流向______(方向)流动,其对沿岸的气候有______________作用。?
(5)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环节强弱的影响。
30.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A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______(填“生长”或“消亡”)边界,其宏观地形为______________(填“海岭”或“海沟”)。
?
(2)影响图中洋流流向的是______________(填气压带、风带名称),该洋流使B半岛西海岸冬季气温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
(3)判断E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汉堡与瓦伦西亚岛气候差异:气温年较差汉堡______________瓦伦西亚(填“>”或“<”),降水汉堡__________瓦伦西亚(填“>”或“<”),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PAGE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