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观察物体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观察物体 北京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2 18:5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1、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小药箱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在没有学习新课之前,先做一个游戏:看图片猜物体。(分别出示从不同方位拍到的图片)
 2、同样是一个物体,为什么看到的画面会有所不同呢?
  3、我们虽然观察的是同一物体,可在不同位置上观察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却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观察物体,相信同学们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板书:观察物体)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认识三个面(正面,侧面,上面)
1、认识无特殊标记的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出示六个面画有不同颜色的长方体,放在同学中间)
(1)这是一个长方体,你看到的那个面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大家看到的颜色不一样呢?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他看到的正面是什么颜色?
老师看着的这个面又是什么颜色?
(2)师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师归纳:正面、侧面、上面(板书)
(3)师将长方体转个方向面对学生,提问:现在它的正面是什么颜色?上面呢?侧面分别是?
(4)师小结:像这类无特殊标记的物体,它的正面就是正对着我们观察者的这个面。侧面和上面都是相对正面而确定的。
2、认识有特殊标记的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1)出示小药箱,让学生指出它的正面,再指出侧面和上面。(用手触摸每一个面)
(2)师转动箱子,提问:现在它的正面朝哪儿呢?让学生指出它的侧面和上面。
(3)提问: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有没有像刚才的那个正方体那样,随着转动而发生变化呢?
(4)师小结:像这类有特殊标记的物体它的正面是固定不变的,同学们能不能在教室里找一找像这样的有特殊标记的物体呢?你是怎么判断他们的正面的。
3、同一位置,最多只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三个面
再次将小药箱放在中间学生自由观察。
(1)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几个面?那么这两个面叫什么面?(师边摸边问)都是侧面怎么区分?
(2)全体起立站在自己的座位上再观察盒子?
你们看到的和坐着看到的相同吗?
(3)为什么我们观察的是同一个物体,你们看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却不相同?
(4)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物体的位置不能动,观察者的眼光要平视物体,观察者选择好观察角度就不能乱动。
你再观察试试,选择一个观察角度 ,看看一次最多能看到物体的几个面?
(5)我们刚才观察的是长方体,如果换成正方体,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在任意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
(6)师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
(7)(出示38页下图)请你判断这三幅图分别是小女孩从小药箱的哪面看到的。
(8)同学们看这也是个长方体(出示40页1题)请你迅速的做出判断。
  (1)生在书上连线,师巡视。
(2)生汇报,集体订正。
(二)观察球体和圆柱体
1、出示球体
让生分别画出正面,侧面 、上面
巡视,点评,反馈
小结:球无论从什么面观察,都是圆形
2、观察圆柱体的正面、侧面(难点)
四人小组,观察,讨论,圆柱体的各个面,然后说一说
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来观察,并画一画,得出的图形可能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有学生认为是
  这样的图形,上面两条边是弯曲的。
  分析: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学生很容易得出是一个圆形,但是由于观察角度以及光线作用于弯曲的圆柱体侧面的原因,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侧面不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因此师要配合课件,来进行讲解。
(三)观察两个物体。
师:看来观察一个物体已经难不倒我们了,那就让咱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在老师可要提高难度了,(一个圆柱一个球,课件出示)现在把它们放在一起,发挥你们的想象,你能确定它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吗?
仔细思考,完成P39的填空(屏幕出示)
7、练习:40页第3题。
三、趣味游戏 强化认知
  1、做游戏猜物体。(出示39页"做一做")谁来猜一猜,它们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呢?
  2、学生猜测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
  四、畅谈收获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到这里,老师想起了我国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首诗, (_è?????_出示)横看成岭侧成蜂,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诗人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那么我们眼中世界会更清晰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