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十章 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十章 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24 12:4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十章
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又到了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
运动;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如图所示,将一根试管由空气中慢慢压入水中,试管越往下压,水对试管内空气的
越大,试管中空气的体积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题图
 第3题图
3.轿车多呈流线型外形,如图所示。在快速行驶中不仅能使受到的气流阻力减小,还会因为汽车上方的流速比汽车下方的流速快,使上方的压强比汽车下方压强
,产生升力,因此也使汽车对地面压力变
,从而使摩擦力变小。
4.质量为8
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浮力的方向是
。(g取10
N/kg)
5.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10
N的实心小球,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
N。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
N,其密度是
kg/m3。(g取10
N/kg)
6.将体积相等的松木(ρ木=0.5
g/cm3)和石蜡(ρ蜡=0.9
g/cm3)分别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松手静止后,松木所受到的浮力F1和石蜡所受到的浮力F2的大小关系为F1
F2(选填“>”“=”或“<”)。此时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比V木露∶V蜡露=

7.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的底面积之比SA∶SB=2∶1,液体的高度之比hA∶hB=3∶2,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容器中,液体未溢出,静止时,A中的小球悬浮,B中的小球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A、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pA∶pB=

第7题图 第8题图
皮划艇是一项水上运动项目。如图所示,某次比赛中,两运动员的总质量为145
kg,双人划艇的质量为15
kg,则该皮划艇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排开水的体积为
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9.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放入茶叶,再倒入开水,茶叶先漂浮在水面上,过一段时间,茶叶逐渐下沉到杯底。
(1)茶叶漂浮在水面,是因为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2)茶叶匀速下沉阶段(不考虑水的蒸发),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捏成小船和小球分别轻放入a液体和b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等高,若橡皮泥重2
N,此时小船受到的浮力是
N;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
ρb。(选填“>”“<”或“=”)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的“天宫二号”
 B.航行的“山东号”
C.下潜的“蛟龙”号
 
D.上升的热气球
12.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知,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
A.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有关
B.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C.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D.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14.在帮妈妈做家务时,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甲比乙(
)
A.所受浮力小
B.质量大
C.所受压强大
D.密度大
15.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甲液面上,小球悬浮在乙液体里,小球沉入丙液体的底部,则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16.下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1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60
℃的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只乒乓球,当水温降低到10
℃时,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若不考虑水的汽化,则水温下降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乒乓球所受的浮力大小
B.乒乓球浸在液体中的深度
C.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D.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位置如图所示,则(
)
A.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甲=F乙>F丙
B.三个小球密度是ρ甲<ρ乙<ρ丙
C.三个小球的体积是V甲<V乙<V丙
D.三个小球所受的重力关系是G甲=G乙=G丙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
19.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而这种现象在炎热的夏天不明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计空气阻力)
20.如图所示,底面积S为100
cm2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盛有重力G为5
N的液体A。当物块M漂浮在液体A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m为100
g,液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已知物块M的体积V为125
cm3,g取10
N/kg。
求:(1)物块M所受浮力F浮;
(2)物块M的密度ρ;
2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1=5
N,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F2=15
N,试求:
(1)该正方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2)液体的密度;
(3)物体下表面距离液面的深度。
22.如图所示,将一块重力为G、体积为V的物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容器中水的深度由h1上升到h2(水无溢出,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求:(答案均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记为ρ水)
(1)物块的密度;
(2)物块所受浮力;
(3)容器内水的质量。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3.小建老师在一次放学途中看到如图1所示的场景:一位同学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起,发生形变。
图1
图2
图3
【实验猜想】猜想:伞面受力大小可能与空气的
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小建老师自制了一个上凸下平的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2所示。在模型的正前方用电风扇迎面吹风,模拟气流。
【收集数据】
风速
无风
低速
高速
托盘测力计示数(
N)
18
16
10
【分析论证】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模型受到向
的升力;空气流速越
,这个力越

【拓展应用】
(1)如图3所示,小汽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当一辆飞奔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请回答:
①小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牵引力;
②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的重力。
(2)为解决某地下商城“工”字形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技术员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如图4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eq
\o(\s\up7(),\s\do5(A))
   
eq
\o(\s\up7(),\s\do5(B))
eq
\o(\s\up7(),\s\do5(C))
   
eq
\o(\s\up7(),\s\do5(D))
24.实验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
(1)目的与要求
探究物体分子之间是否存在作用力。
(2)仪器与器材
注射器针筒(容积约为50
mL)、重物、锉刀、___
、___

(3)内容与步骤
①参照图甲,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柱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时____(选填“能”或“不能”)把它们拉开;
②参照图乙,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水__
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压缩。
(4)实验结论
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均选填“引力”或“斥力”)
25.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F1、F2、F3、F4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图甲中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
,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
eq
\o(\s\up7(),\s\do5(甲   ))
eq
\o(\s\up7(),\s\do5(乙   ))
eq
\o(\s\up7(),\s\do5(丙   ))
eq
\o(\s\up7(),\s\do5(丁   ))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N。
(3)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N。
【分析与论证】
(4)分析图中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分析
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5)下图能正确反映浮力F和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物体未接触容器底)。
eq
\o(\s\up7(),\s\do5(A))
eq
\o(\s\up7(),\s\do5(B))
eq
\o(\s\up7(),\s\do5(C))
eq
\o(\s\up7(),\s\do5(D))
【交流反思】实验时,先测物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拉力,若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值偏
(选填“大”或“小”)。
26.小李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为了检验这个猜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乙
 丙
(1)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N。
(2)比较图乙、丙两图中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李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交流与反思】小赵同学认为用以下方法检验更为简便:将同一个新鲜鸡蛋依次轻放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烧杯中,看到鸡蛋在水中下沉,在浓盐水中悬浮,如图所示,分析鸡蛋受力可知,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在浓盐水中悬浮时,根据
的知识可得,鸡蛋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又到了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__无规则__运动;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形变__。
2.(江西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根试管由空气中慢慢压入水中,试管越往下压,水对试管内空气的__压强__越大,试管中空气的体积会__变小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题图
 第3题图
3.轿车多呈流线型外形,如图所示。在快速行驶中不仅能使受到的气流阻力减小,还会因为汽车上方的流速比汽车下方的流速快,使上方的压强比汽车下方压强__小__,产生升力,因此也使汽车对地面压力变__小__,从而使摩擦力变小。
4.质量为8
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80__N,浮力的方向是__竖直向上__。(g取10
N/kg)
5.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10
N的实心小球,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
N。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4__N,其密度是__2.5×103__kg/m3。(g取10
N/kg)
6.将体积相等的松木(ρ木=0.5
g/cm3)和石蜡(ρ蜡=0.9
g/cm3)分别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松手静止后,松木所受到的浮力F1和石蜡所受到的浮力F2的大小关系为F1__<__(选填“>”“=”或“<”)F2。此时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比V木露∶V蜡露=__5∶1__。
7.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的底面积之比SA∶SB=2∶1,液体的高度之比hA∶hB=3∶2,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容器中,液体未溢出,静止时,A中的小球悬浮,B中的小球__漂浮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A、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pA∶pB=__1∶2__。
第7题图 第8题图
8.皮划艇是一项水上运动项目。如图所示,某次比赛中,两运动员的总质量为145
kg,双人划艇的质量为15
kg,则该皮划艇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1_600__N,排开水的体积为__0.16__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9.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放入茶叶,再倒入开水,茶叶先漂浮在水面上,过一段时间,茶叶逐渐下沉到杯底。
(1)茶叶漂浮在水面,是因为浮力__等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2)茶叶匀速下沉阶段(不考虑水的蒸发),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捏成小船和小球分别轻放入a液体和b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等高,若橡皮泥重2
N,此时小船受到的浮力是__2__N;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选填“>”“<”或“=”)ρb。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
A.遨游的“天宫二号”
 B.航行的“山东号”
C.下潜的“蛟龙”号
 
D.上升的热气球
12.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D)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知,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B)
A.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有关
B.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C.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D.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14.在帮妈妈做家务时,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甲比乙
(A)
A.所受浮力小
B.质量大
C.所受压强大
D.密度大
15.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甲液面上,小球悬浮在乙液体里,小球沉入丙液体的底部,则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B)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16.下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C)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1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60
℃的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只乒乓球,当水温降低到10
℃时,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若不考虑水的汽化,则水温下降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CD)
A.乒乓球所受的浮力大小
B.乒乓球浸在液体中的深度
C.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D.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位置如图所示,则
(ABD)
A.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甲=F乙>F丙
B.三个小球密度是ρ甲<ρ乙<ρ丙
C.三个小球的体积是V甲<V乙<V丙
D.三个小球所受的重力关系是G甲=G乙=G丙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
19.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而这种现象在炎热的夏天不明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计空气阻力)
答: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肥皂泡被吹出后,由于肥皂泡内气体密度小,所受浮力大于肥皂泡的重力而上升;随后肥皂泡内气体的温度降低,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减小,浮力小于肥皂泡的重力而下降。在炎热的夏天,肥皂泡被吹出后,由于空气的气温高,密度也小,与肥皂泡内气体密度相比,相差不大,故肥皂泡受到浮力大于肥皂泡的重力不明显。故肥皂泡是先上升再下降的这种现象不明显。
20.如图所示,底面积S为100
cm2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盛有重力G为5
N的液体A。当物块M漂浮在液体A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m为100
g,液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已知物块M的体积V为125
cm3,g取10
N/kg。
求:(1)物块M所受浮力F浮;
(2)物块M的密度ρ;
解:(1)物块M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排g=0.1
kg×10
N/kg
=1
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块M所受浮力:
F浮=G排=1
N;
(2)物块M漂浮在液体A中,物块的重力:
GM=F浮=1
N,
由ρMVg=GM,得物块M的密度:
ρM==
=0.8×103
kg/m3=0.8
g/cm3;
(3)容器底部所受压强p。
解:圆柱形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
F=G液+GM=5
N+1
N=6
N,
底面积:S=100
cm2=0.01
m2,
容器底部所受压强:p===600
Pa。
2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1=5
N,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F2=15
N,试求:
(1)该正方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2)液体的密度;
(3)物体下表面距离液面的深度。
解:(1)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F浮=F2-F1=15
N-5
N=10
N。
(2)物体悬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则
V排=V=L3=(10
cm)3=1
000
cm3=1×10-3
m3,
由F浮=ρ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
ρ===1×103
kg/m3;
(3)正方体下表面的面积:
S=L2=(10
cm)2=100
cm2=1×10-2
m2,
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
p===1.5×103
Pa,
由p=ρgh可得,正方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h下===0.15
m
=15
cm。
22.如图所示,将一块重力为G、体积为V的物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容器中水的深度由h1上升到h2(水无溢出,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求:(答案均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记为ρ水)
(1)物块的密度;
(2)物块所受浮力;
(3)容器内水的质量。
解:(1)由G=mg可得,
物块的质量:m=,
则物块的密度:ρ===;
(2)物块浸没在水中,则排开水的体积:V排=V,所以物块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
(3)由题意可得,容器底面积:S==,
圆柱形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Sh1,
根据ρ=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ρ水××h1=。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3.小建老师在一次放学途中看到如图1所示的场景:一位同学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起,发生形变。
图1
图2
图3
【实验猜想】猜想:伞面受力大小可能与空气的__流速__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小建老师自制了一个上凸下平的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2所示。在模型的正前方用电风扇迎面吹风,模拟气流。
【收集数据】
风速
无风
低速
高速
托盘测力计示数(
N)
18
16
10
【分析论证】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模型受到向__上__的升力;空气流速越__快__,这个力越__大__。
【拓展应用】
(1)如图3所示,小汽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当一辆飞奔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请回答:
①小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__等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牵引力;
②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的重力。
(2)为解决某地下商城“工”字形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技术员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如图4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__C__。
 
eq
\o(\s\up7(),\s\do5(A))
   
eq
\o(\s\up7(),\s\do5(B))
eq
\o(\s\up7(),\s\do5(C))
   
eq
\o(\s\up7(),\s\do5(D))
24.实验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
(1)目的与要求
探究物体分子之间是否存在作用力。
(2)仪器与器材
注射器针筒(容积约为50
mL)、重物、锉刀、__装有带颜色水的烧杯__、__两个铅圆柱体__。
(3)内容与步骤
①参照图甲,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柱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时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把它们拉开;
②参照图乙,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水__不容易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压缩。
(4)实验结论
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引力__;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斥力__。(均选填“引力”或“斥力”)
25.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F1、F2、F3、F4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图甲中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__分度值__,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
eq
\o(\s\up7(),\s\do5(甲   ))
eq
\o(\s\up7(),\s\do5(乙   ))
eq
\o(\s\up7(),\s\do5(丙   ))
eq
\o(\s\up7(),\s\do5(丁   ))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4.8__N。
(3)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2__N。
【分析与论证】
(4)分析图中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有关;分析__丙、丁__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5)下图能正确反映浮力F和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C__(物体未接触容器底)。
eq
\o(\s\up7(),\s\do5(A))
eq
\o(\s\up7(),\s\do5(B))
eq
\o(\s\up7(),\s\do5(C))
eq
\o(\s\up7(),\s\do5(D))
【交流反思】实验时,先测物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拉力,若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值偏__大__(选填“大”或“小”)。
26.小李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为了检验这个猜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乙
 丙
(1)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__1__N。
(2)比较图乙、丙两图中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李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__错误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__没有控制铝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__。
【交流与反思】小赵同学认为用以下方法检验更为简便:将同一个新鲜鸡蛋依次轻放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烧杯中,看到鸡蛋在水中下沉,在浓盐水中悬浮,如图所示,分析鸡蛋受力可知,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在浓盐水中悬浮时,根据__二力平衡__的知识可得,鸡蛋受到的浮力__等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__有关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