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教学新秀评比教学案例设计
十七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休宁海阳中学 毕跃民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用心体验、品味生活;
2、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揣摩语言,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 通过朗读品味作者而平淡有味的语言特色;
2、 激发学生用心体验、品味生活。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我们本地有哪些风俗呢?(学生回答)下面我们一起去汪曾祺先生的家乡——江苏高邮看看,他那儿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2、 整体感知
听课文朗读,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和所表达的情感,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2、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听朗读后强调几个重点字词:腌yān 苋xiàn菜 车胤yìn 系jì百索子
点名同学回答上面两个问题: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以下风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⑥放黄烟子、⑦吃十二红
2、对家乡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家乡、童年永远是一个人生命时空中的至爱。文章洋溢着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自豪。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与留恋。
三、局部探微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深入体味作者的语言特色,然后向同学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小组交流后然后班上交流,学生可能会喜欢以下句子。通过班上交流后教师进行小结:
A、口语色彩浓厚且有幽默感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且具有幽默感]
B、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朴素的现代口语与典雅的古汉语相映成趣,倍感典雅之美并具有艺术韵味。
C、适当运用方言,表现作品地方特色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
四、拓展延伸
汪曾祺笔下小小的鸭蛋能品味出生活的情趣,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物品,或一件小事也能体现出真趣或真情,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真趣或真情吧!(图片提示)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基础训练P41(六)
附: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本文的语言特色
1、口语色彩浓厚且有幽默感
2、古汉语的点缀,增添了典雅之美
3、适当运用方言,表现作品地方特色
课后反思: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