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
3、能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切分音。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件 打击乐器 电子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印度尼西亚去瞧一瞧看一看听说那的风景秀丽还盛产水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让我们乘坐节奏的小火车出发吧!(教师打节奏,学生模奏)
师:请看这就是印度尼西亚,播放印度尼西亚风景图片,边播放边介绍:印度尼西亚是由很多的小岛组成的,所以被称为“千岛之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印尼著名的旅游胜地 ——巴厘岛。印度尼西亚还是一个水果王国,那儿的水果种类特别繁多。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你们听,他们正播放着欢快的歌曲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学唱歌曲
1、聆听听歌曲。
师:让我们听一听他们唱的是什么?
(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学生回答)
师:原来他们在卖水果,真有趣。
师:歌曲中都有哪些水果,请你再来听一听。(学生回答)
师:印度尼西亚盛产水果,尤其是木瓜,(播放木瓜的图片)你们吃过木瓜吗?味道怎么样?今天我们学唱这首跟木瓜有关的歌曲《木瓜恰恰恰》。
(“恰恰恰”是一种舞曲形式恰恰舞: 恰恰舞起源于古巴,属于拉丁舞,具有活泼、热烈而俏皮的风格特点。)
师:歌曲的情绪怎样的呢?请大家跟我再听一遍并在衬词“恰恰恰”处拍手。(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在衬词“恰恰恰”处拍手到第二段时教师示意学生在“恰恰恰”处拍手。
2、介绍反复跳跃记号(表示反复后跳过1接着唱奏2)
师:先听我的范唱,需要大家来唱“恰恰恰”的部分。并且注意歌曲演唱的顺序是怎样的。
师:在这首歌曲中有反复跳跃记号它表示反复后跳过1接着唱奏2。
师:我们来看看歌曲演唱顺序是怎样的。
3、我们试着用“啦”模唱歌曲的旋律。(两遍)
4、加入词唱一唱。(两遍)
5、在学唱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一句最难唱呢?(学生回答)
6、介绍切分节奏(一个音由拍子的弱位延续到后面的强位因而改变了原来节拍的强弱规律)
师:第二段有一个很特别的节奏,切分节奏,(一个音由拍子的弱位延续到后面的强位因而改变了原来节拍的强弱规律),因而,切分音有一个很重要的强弱关系:弱 强 弱,所以在歌唱时,中间的这个音要唱的长一些音量要强一些,我们一起来试试,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师:现在我们把这首歌曲完整的来演唱一遍。(教师弹琴伴奏)
7、引导学生运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
师:大家想想这个印尼人看着自己丰收的水果,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开心,自豪,喜悦
师:那我们现在也一起来感受印尼人民的热情,把他们的喜悦唱出来。
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加入打击乐伴奏)
师:很好,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
8、活动:卖水果的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卖水果的游戏。我们试一试把衬词“恰恰恰”换成别的叫卖声,比一比,看看谁的水果卖的最快最好?教师示范:在“恰恰恰”处换上“快来买”、“真甜啊”、“真好吃”等。请两位同学表演唱,其他同学用打击乐伴奏。
三、音乐拓展
师:我们的水果摊可真热闹,一起去听听市场里的其他声音吧!(播放《卖汤圆》、《卖报歌》)
生:安静的聆听
师:刚刚我们听的这两首歌曲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新歌《木瓜恰恰恰》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是在卖东西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一种新的歌唱体裁——叫卖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各种有趣的叫卖声,如:磨剪子来,锵菜刀······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在课余多搜集搜集。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叫卖歌曲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情绪体验,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能创作出一首简单的叫卖歌曲,如果有机会,我们一起来设计表演这个场面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