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年普通高中会考化学模拟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2012年普通高中会考化学模拟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05 09:5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12年普通高中会考化学模拟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
H—1,C—12,O—16,S—32,Cl—35.5,Na—23,Mg—24,Fe—56,Cu—64。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选错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 B.氧化物 C.碳酸盐 D.钠盐
2.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升华 B.分馏 C.溶解 D.干馏
3.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4.物质X(□)和物质Y(○)的反应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描述,下列反应方程正确的
是( )
A.X+2Y=XY2
B.3X+6Y=X3Y6
C.3X+8Y=3XY2+2Y
D.3X+8Y=X3Y8
5.右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使紫色石蕊变红 B.与钠反应
C.发生酯化反应 D.发生氧化反应
6.F和F—两种粒子中,不相同的是( )
①核内质子数 ②核外电子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 ④核外电子层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由乙烯跟水反应制取乙醇 B.由乙酸制乙酸乙酯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
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 )
A.NH4+,SO42-,K+,OH- B.H+,Ba2+,NO3-,SO42-
C.K+,Cl-,CO32-,Na+ D.Ca2+,NO3-,Na+,CO32-
9.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 O2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
B.标准状况下,11.2L H2O的物质的量约为9g
C.1 L 1mol/L的NaOH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1 mol
D.0.1mol铁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铁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10.能形成A2B型离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A.11和8 B.1和8 C.12和8 D.12和17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12.要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行的是( )
A.滴入KSCN溶液 B.加入铁粉 C.通入氯气 D.加入铜粉
13.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3/2O2(g)=CO2(g)+2H2O(l);△H=+725.8kJ·mol-1
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1
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kJ·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H=-22.68kJ·mol-1
14.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眼睛里溅进了少量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15.1999年报道:爆炸性的高能N5+ 阳离子被美国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空军研究室研究的高能材料的化学家Karl O. Christe与他的同事W.W Wilson合成。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微粒中的质子数为34 B.该微粒的电子数是34
C.该微粒由5个氮分子构成 D.它是一种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16.假如你家中有如下生活用品:碘酒、食盐、食醋、84消毒液(内含NaClO),你利用上述用品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 )
A.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 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C.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 D.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17.下列关于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O2的漂白原理与次氯酸相同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
C.浓硫酸可以干燥H2、NH3、CO2等气体
D.常温下铝遇浓硫酸钝化,因此可用铝槽储运浓硫酸
18.对于2NaBr + Cl2 = 2NaCl + Br2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B.Cl2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C.若有1.6gBr2生成,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02NA个电子
D.钠元素在反应中价态不变,所以NaBr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9.X、Y、Z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碱,Z原子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半径最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X是第ⅠA元素,Z是第ⅦA元素 B.X、Y、Z三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如果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难溶于水,则Y一定是Al
20.下列关于某些物质的检验方法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在某未知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肯定有SO42-
B.用焰色反应可鉴别出NaCl、KCl和Na2SO4三种物质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D.某未知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滴入酚酞,若显红色则原溶液中肯定有NH4+离子
21.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3PO4>H2SO4 B.氢化物稳定性:H2S>HF>H2O
C.碱性:NaOH>Mg(OH)2>Ca(OH)2 D.氧化性:Br2> Cl2 > F2
2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23.有两种体积相同的某植物的营养液,其配方如下:
物质序号 KCl K2SO4 ZnSO4 ZnCl2
1 0.3mol 0.2mol 0.1mol -----
2 0.1mol 0.3mol ----- 0.1mol
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n(K+)相同 B.只有n(Cl-)相同
C.完全相同 D.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不同
24.体积相同的NaCl、MgCl2、AlCl3溶液,完全沉淀其中的Cl-,需消耗等物质的量的AgNO3,则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1 B.1︰2︰3 C.6︰3︰2 D.2︰3︰6
二、选择题(本题共分2组,每组试题包含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选错均不给分。请根据你所修习的模块选做其中的一组试题,答题时务必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卡题号要一一对应。若选做两组试题的,按所做的第一组计分)
《化学与生活》模块
25.某地区空气污染物指数为:SO2—78、NO2—43、可吸入颗粒物—1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53 B.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274
C.该地区空气质量等级为重度污染 D.首要污染物为SO2
26.下列物质在水处理过程中肯定不会用到的是 ( )
A.KAl(SO4)2 12H2O B.Cl2 C.KNO3 D. Ca(ClO)2
27.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将硬水软化的是 ( )
A.磺化煤 B.明矾 C.加热煮沸法 D.阴、阳离子交换树脂
28.某饮料的配料表:纯净水、蔗糖、苹果汁、维生素C、维生素A、乳酸钙。此饮料不含有的营养素是:( )
A.糖类 B.油脂 C.水 D.维生素
29.以下对生活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厨房里洗涤油污,常用碱性洗涤剂,因为油脂会在碱性溶液中水解
B.食用加碘盐,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的微量元素
C.甲醛溶液虽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死亡,但不宜浸泡海产食品
D.食品添加剂虽然能改善食物的色、香、味,但由于它们对身体健康有害,均不宜食用
30.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组成中都有C、H、O、N等元素
B.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人体需要的二十多种氨基酸都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D.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一种高热量营养素
31.下列有关化学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
B.染发剂有植物染发剂、无机染发剂、合成染发剂等
C.若不慎接触敌敌畏或甲胺磷,最好用中性皂液清洗
D.有机磷农药比有机氯农药易分解,在环境中残留时间短
32.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
A.调味剂——亚硝酸钠 B.防腐剂——苯甲酸钠
C.疏松剂——碳酸氢钠 D.着色剂——叶绿素
33.人生病时要合理用药。下列药品与其作用相匹配的是( )
A.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B.阿司匹林:消炎抗菌
C.青霉素:解热镇痛 D.医用碘酒:人体补碘
34.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 B.维生素C高温时不稳定
C.人体所需维生素C主要从食物中获取 D.维生素C能使Fe2+转化为Fe3+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35.下列不属于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的是( )
A.核磁共振 B.红外光谱 C.质谱 D.钠融法
36.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4、C2H4 B.CH4、C2H5OH C.C4H8、C3H6 D.C2H6、C3H8
37.CH3CH2OH分子中的氢原子的环境有多少种
A.1 B.2 C.3 D.4
38.2,2—二甲基—3—乙基“某烷”,该烷烃的碳至少为( )
A.5个 B.8个 C.9个 D.10个
39.由CH3CH3→CH3CH2Cl→CH2=CH2→CH3CH2OH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类型是( )
A.取代→加成→氧化 B.取代→消去→加成
C.加成→取代→消去 D.取代→消去→水解
40.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关于该有机物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 : 2 : 1
B.该有机物是烯烃且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nH2n
C.该有机物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 : 2
D.该有机物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41.下列除去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乙醇(乙酸):加碱石灰,蒸馏 B.甲烷(乙烯):酸性KMnO4溶液,洗气
C.苯(苯酚):加浓溴水振荡,过滤 D.乙酸乙酯(乙酸):加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42.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 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
④乙醇、 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甲苯、己烯、四氯化碳、乙醇溶液,此试剂是( )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FeCl3溶液
44.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贡献而分享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经研究发现GFP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GF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B.1mol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7mol碳碳双键
C.该有机物与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
D.该有机物一定条件下不能与盐酸反应
试 卷 Ⅱ
请用蓝、黑水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写在答卷Ⅱ上。
三、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14分)
45.(4分)
(1) 写出乙醇在铜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
(2) 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46.(6分)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请根据以下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为非
金属单质。A为固体单质,C为淡黄色固体。则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C的化学式为 ▲ ,
(2)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47.(4分)化合物A是一种酯,它的分子式为C4H8O2,A、B、C、D四种有机物有如下转化关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 ▲ 。
(2) 写出B和C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 。
四、简答题(本题有2小题,共12分)
48.(6分)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制氯气。
(1)某学生对发生装置A进行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将塞在试管口的导管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试管,当观察到导管口有 ▲ (现象)时,停止加热,移开酒精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口 ▲ (现象),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2)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实验室制氯气合适的发生装置是 ▲ (填A或B)
(3)写出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
49.(6分)为了用实验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镁和铝两金属中金属性较强的是 ▲ ,以上两实验方案现象较为明显的是方案
▲ 。
(2)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
▲ 。
(3)学生丙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种强碱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 ▲
五、计算题(本题6分)
50.(6分) 向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的盐酸,边滴边振荡使其充分反应,产生CO2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入80ml盐酸时产生CO2气体的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__L。
(2)混合溶液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是在10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制得,则
原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mol/L,
浙江省2011年普通高中会考化学模拟试卷
答题卷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4分。)
45 (1) (2)
46 , ,
47 (1) ,(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2分。)
48 (1) (2) (3)
49 (1) (2) (3)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1) (2) (3)
浙江省2011年普通高中会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不选、多选、选错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A A A B A C C A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D B B C D D C C D C C
二、选择题(本题共分3组,每组试题包含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选错均不给分。)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A C B B D D C A A D
题号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答案 D D C C B A C D A 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4分。)
题号 参 考 答 案 分数 评分意见
45 (1) 4 每小题2分
(2) Cl2 + OH- = Cl―+ ClO―+ H2O
46 ;Na2O2;2Na+2H2O=2Na++2OH-+H2↑。 6 每空2分
47 乙酸乙酯 4 每空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2分。)
题号 参 考 答 案 分数 评分意见
48 (1) 有气泡产生,形成一段水拄(2) 圆底烧瓶 B(3) 4HCl(浓)+MnO2MnCl2+2H2O+Cl2↑ 6 (1) (2)每空1分(3)每空2分
49 (1)铝 方案二(2)镁带表面有氧化镁,氧化镁与盐酸反应不产生CO2气体(3)在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滴加足量NaOH溶液,若Mg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AlCl3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则证明铝的金属比镁强 6 (1)每空1分(2)、(3)每空2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题 号 参 考 答 案 分 数 评分意见
50 (1)0.1344 (2)1:2 (3)0.8 6分 每空2分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淀粉液
硫酸、加热
水解液
过量NaOH溶液
中和液
银氨溶液
有银镜生成
碘水
溶液不变蓝
A
B
C
D
D
氧化

A
B
D
C
浓硫酸 加热
稀硫酸
①加热
B
氧化

A
0 20 40 60 80 V (HCl)mL
V(CO2)L
2CH3CH2OH+O2 2CH3CHO+H2O

Cu
+11
2 8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