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宦官专权、朝廷黑暗,边防危机、民生凋敝,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
皇帝疏于朝政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当时皇室内部又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
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谁说他一句坏话,就会被特务逮捕,轻则拷打,重则割舌、剥皮或杀头。
明神宗
直接原因:明朝后期,皇帝很少过问政事
问题三:宦官专权的根源是什么?
问题一:明朝出现宦官专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与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又有何关系呢?
宦官专权的根源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伴生物。
与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关系:
东厂、西厂这些特务机构是由宦官统领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这样就使明朝的宦官权力特别大,比其他的王朝更容易专权。
问题二:哪些朝代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现象?
东汉、唐朝、明朝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社会动荡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贪赃枉法,兼并土地,侵占民田,农民流离失所。
明《流民图》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当时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响”、训练军队的“练响”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响”,合称“三响”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起义原因
1.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2.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3.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4.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军。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2.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2.起义经过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攻克西安
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攻克北京
(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
276 年)
材料研读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幕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不纳粮
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的兴起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2.清兵入关
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机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河
辽
鸭
绿
江
金
后
明
朝
鲜
渤
海
京师
(北京)
沈阳
(盛京)
赫图阿拉
萨尔浒
山海关
宁远
兴城
新宾
建州部
1616年,努尔哈
赤在此建立“大金”
政权,史称后金。
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
沈阳,后改称盛京。
1644年,山海
关大战,清军入关
1644年,清顺治
帝迁都北京。
明代辽东边墙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女
真
1636年,皇太极称帝,
改国号为清。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女真族人。他创立了“八旗制度”,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努尔哈赤在反明战争中被火炮击伤而死,葬于沈阳福陵(今辽宁沈阳市东北15千米处的东陵)。
八旗制度
政权:金国 史称后金
知识拓展
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期,旗人还享有官俸,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的人称为“八旗子弟”。
清太宗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生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1626年即汗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建国号为清。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为灭明和建立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
女真族
满洲
为争取汉族人民同情
后金
清
1636年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皇太极第九子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顺治帝迁都北京
课后活动
2.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
√
√
√
1.明末陕北地区爆发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宦官魏忠贤专权
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C.明朝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D.陕北地区发生大旱
D
2.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官府赋税苛重
B.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逃亡
C.连年天灾
D.阶级矛盾的激化
D
3.明朝末年,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的事件是 ( )
A.陕西饥民暴动 B.红巾军起义
C.黄巾起义 D.李自成起义
D
4.明朝后期,统一女真部并建立后金政权的是( )
A. 阿骨打 B. 努尔哈赤
C. 皇太极 D. 忽必烈
B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原因:
口号:
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中央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满洲兴起清兵入关
入关:
兴起:
发展:
明朝的灭亡
均田免赋
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努尔哈赤、皇太极
笔记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