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制作的是一个海上日出的动画。教材以语文课本中的《海上日出》的段落开篇,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把动画的大概内容作了描述。任务可分解为制作日出过程中天空和海面由暗变亮的动画,以及太阳升起的动画两个小的任务。
前一个活动创建了三个图层:“天空”、“海面”和“波纹”,通过改变“天空”和“波纹”两个元件在不同关键帧处的Alpha值创建补间动画,体现日出过程中天空和海面颜色的变化。
制作太阳的弧线形运动轨迹就需要添加引导层,画一条引导线,太阳元件中心点与引导线端点要重合,目的是使太阳沿着引导线运动。
教学准备:
速龙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制作一段海上日出的课件
学习重点:
1、学会设置Alpha值,制作不同的透明效果;
2、学会添加引导层,绘制引导线
学习难点:
能够利用引导线制作动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首先,请同学们一个关于海上日出的FLASH动画这个关于海上日出的动画美不美,这是老师根据语文课文----巴金先生写的《海上日出》作的一个动画片断,大家想不想也尝试一下,自己亲手制作一个呢?希望同学们做的比老师做的更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二、新授
大家仔细观察这段动画,看其中都出现了什么?
(再放一遍动画)
好了,按老师给你的要求来做这几个图层,如果有问题可以本组或邻桌之间进行交流。
(第一、将“图层1”命名为“天空”。在舞台上半部分绘制黎明前的天空,并转换为图形元件,命名为“天空”。
第二、插入新图层,命名为“海面”。在舞台下半部分绘制海,使它与天空相接。
第三、插入新图层,命名为“波纹”。绘制一些金黄色的线条作为阳光映照下海面的波纹,并将其转化为图形元件,命名为“波纹”。
第四、插入新图层,命名为“太阳”。绘制太阳,并将其转化为图形元件,命名为“太阳”。)
(教师巡视。同学们做时提示)注意将做完的图层锁定,养成良好的制作习惯。
(同学们做完4个图层)
我们再来看一遍动画,看一看各部分都是如何变化的?
我们先看“天空”图层,“天空”元件如何让它实现从暗到明呢?我们今天介绍一个新的属性——透明度。
在第120帧处插入一关键帧,由于天空开始没有变化,第一帧处的“天空”元件无需调整,我们选择120帧处的关键帧,选择“选择工具”再单击“天空”元件,打开“属性”面板,单击“颜色”属性右边的下拉列表按钮,选择“Alpha”透明度选项,单击“数值”右边下拉列表,拖动滑块到一个合适的值(30%)。创建补间动画,做完锁定图层。
由于海面没有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怎么办?
“波纹”图层中的“波纹”元件我只给你些提示,看你能不能自己做出来:(1)海面上波纹也用透明度来做;(2)海面上的波纹是不是一开始就有呢?
提示学生每做完一层进行锁定操作,防止误操作。
(同学们自己完成“天空”、“海面”、“波纹”三部分的动画,教师巡视。)
做完后测试影片看看效果,如有不对的可及时调整。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元件没有设置动画,这就是“太阳”元件。根据我们掌握的生活常识可以知道,太阳的运动轨迹是什么形状的?我们还能用原来学的动作补间来做吗?为什么?
我们今天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层——运动引导层。我们借助“运动引导层”画出的特殊线,就可实现一些特殊的运动效果,比如说太阳的运动。
先选中需要运动的“太阳”图层。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时间轴”,在弹出的第二级菜单中选择“运动引导层”命令,或单击“添加运动引导层”按钮,还可右击“太阳”图层选择“添加引导层”命令添加一个引导层。
在引导层里用“铅笔”工具画出一条弧线,作为太阳运动的轨迹,这条线不必转化为元件,它在制作过程中显示,但在测试影片中却不显示。
选择“选择”工具,并选择“吸附”选项,将第一帧中的“太阳”元件拖动到引导线的下端,当“太阳”元件中间的小圆圈变成稍大点的圆圈时放开鼠标。再选择第120帧中的“太阳”元件,拖动到引导线的上端。最后创建补间动画。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有的同学做完后问,老师怎么我做的“太阳”从海面前面就升起来了?这也就是我们下一步来解决的问题。本组之间交流交流,看如何让“太阳”从海面后升起来。你为何要这样做?
提示:调整各图层位置,使其自上至下依次为“波纹”、“海面”、“引导层”、“太阳”、“天空”。
调整好后测试影片并保存文件为“海上日出”。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内容,一个是“透明度”,透明度的值越怎样,图形的透明度越……,反之呢?
另外一个是“运动引导层”,我们画引导线的时候除了可以用“铅笔”工具外,还可用其它工具来画,下课后同学们可以探讨探讨或回家试一试。
第三,有的同学用“铅笔”工具画的太阳的引导线不太圆滑,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操作方法呢?
四、交流:
说一说制作太阳升起动画的其他方法。例如,使用动作补间或者逐帧动画将太阳升起的过程一帧一帧的画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