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考查内容: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古诗词 《出师表》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幌子(huǎng) 睥睨(pì) 馋鬼(chán) 镗镗鞳鞳(tà)
B.侦缉(zhēng) 污秽(huì) 凝视(níng) 赫赫扬扬(hè)
C.忌讳(huì) 鞠躬(jū) 囫囵(nún) 脚镣手铐(liào)
D.怵人(shù) 国殇(shāng) 诡谲(juě) 喃喃自语(n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忌讳 咆哮 名燥京师 指天画地
B.簇拥 踌躇 咬牙跺脚 另请高明
C.钢盔 童谣 小题大做 不屑置辨
D.雷霆 污秽 雕梁画栋 金璧辉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某景区用“纣王妲己”做宣传,真是哗众取宠,自毁长城。
B.雕梁画栋的古戏台,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C.小明写完作业,关了灯,蹑手蹑脚地上床睡觉。
D.一场暴雨把我困在了公交站台,正在我无可奈何时,朋友齐鑫拖泥带水地出现在我面前。
4.(广东中考)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将“探望”改为“探访”)
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前加“是否”)
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删掉“的原因”)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天下第一楼》、孙鸿的《枣儿》都是多幕剧,都是话剧。
B.《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文中的主人公简·爱自尊自爱自强,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
C.戏曲与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在戏曲中,动作是真实的,生活化的,在真实动作的基础上,可以虚拟时间、虚拟空间。
D.“屈原”“凄惨”“收揽”“景仰”“第一幕”等词语分别属于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6.古诗文默写。(6分)
(1)遥看是君家,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担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在雪景中见春色,《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则在乌云中现光明。
7.(重庆中考)综合性学习。(7分)
近视是中学生绕不开的话题,为此,九(1)班将开展“未来之光——护眼行动”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调查】
(1)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我们准备对九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你为问卷设计两个问题。(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转述】
(2)班主任王老师对金晶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听说你的邻居李叔叔是眼科专家,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两点半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你问问他能来吗?”第二天,金晶应该怎样向李叔叔转述王老师的话?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取”和“照”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作者在生死关头回忆自己的经历,他抓住“入仕”和“勤王”两件大事极恰当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自己的个人心境。
B.颔联作者以凄凉的自然景象为喻,先说个人的坎坷,再道国事的衰微,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仗工整,比喻贴切,感情炽烈。
C.颈联作者将“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自然相对,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笔法巧妙、自然。
D.尾联作者直抒胸臆,表现出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气势磅礴、语调高亢。
(二)(鄂州中考)(15分)
【甲】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郑苏仙梦冥府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③,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释】①囚:指去世的人。②植:树立。③举:上报(朝廷)。
10.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 一 官 公 服 昂 然 入 自 称 所 至 但 饮 一 杯 水 今 无 愧 鬼 神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2)咨诹善道( )
(3)但不要钱即为好官( )
(4)锋棱顿减(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寄臣以大事 设官以治民
B.陛下亦宜自谋 无功亦无罪
C.攸之、祎、允之任 三载考绩之谓何
D.察纳雅言 避嫌疑而不言
1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2分)
独具风韵的脸谱
韩士奇
①五彩缤纷的戏剧脸谱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誉。如今,脸谱这一古老艺术不但没有因世事沧桑而消失,相反,缤纷绚丽、气象万千的彩陶、邮票、国画、剪纸、木偶、竹刻等脸谱艺术品,不但成了人们家中常见的挂饰物品,而且还成为人们所钟爱的收藏品。
②《乐府杂录》记载,北齐兰陵王高长恭英勇善战,但因貌美少威,因而每次打仗都戴上形状狰狞的面具。脸谱到了唐代发展成为一种表演歌舞时的专用道具。这种戴着面具的演出,观众对演员表情的变化看不见,妨碍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后来演出时就不戴面具了,发展为将面具上的花纹直接画在演员脸上的化妆艺术;宋元时期,出现“抹”“搽”两种面部化妆方法,油彩多用灰、白、黑几种;到了明代,面部化妆色彩更加多样化,有黑脸、红脸、花脸、青脸和蓝脸等。各种脸谱的颜色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英勇、正义,如关羽赤胆忠心,就勾画红脸;黄色表示勇猛、残暴,如《战宛城》中的典韦、《马陵道》中的庞涓,就勾画黄脸;白色表示奸诈、多谋,如曹操就勾画白脸;黑色表示刚直、果断,如包拯铁面无私,就勾画黑脸;蓝色表示坚毅、勇敢,如《连环套》中的窦尔墩、《白水滩》中的青面虎,就勾画蓝脸;此外还有神怪一类人物,化妆则用金色、银色等。
③我国古老的戏剧如徽剧、昆曲、秦腔、川剧等,绝大多数都有各自的脸谱形式。清代中期形成的京剧,脸谱多达上百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④脸谱在谱式、图案和颜色上,有其既定的格式。脸谱谱式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象形脸等,其中,整脸和三块瓦脸是最基本的两种谱式。“整脸”是指脸上只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不歪不破,略画眉、眼、鼻和纹理,这种谱式多用于刻画面带笑容、内藏奸诈的权贵。“三块瓦脸”是用黑色或其他深色夸张地表现眼睛和鼻子,类似三块瓦,这种谱式用途较广,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都可以用。“十字门脸”的底色为白色,自鼻子到脑门上画一黑色立柱,又在黑眼窝中间画一横线,两眉画两个椭圆形黑点,形似“十”字。“六分脸”的脑门上为白色,从鼻子到脑门上画一深色立柱,又以同色画眉毛以下至两颊,在眉间画两个深色椭圆形的点,整个脸白色与深色大致比例为四六开,因而称“六分脸”。
⑤脸谱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领域,如彩塑、剪纸、竹刻、烧瓷、蜡染、风筝、面具、蛋壳、皮影、木偶、邮票和装饰包装等。脸谱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年代久远和名人制作的脸谱,其收藏价值就高,尤其是名人的国画脸谱、古代戏曲人物的古壶和瓷瓶脸谱等,无不成为收藏者追寻的收藏珍品。近年来,我国多次举办“中国脸谱艺术展”,展出的彩塑立体脸谱、戏剧人物的国画脸谱、蛋塑脸谱、社火脸谱、有机玻璃脸谱等,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并深受好评。
⑥脸谱作为装饰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它自然古朴,典雅新奇。收藏脸谱,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水平,还可以陶冶性情,并且还可以投资增值,热衷于脸谱艺术的收藏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15.结合第②段内容,说说脸谱是如何演变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我国古老的戏剧如徽剧、昆曲、秦腔、川剧等,绝大多数都有各自的脸谱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一位外国游客对中国的脸谱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给他简要介绍下“脸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陕西中考)(15分)
小铁锤
张中杰
“砰!”随着儿子猛关卧室门的骤响,你的心一个震颤,委屈的眼泪淌了下来。
打小把唯一的儿子当块宝玉呵护,儿子却长了一身营养过剩的懒膘,脾气暴躁。青春期的儿子,始终与你如反贴门神——不对脸。有一次儿子跟你顶嘴被弟弟看到,当舅舅的作势要将儿子往窗户外面扔,儿子脸吓得乌青才噤声,但次日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如故。你真的担心学习成绩平平、养的一身贼膘的儿子将来难有出息,更别说为你养老了。
“再不听话,我送你去当兵!”你咬牙切齿。
“当兵就当兵!”儿子居然不屑一顾。
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犹豫摇摆许久,你终于狠狠心,送高中毕业的儿子去当了兵。
“十公里拉练咋能跑得动?两米高的障碍物咋翻过去?”听说新兵蛋子拉练最苦,你常常眼睛盯着天花板,彻夜无眠。三个月后,新兵集训结束。儿子来信说,他被分配到了炊事班,当了伙头兵。还有,他训练时因为紧张,扔手榴弹意外脱手,班长扑在他身上,受了点儿轻微伤。你听得汗毛直竖。当个伙头兵,能有什么出息?手榴弹爆炸威力很大,儿子真的没受伤?你焦虑不安,更加忧郁了。
无尽的牵挂,促使你与丈夫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戈壁滩看望儿子。
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你站在儿子面前时,儿子正在炊事班轧煤饼,手上裂开一道道血口。儿子高大了,脸上泛着红润的光;明显黑了瘦了,但浑身肌肉更结实了。你抚摸着儿子粗糙的手,心里隐隐作痛,又一次泪光闪烁。临走时你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想方设法换个岗位。
回到家,你辗转反侧,想起了那把小铁锤。
七岁时,你老家的邻居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年铁匠。胆小的你捂着耳朵躲在一边,只见壮汉左手拉呼呼作响的风箱,右手握一把铁铲不断往蹿起的火苗上送煤块。红彤彤的杂铁块几欲烧成流质时,左手飞快地换了铁钳夹出来,右手早变戏法似的举起一把铁锤。有时他的儿子抡起大磅锤,与他的小锤形成黄金搭档。铿锵嘿哟,火钳左旋右转,铁锤上下翻飞,火花四溅。
敦厚的铁砧板上躺着黑乎乎的杂铁,忍受着大小锤的打击,不曾呻吟。丢进水盆中“嗞啦”一声响,杂铁块竟神奇地变成一把锋利的镰刀,一柄锃光瓦亮的锄头……
你总是在想,杂铁被敲打时身上疼不疼,好似砸在自己心上。邻家壮汉看你对打铁好奇,为你打了一柄小巧玲珑的铁锤儿,一斤多重,一拃多长。学习疲倦时,你喜欢用这把小锤砸小石子,锤面闪光,咚咚响亮。
后来,这柄锤伴随着你,以全乡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又伴你考入大学,直到有了工作。结婚那天,你把小锤悄悄装进梳妆台的小抽屉里。
你细心地找来一个小盒子,把小铁锤装进去,当作包裹邮给儿子,里边附了你写的一首清代诗人郑燮的七绝《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个月后,儿子的信来了。他的字一个个排列整齐,力透纸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后,有一个明显的小锤印。你心里长出了一口气,拧紧的眉毛舒展开来。
军营锤炼三年回来,儿子一进门竟然给你和丈夫一个温暖的拥抱。儿子坐下来,一边削好苹果递到你手里,一边汇报自己的进步。原来,儿子利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学习。由于训练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由于见义勇为被表彰,立了二等功;如今又提了干,做了军官。
“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喜不自胜,心里涌起好奇。“每天读书两个小时,坚持做好事。这样,天天有收获,有进步!”儿子自豪地说道。你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儿子用从部队学到的厨艺,为你和丈夫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儿子给你和丈夫讲述部队里的故事。
你弟弟擦窗户玻璃,意外跌伤肋骨。儿子开车送舅舅去医院。舅舅让儿子坐车上等。可他还是规规矩矩地把车停到车位,非扶着舅舅走不可。拍片、查结果,楼上楼下地陪检,细心照料舅舅。
“我这个外甥变化真大!”弟弟高兴地给你打电话。
那个喜欢与你顶牛儿的青涩少年走远了,你有点儿怅然若失。但最后,你幸福地笑了。泪眼蒙眬中你忽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一个美好的插曲,就像那把小铁锤,真的很美!
(选文有删改)
19.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2分)
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儿子”入伍前后判若两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和“儿子”都在书信中引用了诗句,请说说他们各自的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简要分析文中插叙部分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4.彼岸,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即对岸,借指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进步,集体的发展,国家的富强……都源于有所追求,都体现为通过行动,去努力达到所向往的境界。
请以“彼岸并不遥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五单元测试卷
1.A 【点拨】B项,“侦”应读zhēn;C项,“囵”应读lún;D项,“怵”应读chù,“谲”应读jué。 2.B 【点拨】A项,燥—噪;C项,辨—辩;D项,璧—碧。 3.D 【点拨】“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这里属望文生义。 4.A 【点拨】搭配不当,应将“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改为“探望外来工子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或删除“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5.B 6.(1)松柏冢累累 (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7.(1)第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你们班级中患近视的同学大概占比有多少呢? 第二个问题:请问同学,你们平时有了解过正确的用眼和呵护眼睛的方法吗? (2)示例:李叔叔你好,我是您的邻居金晶。现在我们学校九(1)班想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向同学们宣传正确的用眼护眼知识,听闻您是一名眼科专家,特委托我邀请您为我们进行科普讲解,时间是明天下午2点30分,请问您有时间吗? 8.“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诗人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9.B 10.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1.(1)怠慢 (2)询问 (3)只 (4)立刻(或忽然) 12.(1)(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2)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 13.B 14.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点拨】关键要答出“勤政尽责”(“廉洁”这点不答出也可)。
【参考译文】北村有位叫郑苏仙的人,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到了冥王府,看见阎王爷正在登记刚抓到冥府的人。有一个穿官服的人气昂昂地进了大殿,自称在世时所到之处只喝老百姓的一杯水,现在对鬼神没有愧疚。阎王微笑着说:“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下到管理驿站、闸门的小官,都是按着理法来权衡利弊。只说不要老百姓的钱就是好官,那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这个官员听了又辩解道:“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呀!”阎王又说:“你一生处处求的是保全自己,某个案子,你为了避开嫌疑没敢说话,这不是辜负了百姓吗?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这不是辜负了国家吗?(对为官者,)三年要考察一次政绩,为什么?无功就是罪啊!”当官的大吃一惊,非常不安,刚来时的傲气一下子就消减了。
15.北齐时是打仗时用的面具;到了唐代成为表演歌舞时用的专用道具,后来将面具的花纹画在演员脸上,成为化妆艺术;宋元时期,出现了“抹”“搽”两种化妆方法;到了明代,化妆色彩更加多样化。 16.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中国戏剧脸谱的不同种类。 17.不能。“绝大多数”是指大部分,并非全部,表明不是所有的剧种都有属于自己的脸谱形式,去掉后就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示例:脸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脸谱在谱式、图案、颜色上有其固定格式,中国古老的戏剧绝大多数都有各自的脸谱形式。除了戏剧外,脸谱艺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领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19.过度的呵护不利于孩子成长;过多的管束会限制孩子的成长空间。 20.①以前肥胖、懒惰,现在高大、结实,吃苦耐劳。②原来性格叛逆,与父母对立,现在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孝顺谦和。③之前任性、蛮横,现在明事理,守规矩,关爱他人。④入伍前成绩平平,得过且过,现在主动学习、努力进取、表现突出、事业有成。 21.“你”引用《竹石》意在鼓励儿子要志向坚定,像竹子一样坚韧顽强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儿子”引用诗句《石灰吟》的目的是向母亲表明自己有接受挑战和磨练的勇气和决心。
22.①借对打铁过程的描写,说明杂铁块只有经过不断锤炼才能最终成器的道理。②交代小铁锤的来历和它在“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③为下文写“你”用小铁锤鼓励儿子及儿子之后的变化做铺垫。 23.示例一:“你”是主人公。①小说用大量文字描写“你”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教育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展现出复杂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你”对儿子深沉的爱,塑造了一个“当代母亲”的典型形象。②“你”见证了儿子由叛逆、幼稚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你”承受煎熬,学会反思,学会鼓励,实现了自我蜕变,引发读者对母爱的思考。 示例二:“儿子”是主人公。①小说用大量笔墨叙写“儿子”的变化,展现了“儿子”的成长经历和蜕变过程,塑造了一个经过磨砺快速成长的独生子女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②小说通过“儿子”从青春叛逆到懂事明理的蜕变故事,表现了孩子需要在锤炼磨砺中成长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独生子女成长问题的思考。 示例三:“你”和“儿子”都是主人公。①“你”与“儿子”关系的转变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你”和“儿子”都在“小铁锤”的激励和鼓舞中获得成长,表现了当代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都需要经受磨砺才能成长的主题。②“你”和“儿子”之间的故事引发读者对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