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花源记》课件(共77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9《桃花源记》课件(共77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3 11:07:10

内容文字预览

(共77张PPT)
导入新课
桃花源記
1.熟记“俨然”的“俨”、“间隔”的“间”、“诣太守”的“诣”、“遂迷”的“遂”等字的读音;熟记“垂髫”“叹惋”“骥”等字的字形;理解“豁然开朗”“要”“延”“扶”
“寻”等词的意思;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
(重点)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难点)
4.珍惜美好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素养)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
伟大诗人。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
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
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走近作者
陶渊明
(365年—427年)
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写作年代大约是421年,当时陶渊明已经归隐田园16年了。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美好情趣。
资料链接
邑人
间隔
俨然
屋舍
黄发垂髫
缤纷
怡然自乐


豁然开朗

jiàn
yǎn
shè
tiáo
bīn

qiān

huò
读准字音
听读、跟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朗读训练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朗读训练
1.读课文,画行踪:陶渊明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全文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请你找出渔人行踪的词句。
缘溪行——复前行——从口入——复行数十步——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辞去——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2.依行踪,说故事。
根据渔人的行踪,用自己的话讲述该故事。
整体感知
3.根据渔人行踪,结合画面来记忆背诵课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整体感知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整体感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整体感知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整体感知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整体感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整体感知
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线索顺序图。
进入桃花源
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
发现
做客
离开
整体感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沿着,顺着。
遇到,碰见。
溪水的两岸。
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繁多的样子。
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尽。
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
新鲜美好。
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发现桃花源
疏通文意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整齐的样子。
类。
进入桃花源
林尽于水源。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可以互相听到。
全,都。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疏通文意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林尽于水源。
译: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儿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做客桃花源
于是,就。
同“邀”,邀请。
全,都。
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详细。
隔绝、不通音讯。
竟然,居然。
不要说,更不必说。
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
感叹,惋惜。
邀请。
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
值得。
疏通文意
译: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疏通文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做记号。
离开桃花源
译: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拜访。
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疏通文意
一(1段)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二(2、3段)渔人进入桃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三(4、5段)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再寻桃源)
精读品析
理清结构
1.渔人在进入桃花源之前,看到了哪些景物?
溪流
桃林
芳草
落花
高山
洞口
这些景物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内在的静美,为桃花源的出现铺垫了充分而自然的条件。
精读品析
发现桃花源
2.找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精读品析
1.文章第一句起什么作用?
2.“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忘”包含了哪些信息?
3.“忽逢桃花林”一句中的“忽逢”告诉了读者什么?
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甚异”“欲穷”表现了渔人什么心理,有什么作用?
合作学习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身份。
这一交代似真实虚,以实写虚。
1.文章第一句起什么作用?
合作学习
  “忘”字写渔人一心捕鱼,无意于路途的远近,暗示其所行已远。“忘”字为后人考证难以按图索骥埋下伏笔。
2.“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忘”包含了哪些信息?
合作学习
  “忽逢”写渔人遇到桃花林纯属偶然,为全文笼上一层神秘色彩。
3.“忽逢桃花林”一句中的“忽逢”告诉了读者什么?
合作学习
  
“甚异”“欲穷”两个词表现了渔人惊讶和探秘的心理。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甚异”“欲穷”
有什么作用?
合作学习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自然环境
这些景物都是人间乡村可见之物,给人“真实”之感。这几句话语言极其简洁,却字字真醇,韵味十足,描绘了一幅和平宁静、幽美淡远的村居图。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情景
由景及人,写桃花源人生活自足,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精读品析
在桃花源
2.第二段主要写哪些内容?表现了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桃源的田园风光,
土地富饶,气氛宁静。
桃源里的人民安居乐业。
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这样的景象和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精读品析
3.第三段主要写什么的内容?表现桃花源人的什么?
这一段主要描写渔人与
桃花源人之间的交往
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精读品析
1.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3.为什么桃花源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5.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再去寻找桃源,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合作学习
6.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的情节是否多余?
——因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
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
——避秦时乱。
1.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合作学习
  渔人可能说了外界百姓的悲惨生活,在一次次的战争浩劫中所受的苦难。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合作学习
为桃源外的世界动乱、社会黑暗而叹惋;
为桃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桃花源中人为自己与世隔绝时间长、外界变化大,为桃花源外仍然战乱频发、人民仍然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合作学习
因为他们害怕外人知道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3.为什么桃花源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合作学习
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他发现和访问桃花源经过,村中人生活情况,在归途中做标记等。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则有啰嗦烦冗之嫌,有损文章简洁凝练的表达效果。“如此”二字,指代以上所有内容,简练之至!
合作学习
——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
5.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再去寻找桃源,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合作学习
6.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的情节是否多余?
刘子骥是晋朝真实的历史人物,写他寻找桃花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没有成功,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合作学习
第三课时
1.学完本文,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①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环境幽雅,风景优美。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②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③是一个幸福的地方。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村民款待渔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深度探究
2.如此美丽、神奇又幸福的地方,世上真的存在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
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寻向所志”,却“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驥“欣然规往”,却“未果,寻病终”。
深度探究
3.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桃花源”呢?
作者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寄托了作者渴望改变黑暗现实的政治理想,寄予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深度探究
4.《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渔人离开的时候,“处处志之”,所经所历也是真实可感。此外,渔人往来所坐的交通工具——船,也是日常所见之物。这一切都是人间经历,没有任何奇幻的仙界色彩,都使人感到真实。
(2)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气象。
(3)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开篇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全文。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很肯定,似乎真有其事;结尾的刘子骥是当时存在的一个真实人物,这便更加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深度探究
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成为美的象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从未改变。
深度探究
6.作者为什么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者厌恶这一现实,向往美好社会,但又无法实现,就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但这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深度探究
?层层设疑,激发兴趣。
开头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也只说主人公是个渔人。接着写桃林奇景,也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尚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一丝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语言朴素,准确精练。
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写得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在这段文章里,作者还表现了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词用语恰到好处。像写山里人见到渔人,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只写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
课堂小结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
课堂小结
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充满了种种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
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课堂小结
陶渊明为官时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丢人格;穷困时安贫知足,不发牢骚,不和自己过不去,心态平和地度过了一生。由此可见,平常心很重要,对于我们来说,生活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种种坎坷,但我们要正确面对,及时地放平心态,克服困难,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学后感悟
课堂感悟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缘溪行
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缘故,缘分。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事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单指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今异义
知识积累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得其船,便扶向路
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寻向所志
古义:先前的。
今义:向着,朝向。
古今异义
知识积累

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具答之
处处志之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代词,他们。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寻向所志
寻病终
动词,寻找。
副词,随即、不久。

一词多义
知识积累

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中往来种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得其船
代词,那。
代词,指桃花源。
代词,他们的。
代词,渔人。
代词,他的。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动词,离开。
名词,房屋。

一词多义
知识积累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动词,作为。
介词,对,向。
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不复得路
副词,于是,就。
副词,终于,竟。

一词多义
知识积累
渔人甚异之(
)0
复前行(

处处志之(

初极狭,才通人(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名词作状语,往前、向前
名词作动词,做记号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通过
词类活用
知识积累
省略句
便舍船,从口入
便要还家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林尽水源
省略主语“渔人”,可补充为“(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省略主语“桃花源人”和宾语“渔人”,可补充为“(桃花源人)便要(渔人)还家”。
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林尽(于)水源”。
文言句式
知识积累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表判断。
倒装句
问所从来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所来”。
文言句式
知识积累
1.下列句中画线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仿佛若有光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解析】A项,“鲜美”古义是鲜艳美丽,今义是形容食物的味道好;B项,“仿佛”古义是隐隐约约,今义是指差不多,好像的意思。C项,“妻子”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D
随堂检测
2.对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解析】B项,“交通”意思是“交错相通”。
B
随堂检测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解析】B项,“要”同“邀”,邀请。
B
随堂检测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解析】解答这类题,可以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来划分。A项,正确的断句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项,正确的断句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D项,正确的断句为“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C
随堂检测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3)便扶向路(
)(4)处处志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课后练习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课后练习
4.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①甘②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
注: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课后练习
1.(1)交错相通
(2)同“邀”,邀请
(3)沿着、顺着
(4)做标记
2.(1)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
(2)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3.C
4.相似点:都是当时不可实现的虚幻想象;都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
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记“俨然”的“俨”、“间隔”的“间”、“诣太守”的“诣”、“遂迷”的“遂”等字的读音;熟记“垂髫”“叹惋”“骥”等字的字形;理解“豁然开朗”“要”“延”“扶”“寻”等词的意思;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重点)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难点)
4.珍惜美好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素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片《桃花源记》视频前半段。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这段视频是动画片《桃花源记》的前半段,视频中,一位官吏在责骂、鞭打一个渔人,渔人为什么会被打?刘子骥和渔人会发现什么呢?想知道的话,就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
二、教学新课
(一)了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了解作者。
陶渊明(365—427),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2.写作背景。
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写作年代大约是421年,当时陶渊明已经归隐田园16年了。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美好情趣。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讨论,互助解答。
2.听读、跟读课文,正音。
豁然开朗(huò)  
俨然(yǎn)  
垂髫(tiáo)  
诣太守(yì)
阡陌交通(qiān)
便要(yāo)
还家(huán)
刘子骥(jì)
3.划分节奏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读课文,画行踪。
(1)陶渊明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全文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请你找出渔人行踪的词句。
缘溪行——复前行——从口入——复行数十步——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辞去——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2)依行踪,说故事。
根据渔人的行踪,用自己的话讲述该故事。
(3)根据渔人行踪,结合画面来记忆背诵课文。
5.找出线索,梳理文章情节
明确:全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行踪的不同分五部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其中重点是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6.结合注释,翻译1、2自然段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儿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课:回忆课文的情节。
二、教学新课
(一)结合注释,翻译3、4、5自然段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二)精读品析,感受桃源之美
学习:发现桃花源
1.渔人在进入桃花源之前,看到了哪些景物?
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
这些景物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内在的静美,为桃花源的出现铺垫了充分而自然的条件。
2.找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合作学习
(1)文章第一句起什么作用?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身份。这一交代似真实虚,以实写虚。
(2)“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忘”包含了哪些信息?
“忘”字写渔人一心捕鱼,无意于路途的远近,暗示其所行已远。“忘”字为后人考证难以按图索骥埋下伏笔。
(3)“忽逢桃花林”一句中的“忽逢”告诉了读者什么?
“忽逢”写渔人遇到桃花林纯属偶然,为全文笼上一层神秘色彩。
(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甚异”“欲穷”
有什么作用?
“甚异”“欲穷”两个词表现了渔人惊讶和探秘的心理。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学习在桃花源: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自然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些景物都是人间乡村可见之物,给人“真实”之感。这几句话语言极其简洁,却字字真醇,韵味十足,描绘了一幅和平宁静、幽美淡远的村居图。
生活情境: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由景及人,写桃花源人生活自足,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2.第二段主要写哪些内容?表现了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这样的景象和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3.第三段主要写什么的内容?表现桃花源人的什么?
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三)合作学习,深入桃源
1.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因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渔人可能说了外界百姓的悲惨生活,在一次次的战争浩劫中所受的苦难。
明确: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他发现和访问桃花源经过,村中人生活情况,在归途中做标记等。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则有啰嗦烦冗之嫌,有损文章简洁凝练的表达效果。“如此”二字,指代以上所有内容,简练之至!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6.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的情节是否多余?
刘子骥是晋朝真实的历史人物,写他寻找桃花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没有成功,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桃花源记》完整视频。
引导语:我们看到,动画中的桃花源真是美极了,桃源外桃花灼灼,落英如雨;桃源内屋舍俨然,人们其乐融融。这动画中的美景,正是从这篇文字生出的。同学们,我们何不再来看看这些文字,也许我们能创造出比动画更美的桃花源呢!
二、深度探究,领悟桃源成因
1.学完本文,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①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环境幽雅,风景优美。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②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③是一个幸福的地方。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村民款待渔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除了感受到古人寄情山水的山水自然之美,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别的美呢?
明确:人文美。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充满了人文之美。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过着自由、快乐、祥和、安宁的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完全是一个中国的乌托邦。这儿的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桃花源人富有同情心,“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发散探究:可见这篇古文的美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是期待人文和谐的美。倘若要你刻画一个世外桃源,你希望你的桃源是什么样子的?是否与古人相同呢?
2.如此美丽、神奇又幸福的地方,世上真的存在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
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寻向所志”,却“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驥“欣然规往”,却“未果,寻病终”。
3.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桃花源”呢?
作者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寄托了作者渴望改变黑暗现实的政治理想,寄予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4.《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渔人离开的时候,“处处志之”,所经所历也是真实可感。此外,渔人往来所坐的交通工具——船,也是日常所见之物。这一切都是人间经历,没有任何奇幻的仙界色彩,都使人感到真实。
(2)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气象。
(3)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开篇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全文。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很肯定,似乎真有其事;结尾的刘子骥是当时存在的一个真实人物,这便更加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成为美的象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从未改变。
6.作者为什么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者厌恶这一现实,向往美好社会,但又无法实现,就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但这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三、写法探究,感受文章的笔法简洁,内涵丰富
前面我们讲到了文章叙述的自然美与人文美,按道理,叙述如此多的美,理当需要很长篇幅,但作者短短几百字不仅叙述了其中的美,还叙述了遇桃源的前因后果。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
1.层层设疑,激发兴趣。
开头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也只说主人公是个渔人。接着写桃林奇景,也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尚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一丝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2.语言朴素,准确精练。
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写得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在这段文章里,作者还表现了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词用语恰到好处。像写山里人见到渔人,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只写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
3.叙事简约,意蕴丰富
(1)省略句子成分。
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省略问答内容。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可见作者裁剪功夫。
(3)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
如:“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前文所介绍内容。
探究:本文虽然简约,但是意蕴却丝毫不减,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文章的语言不仅朴素,而且简练生动。如“设酒杀鸡作食”几字,虽着墨不多,但亲切之情溢于言表。又如“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是以少胜多,仅两句八个字,就从反面高度概括他们已经过了汉魏以来整个漫长而动乱的历史年代。文章里还有许多词语,由于简练生动,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仍有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等等。
四、课堂小结
1.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2.陶渊明为官时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丢人格;穷困时安贫知足,不发牢骚,不和自己过不去,心态平和地度过了一生。由此可见,平常心很重要,对于我们来说,生活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种种坎坷,但我们要正确面对,及时地放平心态,克服困难,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3.板书设计
五、知识积累
1.重点字词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古今异义
①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②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③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④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3)一词多义
①舍:A.便舍船(离开)
B.屋舍俨然(房子)
②寻:A.寻向所志(寻找)
B.寻病终(随即,不久)
③志:A.处处志之(做记号)
B.寻向所志(记号)
④为:A.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B.捕鱼为业(作为)
⑤乃:A.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B.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
⑥遂:A.遂迷(终于)
B.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
(4)词类活用
①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
②欲穷其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的尽头)
2.文言句式
(1)省略句
便舍船,从口入。
省略主语“渔人”,可补充为“(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便要还家。
省略主语“桃花源人”和宾语“渔人”,可补充为“(桃花源人)便要(渔人)还家”。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林尽水源。
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林尽(于)水源”。
(2)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表判断。
(3)倒装句
问所从来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所来”。
六、随堂检测
1.下列句中画线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仿佛若有光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解析】D
A项,“鲜美”古义是鲜艳美丽,今义是形容食物的味道好;B项,“仿佛”古义是隐隐约约,今义是指差不多,好像的意思。C项,“妻子”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2.对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解析】B项,“交通”意思是“交错相通”。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解析】B项,“要”同“邀”,邀请。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解析】解答这类题,可以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来划分。A项,正确的断句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项,正确的断句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D项,正确的断句为“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七、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3)便扶向路(
)(4)处处志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4.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①甘②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
注: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参考答案:
1.(1)交错相通
(2)同“邀”,邀请
(3)沿着、顺着
(4)做标记
2.(1)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
(2)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3.C
4.相似点:都是当时不可实现的虚幻想象;都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
教学反思:
优点:用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视频中画面感冲击会使学生本身对《桃花源记》之美予以关注,为理解与欣赏文章内容打下基础。紧扣文本特点,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梳理,通过朗读、翻译等形式理解文义。通过合作学习等活动,避免了文言文教学中的“填鸭式”的枯燥形式。此外,“体会桃源之美”“文本用语简约”“深度理解桃源意义”三大目标层层推进,互相联系,更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桃花源”的现实意义,达成教学目标。
缺点: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学困生的引导,设置问题及回答没有兼顾到这一部分学生的学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