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反比例函数 同步训练(word版含简单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反比例函数 同步训练(word版含简单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3 09:0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三数学第二学期人教版(2012)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26.1反比例函数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2,1),B(,n)两点,则n﹣k的值为(  )
A.2
B.﹣2
C.6
D.﹣6
2.对于反比例函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已知反比例函数y=,当1<x<3时,y的最小整数值是(  )
A.3
B.4
C.5
D.6
4.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3),则它的图象也一定经过的点是(
)
A.
B.
C.
D.
5.下列函数中,能表示是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B.
C.
D.
6.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形有一个交点,则的值为(

A.1
B.2
C.
D.
7.一次函数y=ax-a与反比例函数y=(a≠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8.已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且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9.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的值是(

A.-1或1
B.小于的任意实数
C.-1
D.不能确定
10.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支如图所示,的面积为2,则该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B.
C.
D.
11.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A.m=-2
B.m=1
C.m=2或m=1
D.m=-2或m=-1
12.若是反比例函数,则必须满足(

A.k≠3
B.k≠0
C.k≠3或k≠0
D.k≠3且k≠0
1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3
B.m≤3
C.m>3
D.m≥3
14.如图,点的坐标是是等边三角形,点在第一象限.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的值是(

A.
B.
C.
D.
15.若点A(x1,﹣5),B(x2,2),C(x3,5)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  )
A.x1<x2<x3
B.x2<x3<x1
C.x1<x3<x2
D.x3<x1<x2
二、填空题
16.如图,函数y=-x与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过A,B两点分别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D,则四边形ACBD的面积________.
17.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_________.
19.如图,点A在曲线y=(x>0)上,过点A作AB⊥x轴,垂足为B,OA的垂直平分线交OB、OA于点C、D,当AB=1时,△ABC的周长为_____.
20.如图,反比例函数y=(x>0)经过A,B两点,过点A作AC⊥y轴于点C,过点B作BD⊥y轴于点D,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连接AD,已知AC=1,BE=1,S△ACD=,则S矩形BDOE=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4),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二、四象限分别相交于P,Q
两点,与x轴、y
轴分别相交于C,D
两点.
(1)求k
的值;
(2)当时,求△OCD
的面积;
(3)连接OQ,是否存在实数b,使得?
若存在,请求出b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小彤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彤探究的过程,请补充完整:
(1)下表是与的几组对应值:

0
1
2
4
6
7
8


0
3
2

则___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补全此函数的图象;
(3)若函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且,则、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4)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xOy中,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都经过点A(2,﹣2).
(1)分别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将直线OA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y轴交于点B,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四象限内的交点为C,连接AB,AC,求点C的坐标及△ABC的面积.
2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直线交轴于点,点是轴上的点,若的面积是,求点的坐标.
参考答案
1.C2.C3.A4.A5.B6.C7.D8.D9.C10.D11.A12.D13.A14.C15.C
16.8
17..
18.双曲线
19.4
20.4
21.(1);(2)2;(3).
22.(1),5;(2)见解析;(3)y1<y3<y2;(4)x<2或323.(1)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正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2),.
24.(1)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2)(3,0)或(-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