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测试(1—4单元)
(一)选择题 每题三分总计60分
1.反映出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
A.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B.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C.分别决策,相权分割 D.相权空虚,中央集权
2.据史料记载,从宋真宗起,相权逐步得到强化,皇权反而受到种种限制。那时,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宋朝设三司使的目的是加强相权B.自宋朝后,皇权逐渐衰落,相权不断加强
C.此史料记载应合了明朝废除宰相的原因D.此史料记载与教材所述相悖,不可信
3.元代的行省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行省之区。该做法( )
A.扩大了元代疆域 B.提高了行政效率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加剧了民族隔阂
4.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B.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
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D.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
5.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部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 )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官员选拔日渐科学
6.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建立( )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B.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制内阁 D.标志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7.18世纪末以来,“东学西进”使得西欧各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科举制在中国却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并最终被废除。造成这种不同后果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是新生事物,中国的科举已实行1000多年
B.西欧文官考试制度注重实用性知识,中国科举制八股取士很僵化
C.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平公开,而中国的科举制作弊现象严重
D.西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中国处于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时期
8.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教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宗法实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 B.时代需要影响村干部选任标准
C.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 D.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
9.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记载:“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惟天时求民主”,人主只有能“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已孕育了近代民主思想 B.民本思想成为统治合法性依据
C.天命权威转为君主专制 D.儒家希望假借天命制约统治者
10.1983年湖北江陵出土了汉初竹简《二年律令》,其中《户律》详细地规定了要通过“自占”(申报)与“案比”(复查)的方式对当时的人口进行编户造籍,并规定了严惩“自占”时的假报、虚报行为。汉初政府这一规定( )
A.标志古代户籍管理开始 B.强化国家机器统治基础
C.在于严厉限制土地兼并 D.旨在打击地方豪强大户
11《唐律》对婚姻中的法律关系作了明确规定,如:“同姓为婚者,徒三年”;为维护家族利益,丈夫可以以“七出”为由休妻,但妻子若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被抛弃,或者丈夫“以妻为妾者”,则要“徒三年”。这些规定旨在( )
A.维护宗法伦理秩序 B.改变婚姻关系现状
C.贯彻理学道德纲常 D.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12.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明清时期,苏州家训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与其他地区相比,苏州家训中“禁戒”尤多,尤其强调戒禁赌博、诉讼和酒色。这折射出当时苏州( )
A.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传统文化保存良好 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1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B.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D.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
14.宋元时期政府在主要港口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征舶税、收舶货等。政府还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由此可见,宋元时期( )
A.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 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
C.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15.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勇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应是( )
A.抵抗侵略 B.祖国统一C.民族团结 D.中外交往
16.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不能反映出( )
A.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C.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 D.拿破仑战争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17.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
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18.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 )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19.2010年,英国国防部在一份报告中声称:“未来数十年要面对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短缺、意识形态复苏,以及权力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应对未来数十年挑战的中国方案是( )
A.共建“一带一路” B.完善全球治理体系c建新型伙伴关系 D.加强“南南合作”
20.秦汉时期,政府会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而明代的考绩制度则更加严密。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A.政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
C.国家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君主专制程度日益强化
(二)材料解析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是“非政治分子”,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无过错不被免职。还经常受大臣们的咨询,向其提供情报、知识、经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4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唐、宋时期,在鄂西民族地区推行和完备的羁縻政策,到宋、元交替时期,逐步发展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集历代王朝治理经验之大成,也是在宋代羁縻政策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土司制度其意义在于羁縻勿绝,承认各个少数民族世袭首领的地位,给予官衔,以实行间接统治。 元代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对内残暴属民,对中央不服,骚扰接壤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此明清统治者大多主张改土归流,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尤其是康乾盛世时候,国力强大,中央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中国羁縻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归纳土司制度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有何弊端。(6分)
(2)根据材料,分析指出明清改土归流有何意义。(8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恶逆者,常赦不免,决不待时。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祝诅祖父母、父母者,流。 诸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 ——《唐律疏议》
材料二 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1982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的实践。(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21】(1)特点: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择性。
作用: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
(2)原因:旧的选官制度导致了政治腐败;工业发展要求文官队伍更加专业化;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的推动。
(3)影响:有利于提高政府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促进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2 答案:(1)特点:土司衙门长官由少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实行间接统治。
弊端:①土司衙门长官由少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土司之间为争地盘不断发生战争,造成地方政局的动荡。(2)意义:①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封闭落后的局面,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②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3、答案:(1)特点:法律是由君主制定;皇权大于法律;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法律原则。以礼入法。
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
(2)特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成就: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并将其写入宪法;积极发展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不断提高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