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口算和估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估算。
二、竖式计算
3.竖式计算。
三、填空题
4.60毫米=(________)厘米 5分米=(________)厘米
4分=(________)秒 1时5分=(________)分
1千米-300米=(________)米 2400千克-1吨=(________)千克
5.口算时,先把300看成(______)个百,然后用等于6,6表示6个(______),所以(______)。
6.是(______)个,(______)个是。
7.填上合适的单位。
(1)飞机每小时飞行750(________)。
(2)玻璃的厚度大约是3(________)。
(3)一头大象约重6(________)。
(4)一根跳绳约长2(________)。
(5)明明中午吃饭大约用30(________)。
8.小红去上学,7:45从家出发、8:00到校。她从家到学校走了(______)分钟。
9.一张长方形纸的涂蓝色,未涂色的部分占这张纸的(______)。
10.学校图书馆购买了331本动画书,503本故事书。估一估:这些书借给800名同学阅读,每人一本书,够吗?(________)
11.★★★★★
●的个数是★的8倍。●有(______)个。
★●●★●★★★●★★★
★的个数是●的(______)倍。
1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13.看图写分数,再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四、选择题
14.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最小的是(? )
A. B. C. D.
五、作图题
15.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形。
(1)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六、解答题
16.有20朵花,其中是红花,是黄花。红花和黄花各有多少朵?
17.用一根长32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18.估一估:买6本同样的纪念册,带250元够吗?
19.妈妈做5个同样的中国结用了15米长的红绳,如果做7个同样的中国结,需要多少米长的红绳?
20.图书角有一些图书,分给9个人读,正好每人读4本。这些图书如果分给6个人读,每人正好读几本?
参考答案
1.70;8000;;;;
2400;81;;;1
【详解】
略
2.200;630;600;1000
【详解】
略
3.2280;4214;2094;
631;498;208
【分析】
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数字即可。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数位对齐,从右往左依次计算。
【详解】
2280 4214 2094
631 498 208
4.6 50 240 65 700 1400
【分析】
第1题,1厘米=10毫米;第2题,1分米=10厘米;第3题,1分=60秒;第4题,1小时=60分;第5题,1千米=1000米;第6题,1吨=1000千克。据此来填空。
【详解】
60毫米=6厘米;5分米=50厘米;4×60=240,4分=240秒;1时=60分,60+5=65,1时5分=65分;1千米=1000米,1000-300=700,1千米-300米=700米;1吨=1000千克,2400-1000=1400,2400千克-1吨=1400千克。
【点睛】
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
5.3 百 600
【分析】
整十、整百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时,先把这个整十、整百的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然后乘一位数,得到几个十、几个百,也就是几十、几百;据此解答。
【详解】
口算300×2时,先把300看成3个百,然后用3×2=6,6就表示6个百,所以300×2=600。
【点睛】
把整十、整百的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就是为了转化为表内乘法,便于理解计算。
6.7 5
【分析】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为9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的7份,即7个;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为6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的5份,即5个是。
【详解】
是7个,5个是。
【点睛】
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7.千米 毫米 吨 米 分钟
【分析】
(1)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快,要用较大的长度单位;(2)玻璃的厚度不是特别大,所以要用较小的长度单位;(3)大象很重,要用较大的重量单位;(4)跳绳的长度比人的身高大一些,用米作单位合适;(5)吃饭的时间长度一般用分钟作单位。
【详解】
(1)飞机每小时飞行750千米;(2)玻璃的厚度大约是3毫米;(3)一头大象约重6吨;(4)一根跳绳约长2米;(5)明明中午吃饭大约用30分钟。
【点睛】
考查学生对一些常用单位大小的理解,平时要积累生活常识。
8.15
【详解】
略
9.
【分析】
把这张长方形纸看作单位“1”,整张纸被分成涂色和未涂色两个部分,已知纸的涂蓝色,用单位“1”减去涂色的部分就是未涂色的部分。
【详解】
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加减法。
10.够
【分析】
把331、803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把两个数都看小了,估算结果比实际结果小),再相加来估算,估算结果和800比较。
【详解】
331+503≈830(本)
830>800,所以够。
【点睛】
每人一本,即将两种书相加来估算,再和学生数比较。
11.40 2
【详解】
略
12.;;;
【分析】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
(1)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
(2)将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6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
(3)将这个圆平均分成12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为;
(4)第四个图案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2个),涂色部分占其中的1分,用分数表示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掌握。
13.;; ;
【分析】
第一个图,把线段平均分成8份,一个取了其中的4份,另一个取了其中的3份,取了几份就是八分之几;
第二个图,一个把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取了其中一份,是,一个把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取了其中的1份是,再比较分数大小即可。
【详解】
第一个图,把线段平均分成8份,用分数表示分别为、,;
第二个图,一个是,另一个是,。
【点睛】
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看分母,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14.C
【详解】
略
15.见详解
【分析】
(1)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有4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邻边互相垂直,4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方格纸的每个小格边长为1厘米;据此画出正方形;
(2)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有4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邻边互相垂直,4个角都是直角,长的边是长方形的长,短的边是长方形的宽;方格纸的每个小格边长为1厘米;据此画出长方形。
【详解】
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征的理解掌握。
16.红花4朵;黄花12朵
【分析】
根据题文可知,这20朵花被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有1份是红花,另外有3份是黄花;先求出每份里面有多少朵花,再分别乘红花和黄花的份数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每份花朵的数量为:20÷5=4(朵);
红花的数量为:4×1=4(朵);
黄花的数量为:4×3=12(朵);
答:红花有4朵,黄花有12朵。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的应用。
17.8分米
【分析】
铁丝的长度是正方形的周长,周长除以4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详解】
(分米)
答:边长是8分米。
【点睛】
用铁丝围成什么图形,铁丝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18.够
【分析】
一本是38元,6本就是6个38元,即6乘38,估算时把38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40),计算出结果,再与250比较。
【详解】
38×6≈240(元)
240<250
答:够了。
【点睛】
解答时注意:此题是估算,估算时把两位数的乘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
19.21米
【分析】
先求出做一个中国结用的红绳的长度,用15除以3,再用做一个中国结所用绳子的长度乘7就是做7个需要的红绳长度。
【详解】
15÷5=3(米)
3×7=21(米)
答:需要21米红绳。
【点睛】
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做一个中国结需要绳子的长度。
20.6本
【分析】
先算出数的总数,用9乘4可求出书的总数,再用总数除以6即可解答。
【详解】
9×4=36(本)
36÷6=6(本)
答:每人正好读6本。
【点睛】
此题的重点是求出书的总数,每人读的数量,即将书的总数按照人数平均分成几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