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图案,涉及建筑、脸谱、民间工艺、杂技表演、数学图形等方面,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在这些图案的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可以考虑也应该考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讨论、动手操作、图案设计等方式在本设计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处理好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本设计先让学生观察图案,然后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的概念,再让学生把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情景中,这样的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P28 --P30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确定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位置和条数。
2、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个,
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个、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观察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它们美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建筑物、脸谱、风筝、工艺品 杂技表演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
3、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
(大屏幕演示四个图形两侧重合的动画过程)
小结:像这样,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画对称轴要用点划线。(教师演示对称轴的画法)
5、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6、小游戏:(1)老师做动作,学生说一说,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学生做一个轴对称的动作。
(二)常见图形的对称轴。
师:同学们,长方形、正方形、圆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呢?下面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图形小组内研究一下。并完成大屏幕上的问题。
小组内讨论交流 全班展示
选取3个小组分别展示 长方形 正方形 圆形的研究成果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
圆也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说一说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轴对称图形吗?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
1、说一说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2、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四)、课堂小结
1.提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今天谁表现的很棒?你觉的自己学的怎么样?我们的课即将要结束了,你想和老师说什么吗?
2.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结束全课: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更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演示)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轴对称图形,陶冶情操,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概念: 对折后, 左右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
对称轴 长方形 2 条
正方形 4条
圆形 无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