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初中美术七年级
色彩的心理效应
向日葵
提问: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天气里,外面刮着风,下着雨。你外出归来,先后走进这两间房屋,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两间房间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会不同
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课题。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向日葵—色彩的心理效应
提问:此颜色给你什么感觉(冷、暖)
看到这个颜色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
红色
红色:吉祥、好运、高兴、热烈
黄色:
轻快,透明,辉煌、光明、阳光
蓝色:
幽静、清爽、忧伤,天空静、凉爽
紫色--神秘,这个看的出来,神秘的颜色
白色--纯洁,纯洁无瑕的白色,美丽
粉色--温馨、浪漫,
橙色--欢乐、明亮,看起来很快乐
青色--伶俐,青出于蓝胜于蓝
灰色--颓废、失望,有些人失败了就灰心了,真不好
黑色--意义太多了,黑色的日子,表示凄惨、悲伤、忧愁的日子 ,死亡、恐怖的气氛 等
提问:
哪位同学见过一大片一大片的向日葵,能谈谈置身于向日葵当中的感受吗?
如果现在让你来画向日葵,你打算怎样表现呢?
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样表现向日葵的。
讲解:色彩作为绘画表现的手段对人的视觉情感会产生刺激作用。这是由于人在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色彩心理反应。 《向日葵》用响亮的黄色和奔放有力的笔触,把向日葵绚丽的色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从画中,我们会强烈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1、它的作者是:凡·高。
2、凡·高的故事:出生于荷兰一个牧师家庭,当过画店的店员、牧师,出于种种原因,绘画成为最终的选择。凡·高严肃的研究一切画理画法。33岁来到巴黎,受到过毕沙罗的指导,同高更有过友谊。35岁来到阿尔,此时他激情高涨,拼命作画,在15个月中竟画出了200余幅作品。不过画卖不出去,生活极其艰苦,加之幻觉症发作,变得痴呆,最终住进精神病院,就这样也从未停止过作画。1890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旧病复发的凡·高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37岁。
凡·高作画时间不足十年,但他坎坷辉煌的从艺经历仍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主要以下层社会的生活为题材
(2)中期是他创作的转折时期。
(3)他的创作与画风的成熟时期为到了阿尔以后直到离世前这段时期。
凡·高作品欣赏(吃土豆的人)
(星空)
自画像
自画像
阿尔的
吊桥
鸢尾花
麦田上的鸦群
播放音乐《二泉映月》
同学们可以先体会该音乐的情感,根据音乐用色彩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提示:可以用抽象的几何形体来表达,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形体),也可以是纯粹的色彩组合。
请同学们动手创作
结束
谢谢大家
授课人:邬霞
课件制作人: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