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18.1温度—温度计的制成
温度计的制成原理
缩
胀
温度计的制成方法
放入
热
水中
放入
冷
水中
液柱上升
液柱下降
设温度计里的液体受热体积的增加量为?V,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玻璃管中液面升高的高度?
h=
?V∕
S。所以液体体积越大,玻璃管越细,液柱变化的高度越大,测温越灵敏。
转换法
温度计的主要结构
刻度
玻璃泡
玻璃管
测温液体
温度计的刻度由来
0
20
1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
用0℃表示
沸水的温度
为100摄氏度
用100℃表示
100个等份,每1等份为1
℃
摄氏温度是目
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用字母C表示。它最初是由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于1742年提出的,其后历经改进。
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例题:读出甲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读作:
写作:
甲
乙
15摄氏度
15
℃
读作:
写作:
零下15摄氏度
或负15摄氏度
-15
℃
小结
练习
1、-5
℃读作
。
2、下图中的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
。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零下5摄氏度或负5摄氏度
3
℃
-8
℃
练习
3、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同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相同。
D
谢谢大家!
Thank
you
for
watching(共8张PPT)
温度计的制成原理
§18.1温度—温度计的使用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将测不出温度
想想议议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量程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1℃
~
分度值
110℃
-20℃
℃
温度计的制成原理
一看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之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二放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等、四读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停留一会儿,待示数稳
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偏大
正确
偏小
小结
练习
下面是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错误顺序,请你帮他排出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时间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
E.取出温度计
F.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B
A
D
C
F
E
谢谢大家!
Thank
you
for
watching(共13张PPT)
温度计的制成原理
§18.1温度—体温计
多种多样的体温计
体温计的不同结构(一)
体温计的玻璃泡更大,玻璃管更细,测体温时,液柱变化的高度更大,体温微小的变化也能显示出来。
体温计的不同结构(二)
细管
测量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或缩口)挤到直玻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指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每次使用前,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
体温计的不同结构(三)
圆弧形表面
(凸透镜)
水银柱
体温计的示数观察
液柱细,不易观察。
液柱被放大,易于观察。
温度计的制成原理
体温计的读数
观察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
量程:35
℃∽42℃
分度值:0.1℃
示数:37.1℃
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大约37℃左右。
温度计的制成原理
体温计的不同使用方法
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人们哪些做法跟使用普通温度计是不同的?
1.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普通温度计不能甩)
2.体温计可以离开身体读数。
3.读数时要调整观察角度,通过圆弧形表面读数。
温度计的制成原理
小结
结构
使用
温度计的制成原理
例题
:
用测了38.5
℃发烧病人的体温计没有向下甩就去测正常人的体温,其测量结果会是
℃;
继续用该体温计测另一高烧病人的体温,若病人体温为39℃,则测量结果会是
℃。
体温计的液柱只能升不能降
38.5
39
温度计的制成原理
检测
1、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度)大约
℃
2、水银体温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3、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4、下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37
液体的热胀冷缩
35℃∽42℃
0.1℃
36℃
温度计的制成原理
检测
5、使用体温计读数时,应从
(填A、B、C或D)表面观察水银柱的位置。
6、用一支示数是37.8℃的体温计不甩就测量小明的体温,测量结果仍是37.8℃,那么小明的真实体温(
)
A.大于37.8℃
B.等于37.8℃
C.不高于37.8℃
D.无法确定
D
C
谢谢大家!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