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4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能按要求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3.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导入新知
1.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1)题中要求的按“2∶1”放大图形是什么意思?
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把图形的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合作探究
(2)画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看出是多少格,怎么办?
只要把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再连成封闭图形就可以了。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4)观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比较一下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周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内角的度数没有改变,即图形的形状没变。
2.拓展延伸。
(1)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①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
②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
(2)画出缩小后的图形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3.归纳小结
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先按4:1把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2缩小。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课堂总结
1.下面哪个图形是图形A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答:图形是D图形A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课后练习
2.自己选定比例画图形,把三角形A放大后的到三角形B,再把三角形B缩小后得到三角形C。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B
C
A
(1)哪些三角形可以由A放大后得到?
答:三角形B和三角形C可以由A放大后得到。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B
C
A
(2)哪些三角形可以由B缩小后得到?
答:三角形A和三角形C可以由B缩小后得到。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B
C
A
(3)观察三角形A和B,他们的面积有什么变化?面积与边长是按相同的比变化的吗?
三角形B的面积是三角形A的面积的9倍,它们的面积之比是9:1,边长之比是3:1,面积和边长不是按相同的比变化的,三角形B和三角形A的面积之比等于它们边长比的平方。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