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第23章
第2节
生
态
系
统
概
述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了解生态系统的种类和范围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绘画活动,阐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生态类型的分布与特点,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以及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2.通过生物圈II号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热爱她、保护她
教学重点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2.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温故知新
1、播放视频《美丽大自然》或观看图片,回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创设情境。
2、提问:动植物能够很好地在自然界中生活,其原因是?
生物和环境是怎样的关系?
1、回顾所学的生物知识,想到了动植物,更想到了美好的自然环境
2、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体和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层层深入
《二》认识生态系统的概念
1、结合动画,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请同学们分析讨论自己收集的生态系统资料,说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观察动画,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认识到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
小,具有多种类型。一片草原、一片农田、一个学校等等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带着问题进行小组活动:
伴随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优美曲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出心目的“草原生态系统”,并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因素的作用进行阐述。
组织“分析森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活动:
(1)根据各种生物生活的特点,可以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分为哪几种类型?(2)除了图中表示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还会存在什么类型的生物?
(3)动物的生存需要什么条件?(4)为保证各种生物的存在,生态系统中还应具有什么条件?
3、问题:生态系统有哪些因素组成?
各组成成分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是什么?
1、讨论、绘图、标注、代表阐述本组观点
2、进行分析与讨论,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及其环境的关系,并回答
3、经过列举、进一步完善,学生可获得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物因素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和一些自养微生物)、消费者(大部分动物和寄生性微生物)、分解者(大部分微生物和腐生动物)。
甚至有的小组能绘画提出上学期学习的食物链、食物网的相关问题
进一步思考:
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何?
思考,对多媒体课件呈现的图示进行完善
1、承上启下提问:生态系统是不是单一的?只有我们常见的草原生态系统吗?
简单介绍各生态系统特点
2、对多样的生态系统有可进行分类的依据吗?
讨论、交流(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1、进一步深入提问:生态系统的范围是固定不变的吗?
2、目前了解的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思考
空间范围有大有小(人为划分),但必须都具备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回顾初一对生物圈的介绍
拓展
人工生物圈:生物圈II。为什么以失败告终?它的失败给予人们的启示是什么?
地球只有一个,保护我们的家园。
《四》、本课总结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