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8.2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8.2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24 18:5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课时
学情
分析
基于已有的知识,学生不难理解“碳循环的内容”。物质循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感受物质循环的存在。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碳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物质循环的概念
1.说出物质循环的范围,物质循环的“物质”指什么?
2.总结物质循环的特点。

碳循环
1.观察图5–11思考: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式、通过那种生命活动、形成那些产物等)?
2.温室效应的成因,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阅读课文找出二者不同点及联系。

引入
讨论:生物为维持生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为什么这些物质亿万年来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被循环利用)
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循环
探究一
碳循环
出示“碳循环模式图”投影片。
(1)知识背景: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分析碳循环模式图,思考如下问题: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CO2和碳酸盐
②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化能合成作用
③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
CO2
④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
含碳有机物;
传递渠道?
食物链(网)
⑤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a.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⑥碳由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形式?
CO2
⑦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
CO2
(
动物、植物、微生物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无机环境(
CO
2

生物群落(有机物)
)[师生归纳]
探究二
物质循环
(1)提问:①我们所讲的碳循环是指在什么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②除了碳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物质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了解氮循环和水循环,理解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2)归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
(
组成生物体的
C

H

O

N

P

S
等元素
)
(
生物群落
)
(
无机环境
)
(
反复循环
)
生态系统:生物圈

质:化学元素
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化循环)。
(3)物质循环的特点
思考: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杀虫剂为什么会殃及南极的企鹅?
特点:全球性,循环往复
探究三
温室效应
提问:
(1)如果滥伐森林、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化石燃料燃烧使碳在短时间内大量地释放出来,森林砍伐又使绿色植物吸收的CO2减少,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将带来哪些危害呢?(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我们应该如何缓解温室效应?(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
探究四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投影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的图,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形式以无机物形式范围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生物圈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全球性,循环往复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良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的动力
探究五
学以致用
某农户有如下经营模式:
肥料(买)
水稻

肥料(买)


饲料(买)

请你根据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建立新的经营模式,使农户减少投入,从而增加收入

(画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针对练习】
(


)〖例1〗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
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右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
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d
(
动物物物
)
(
植物五
)A.夏季,a﹥b﹢c﹢e
B.秋季,e﹢f﹤g
g
C.
春季,g﹦b﹢e﹢f
D.冬季,d﹥c﹢f
c
(
土壤中的微生物
)
e
f
c
〖例2〗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D.①、②、③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1.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依赖于水
B.需要能量驱动
C.产生温室气体
D.具有全球性
2.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把CO2释放到大气中有多种形式,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
C.分解者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D.化工厂对碳酸盐的分解作用
3.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
4.右图表示a、b、c三个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由弱到强依次是(  )
A.a→b→c
B.c→b→a
C.b→a→c
D.a→c→b
5.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不可缺少是因为(  )
A.食物链中重要一环
B.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C.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
D.与生产者、消费者都有关系
6.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  )
A.只有物质循环过程
B.只有能量利用过程
C.既有物质循环又有能量利用过程
D.无法确定
7.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
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B.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C.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D.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时候,是逐级递减的
8.对于绿色植物来说,与生态系统碳循环密切有关的生理过程是(  )
①渗透吸水 ②吸胀吸水 ③光合作用 ④蒸腾作用 ⑤矿质元素的吸收 ⑥呼吸作用 ⑦顶端优势
A.②⑤
B.③④
C.①⑦
D.③⑥
9.如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            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    ;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
(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        途径产生CO2。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