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4估 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4估 算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4 17:1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下(JJ)
第4课时 估 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进行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3.让学生经历估算方法多样化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
4.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乘法估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估算时运用不同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的估算。
(板书课题:估算)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20页例题教学情境图。
1.明确问题。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钱?”这句话的意思吗?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要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请你试一试。
2.自主探索算法。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典型的算法。
3.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估算方法。
方法1:90×10=900(元)
92×9≈900(元)
方法2:90×9=810(元)
92×9≈810(元)
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与方法,如:
方法1:我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90×10=900,所以大约需要900元。
方法2:把92看作90,90×9=810,所以大约需要810元。
4.小结。
师:你认为进行乘法估算时要注意什么?(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1)把一个数看成整十数,原数与整十数不能相差太大。
(如上题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
(2)要考虑运算的方便,要便于口算。
5.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0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
先让学生明确1小时=60分,接着,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估算方法。
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中的练习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可先算每行大约有多少个字,再算大约有几行,然后,再用估算的方法得出结果)
2.第2题。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1千克黄豆和一台盘秤。小组合作估计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学生完成估计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估计方法。
全班交流时,只要学生能提供合理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先抓一把黄豆数一数,看看有多少粒,然后,再看一看,1千克黄豆能抓几把,接着,用乘法估算的方法得出结果。
方法2:先称出100克黄豆,数一数有多少粒,再用10乘所数的粒数。(因为1千克里有10个100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估算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方法1:90×10=900(元)
92×9≈900(元)
方法2:90×9=810(元)
92×9≈810(元)
【教后思考】
本部分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内容简单,但是不易掌握,在教学时建议教师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想法。在教材内容处理完后加大练习量,要求学生做练习时说说计算过程。估算有利于帮助学生检验计算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先计算后估算环节,让学生体会估算与竖式计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