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部编写,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⑥三是实用化。儒学实用化的出版实践,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现一次高潮,其背
景是“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崛起被认定为儒家文化圈的复兴。由此而来的是学界和企业界
对“中国”或“儒家”管理晢学的持续讨论。而近年来儒家实用化出版物开始出现以个人崇
拜为特征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先后关注过曾国藩、梁漱溟、梁启超、王阳明等人。尤其阳
明心学这两年广受推崇,为一时之风尚。虽然其中部分出版物的社会评价并不高,但出版这
种出版物作为一种趋势,儒学的实用化出版值得重视。
⑦总的来说,晚近以来儒学的“向下传播”贯穿了政界、文人界与企业界等不同阶层,较
为丰富地呈现了儒学普及性出版的多维面向。但就其某一面向而言,这种传播方式又颇显
单一。文人的雅致化、官方的主流化与商界的实用化之间是割裂的状态。前两者有学界和
官方支持和保证,具有一定权威性,而后者则易趋于流俗,靠出版物走红的“伪大师”也层出
不穷,流弊甚远。因此,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出版实践需增强规范意识,以权威经典的通
俗化普及为着力点,切实提升儒学“向下传播”的力度、深度与精确度。
(摘编自林玮等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三种价值形态:以儒学为中心的出版物考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著作的出版有官刻、私刻和坊刻这几种方式,能实现儒家教化功能的是其中面向
普通百姓的儒家普及性读物。
B.清代后期,儒家普及性读物与乡绅文化等一起,构建了当时普通民众生活的伦理标准、
民族观念、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
立积是食
C.不同于过去儒家普及性著作的“向下传播”,近年来儒学普及性著作不再偏向通俗化的
演绎,呈现出其他明显趋势。人业从三
D儒家普及型出版物近年来显现出雅致化趋势,这些作品既带有强烈的文人审美色彩,
也更符合后工业社会的文化氛围。下”一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口一
A.文章第一段从中国儒学著作的出版史入手,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文的话题—儒学普
专及性读物
球,得小一作,林
B.文章四至六段以并列式结构,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近年来儒学普及性出版物显现出的
三种明确趋势。
,
C.文章结尾将商界的实用性与文人的雅致化和官方的主流化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他们
各自存在的不足
D.文章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儒学“向下传播”的各个发展阶段,并审视了儒学普及性读物存
在的问题。
高二语文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