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邓稼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领悟文章主旨。
2.品读文中富有深刻内涵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爱国感情;
3、学习邓稼先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领悟文章主旨。
2.品读文中富有深刻内涵的语句。
〖学习难点〗
了解回忆性文学传记的一般特点,理解这篇传记在结构和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时间〗
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科技发展到今天,世界的航天事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载入宇宙飞船已发射成功,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能够掌握航天技术的三大国家之一。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当年原子弹、氢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研制成功的?它使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然而,在这伟大和自豪的后面,却又有多少艰苦的奋斗和默默的奉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先生就是这无数默默奉献者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学习杨振宁先生所写《邓稼先》,让我们走入他的心灵,去感受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去体会默默奉献中的卓越。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2、题目解说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文章以人名为题,郑重简洁,既表明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又点明了所记叙、颂扬的人物。
3、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这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4、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一般由别人记述,也有自述的,称自传。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三、预习设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宰(
)割
奠(
)基
筹(
)划
殷(
)红
无垠(
)
彷徨(
)(
)
鞠(
)躬尽瘁(
)
妇孺(
)皆知
夐(
)不见人
风悲日曛(
)
兽铤(
)亡群
黯(
)兮惨悴(
)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殷(
)______
鲜(
)______
燕(
)______
殷(
)______
鲜(
)______
燕(
)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⑴宰割:
⑵鲜为人知:
⑶可歌可泣:
⑷鞠躬尽瘁,
⑸当之无愧:
⑹家喻户晓:
⑺锋芒毕露:
⑻妇孺皆知:
⑼热泪满眶:
⑽马革裹尸:
⑾萦带:
⑿层出不穷:
4、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六部分的内容。
阅读提示:注意⑴文中的小标题⑵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⑷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的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2、课文写了哪些事例?从中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鲜(
)为人知?
大厦(
)
至死不懈(
)??
殷(
)红
xiònɡ(
)不见人
风悲日xūn(
)
兽tǐnɡ(
)亡群
àn(
)兮惨cuì(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谣言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挚友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3.选词填空。
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________者。
A.
开始
B.
开辟
C.
开创
D.
开展
②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________,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
震荡
B.
激荡
C.
回荡
D.
动荡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都献给了他们亲爱的祖国,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这位村民一生勤俭持家,为自己的小家庭尽心尽力,可谓鞠躬尽瘁。
C.据了解,全县范围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宣讲活动,旨在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神实质。
D.9月10日下午3时,位于云贵交界处的世界第一高桥——尼珠河大桥全面合龙,距江面564米,世界第一当之无愧。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D.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B.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C.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左右。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核物理研究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
62
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有一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A.③⑤①②④
B.④②①③⑤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②①④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到了儿时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经历过的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C.作者说“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自己父亲和邓稼先等中国
几代知识分子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试着给邓稼先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
A.
试卷
卷宗
开卷有益
B.
间接
间谍
亲密无间
C.
强大
强嘴
强词夺理
D.
处分
处理
设身处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鲜为人知(xiān)
B.元勋(xūn)
颤抖(chàn)
锋芒毕露(lòu)
C.萦带(yíng)
诞生(dàn)
风悲日曛(xūn)
D.彷徨(páng)
殷红(yīn)
燕然勒功(lè)
3.据拼音写汉字。
至死不xiè____
妇rú____皆知
平沙无____
péng____断草枯
家喻户xiǎo____
兽tǐng____亡群
燕然lè____功
常fù____三军
鞠躬尽cuì____
热泪满kuàng____
马革guǒ____尸
风悲日xūn____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抗疫英雄是当之无 ① 的“新世纪最可爱的人”,是真正的时代 ② 模。我们要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他们的名字家 ③ 户晓,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A.①傀 ②揩 ③谕
B.①愧 ②揩 ③谕
C.①愧 ②楷 ③喻
D.①傀 ②楷 ③喻
5.选词填空。
⑴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_____人物。
A.引以自豪
B.引人注目
C.引吭高歌
D.出人头地
⑵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_____的挚友。
A.可爱
B.尊敬
C.敬爱
D.爱戴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保卫战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动容。
B.使用公筷公勺行为备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的餐桌文化。
C.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D.孩子的心理世界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不能用教育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朗读者》每期都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朗读一段曾经激励自己、改变自己甚至打动自己的文字。
C.
武亦姝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最后战胜彭敏,成为冠军。
D.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那时,“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深入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结果,并代代相传。
②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
③他们为国为民不惜舍生忘死。
④古时儒学盛行时,每个学子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
⑤同样经受过外国列强的侵犯,但就是国人这种为国家忠心不二、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坚定保全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和命脉。
⑥所以,在我们中华绵延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的背后,有着数不清的持道守德、以身殉国的仁人志士。
A.
④①②③⑤⑥
B.
②④③①⑤⑥
C.
②④①③⑤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什么是正能量?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正能量? ?
①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
②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③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国家和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
④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
⑤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合作探究
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
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4、朗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⑴把《吊古战场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⑵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
⑶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
又要有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⑷“我不能走”体现了邓稼先哪些品质?
5、默读课文,赏析语言
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⑵“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三、扩展延伸
奇人奇丈夫令我们仰之弥高,可以说邓稼先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那它得到的呢?我们可以看看下列一组资料: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85年癌扩散、已无法挽救。
1985年获两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年6月中国各大报纸均在首要位置介绍邓稼先
1986年7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奖章。
1986年7月去世
87、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邓稼先追授金质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有人说,这荣誉来得迟了些,你觉得呢?
2、同学们,你读了本文一定有许多心灵的震撼、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启迪。我们应该为什么活着?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请用谈谈学习本文后,你的感想?
四、课堂检测
㈠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1—5题。
“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
1924
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
1945
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
年到
1950
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
年
10
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
年
8
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
28
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
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
年
8
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
3
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
年
5
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
月
29
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选文第③④段都是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
答:
。
2.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如此称呼的理由。
答:
。
3.“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答:
。
4.摘录选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
。
⑵评价邓稼先功绩的短语是:
。
⑶邓稼先为祖国国防武器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
5.选文中,邓稼先在第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写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答:
。
㈡阅读下文,完成1—3题。(8分)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1.文章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
2.依据文章内容,你认为邓稼先的手是否会颤抖?请说明理由。(3分)
3.“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和抄写动人的句子在作业本上。
2、上网搜索查询邓稼先有关的网页,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文章、图片资料,开展我了解到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专题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采访撰写《邓稼先》的传记和剧本,一定会极其感人和成功。
⑶燕
⑴殷
⑵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第二课时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
A.
试卷
卷宗
开卷有益
B.
间接
间谍
亲密无间
C.
强大
强嘴
强词夺理
D.
处分
处理
设身处地
juàn
juàn
juàn
jiàn
jiàn
jiàn
qiáng
jiàng
qiǎng
chǔ
chǔ
chǔ
C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鲜为人知(xiān)
B.元勋(xūn)
颤抖(chàn)
锋芒毕露(lòu)
C.萦带(yíng)
诞生(dàn)
风悲日曛(xūn)
D.彷徨(páng) 殷红(yīn)
燕然勒功(lè)
xiǎn
lù
yān
C
至死不xiè____
妇rú____皆知
平沙无____
péng____断草枯
家喻户xiǎo____
兽tǐng____亡群
燕然lè____功
常fù____三军
鞠躬尽cuì____
热泪满kuàng____
马革guǒ____尸
风悲日xūn____
孺
垠
懈
铤
蓬
勒
晓
3.据拼音写汉字。
覆
曛
瘁
瘁
裹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抗疫英雄是当之无 ① 的“新世纪最可爱的人”,是真正的时代 ② 模。我们要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他们的名字家 ③ 户晓,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A.①傀 ②揩 ③谕
B.①愧 ②揩 ③谕
C.①愧 ②楷 ③喻
D.①傀 ②楷 ③喻
C
⑴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_____人物。
A.引以自豪
B.引人注目
C.引吭高歌
D.出人头地
⑵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_____的挚友。
A.可爱
B.尊敬
C.敬爱
D.爱戴
5.选词填空。
B
C
A.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保卫战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动容。
B.使用公筷公勺行为备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的餐桌文化。
C.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D.孩子的心理世界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不能用教育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用来形容饮食风尚不恰当。
A.
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朗读者》每期都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朗读一段曾经激励自己、改变自己甚至打动自己的文字。
C.
武亦姝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最后战胜彭敏,成为冠军。
D.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去掉“不要”或“切忌”其中一个
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
在“获得攻擂”后加“的资格”
D
①那时,“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深入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结果,并代代相传。
②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
③他们为国为民不惜舍生忘死。
④古时儒学盛行时,每个学子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
⑤同样经受过外国列强的侵犯,但就是国人这种为国家忠心不二、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坚定保全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和命脉。
⑥所以,在我们中华绵延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的背后,有着数不清的持道守德、以身殉国的仁人志士。
A.
④①②③⑤⑥
B.
②④③①⑤⑥
C.
②④①③⑤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C
什么是正能量?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正能量? ?
①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
②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③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国家和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
④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
⑤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1、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对比手法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2、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
3、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⑴把《吊古战场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朗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⑵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
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暗示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猛烈的战争,衬托出他为国家不辞劳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运用排比句式,突出了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作者对邓稼先充满了赞扬、佩服之情。
⑶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
又要有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危难面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对工作极端负责、身先士卒的优秀品质。
⑷“我不能走”体现了邓稼先哪些品质?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5、默读课文,赏析语言
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⑵“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85年癌扩散、已无法挽救。
1985年获两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年6月中国各大报纸均在首要位置介绍邓稼先
1986年7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奖章。
1986年7月去世
87、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邓稼先追授金质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有人说,这荣誉来得迟了些,你觉得呢?
奇人奇丈夫令我们仰之弥高,可以说邓稼先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那它得到的呢?我们可以看看下列一组资料:
“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
1924
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
1945
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
年到
1950
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
年
10
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
年
8
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
28
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㈠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1—5题。
③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
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
年
8
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
3
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
年
5
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
月
29
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选文第③④段都是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
2.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如此称呼的理由。
答:这两句话独立成段有强调作用,表明了这两件事的重大历史意义,突出了邓稼先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答: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答:
4.摘录选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评价邓稼先功绩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邓稼先为祖国国防武器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邓稼先在第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写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答:
表现了邓稼先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两弹’元勋”
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用来表现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㈡阅读下文,完成1—3题。(8分)
1.文章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
2.依据文章内容,你认为邓稼先的手是否会颤抖?请说明理由。(3分)
3.“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表现环境极其恶劣,显示邓稼先工作的艰辛。
①不会颤抖。因为邓稼先作为科学家,他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②会颤抖。因为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表现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执著、勇敢、无私。
1、积累字词和抄写动人的句子在作业本上。
2、上网搜索查询邓稼先有关的网页,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文章、图片资料,开展我了解到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专题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采访撰写《邓稼先》的传记和剧本,一定会极其感人和成功。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26张PPT)
第一课时
同学们,科技发展到今天,世界的航天事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载入宇宙飞船已发射成功,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能够掌握航天技术的三大国家之一。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当年原子弹、氢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研制成功的?它使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然而,在这伟大和自豪的后面,却又有多少艰苦的奋斗和默默的奉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先生就是这无数默默奉献者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学习杨振宁先生所写《邓稼先》,让我们走入他的心灵,去感受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去体会默默奉献中的卓越。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领悟文章主旨。
2.品读文中富有深刻内涵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爱国感情;
3、学习邓稼先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领悟文章主旨。
2.品读文中富有深刻内涵的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回忆性文学传记的一般特点,理解这篇传记在结构和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1.作者简介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文章以人名为题,郑重简洁,既表明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又点明了所记叙、颂扬的人物。
2、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这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3、写作背景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一般由别人记述,也有自述的,称自传。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4、文体知识
宰(
)割
奠(
)基
筹(
)划
殷(
)红
无垠(
)
彷徨(
)(
)
鞠(
)躬尽瘁(
)
妇孺(
)皆知
夐(
)不见人
风悲日曛(
)
兽铤(
)亡群
黯(
)兮惨悴(
)
diàn
chóu
zǎi
pánɡ
huánɡ
yān
cuì
yín
jū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rú
àn
xiònɡ
cuì
xūn
tǐnɡ
⑴殷
⑵鲜
⑶燕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殷(
)______
殷(
)______
鲜(
)______
鲜(
)______
燕(
)______
燕(
)______
yīn
殷切
yān
殷红
xiān
鲜红
yàn
燕子
xiǎn
鲜为人知
yān
燕然
⑴宰割:
⑵鲜为人知:
⑶可歌可泣:
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⑸当之无愧:
⑹家喻户晓:
3、解释下列词语
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很少有人知道。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每家每户都知道。
⑺锋芒毕露:
⑻妇孺皆知:
⑼热泪满眶:
⑽马革裹尸:
⑾萦带:
⑿层出不穷: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环绕。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阅读提示:注意⑴文中的小标题⑵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⑷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第一部分(1-9)概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点明邓稼先是为民族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第二部分(10-18)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19-29)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30-33)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骄傲,从另一个角度写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34-39)着重写邓稼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面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
第六部分(40-44)引述电报书信评价赞扬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品质。
4、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六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具体介绍了邓稼先在戈壁滩率领部下搞原子弹的情形,表现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1、文章的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满腔的爱国热忱)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奉献精神)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归纳:邓稼先是一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2、课文写了哪些事例?从中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3、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鲜(
)为人知?
大厦(
)
至死不懈(
)??
殷(
)红
xiònɡ(
)不见人
风悲日xūn(
)
兽tǐnɡ(
)亡群
àn(
)兮惨cuì(
)
shà
xiè
xiǎn
悴
夐
yān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曛
铤
黯
D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谣言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挚友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选聘
戈壁
妇孺
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________者。
A.
开始
B.
开辟
C.
开创
D.
开展
②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________,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
震荡
B.
激荡
C.
回荡
D.
动荡
C
A
3.选词填空。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A.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都献给了他们亲爱的祖国,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这位村民一生勤俭持家,为自己的小家庭尽心尽力,可谓鞠躬尽瘁。
C.据了解,全县范围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宣讲活动,旨在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神实质。
D.9月10日下午3时,位于云贵交界处的世界第一高桥——尼珠河大桥全面合龙,距江面564米,世界第一当之无愧。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D.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改为——
A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B.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C.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左右。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应将“将来”调到“自己”的后边。
应删去“左右”。
应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核物理研究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
62
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有一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A.③⑤①②④
B.④②①③⑤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②①④
D
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通读所有的句子,明确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③句,⑤②两句列举邓稼先的事例进行论证,①④两句则抒发对邓稼先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因此选
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到了儿时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经历过的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C.作者说“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自己父亲和邓稼先等中国
几代知识分子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我不能走”表现了邓稼先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作者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塑造邓稼先的伟大形象。
D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试着给邓稼先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邓稼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领悟文章主旨。
2.品读文中富有深刻内涵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爱国感情;
3、学习邓稼先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领悟文章主旨。
2.品读文中富有深刻内涵的语句。
〖学习难点〗
了解回忆性文学传记的一般特点,理解这篇传记在结构和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时间〗
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科技发展到今天,世界的航天事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载入宇宙飞船已发射成功,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能够掌握航天技术的三大国家之一。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当年原子弹、氢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研制成功的?它使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然而,在这伟大和自豪的后面,却又有多少艰苦的奋斗和默默的奉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先生就是这无数默默奉献者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学习杨振宁先生所写《邓稼先》,让我们走入他的心灵,去感受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去体会默默奉献中的卓越。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2、题目解说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文章以人名为题,郑重简洁,既表明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又点明了所记叙、颂扬的人物。
3、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这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4、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一般由别人记述,也有自述的,称自传。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三、预习设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宰(
)割
奠(
)基
筹(
)划
殷(
)红
无垠(
)
彷徨(
)(
)
鞠(
)躬尽瘁(
)
妇孺(
)皆知
夐(
)不见人
风悲日曛(
)
兽铤(
)亡群
黯(
)兮惨悴(
)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殷(
)______
鲜(
)______
燕(
)______
殷(
)______
鲜(
)______
燕(
)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⑴宰割:
⑵鲜为人知:
⑶可歌可泣:
⑷鞠躬尽瘁,
⑸当之无愧:
⑹家喻户晓:
⑺锋芒毕露:
⑻妇孺皆知:
⑼热泪满眶:
⑽马革裹尸:
⑾萦带:
⑿层出不穷:
4、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六部分的内容。
阅读提示:注意⑴文中的小标题⑵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⑷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的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2、课文写了哪些事例?从中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鲜(
)为人知?
大厦(
)
至死不懈(
)??
殷(
)红
xiònɡ(
)不见人
风悲日xūn(
)
兽tǐnɡ(
)亡群
àn(
)兮惨cuì(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谣言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挚友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3.选词填空。
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________者。
A.
开始
B.
开辟
C.
开创
D.
开展
②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________,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
震荡
B.
激荡
C.
回荡
D.
动荡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都献给了他们亲爱的祖国,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这位村民一生勤俭持家,为自己的小家庭尽心尽力,可谓鞠躬尽瘁。
C.据了解,全县范围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宣讲活动,旨在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神实质。
D.9月10日下午3时,位于云贵交界处的世界第一高桥——尼珠河大桥全面合龙,距江面564米,世界第一当之无愧。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D.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B.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C.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左右。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核物理研究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
62
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有一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A.③⑤①②④
B.④②①③⑤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②①④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到了儿时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经历过的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C.作者说“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自己父亲和邓稼先等中国
几代知识分子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试着给邓稼先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
A.
试卷
卷宗
开卷有益
B.
间接
间谍
亲密无间
C.
强大
强嘴
强词夺理
D.
处分
处理
设身处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鲜为人知(xiān)
B.元勋(xūn)
颤抖(chàn)
锋芒毕露(lòu)
C.萦带(yíng)
诞生(dàn)
风悲日曛(xūn)
D.彷徨(páng)
殷红(yīn)
燕然勒功(lè)
3.据拼音写汉字。
至死不xiè____
妇rú____皆知
平沙无____
péng____断草枯
家喻户xiǎo____
兽tǐng____亡群
燕然lè____功
常fù____三军
鞠躬尽cuì____
热泪满kuàng____
马革guǒ____尸
风悲日xūn____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抗疫英雄是当之无 ① 的“新世纪最可爱的人”,是真正的时代 ② 模。我们要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他们的名字家 ③ 户晓,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A.①傀 ②揩 ③谕
B.①愧 ②揩 ③谕
C.①愧 ②楷 ③喻
D.①傀 ②楷 ③喻
5.选词填空。
⑴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_____人物。
A.引以自豪
B.引人注目
C.引吭高歌
D.出人头地
⑵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_____的挚友。
A.可爱
B.尊敬
C.敬爱
D.爱戴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保卫战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动容。
B.使用公筷公勺行为备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的餐桌文化。
C.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D.孩子的心理世界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不能用教育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朗读者》每期都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朗读一段曾经激励自己、改变自己甚至打动自己的文字。
C.
武亦姝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最后战胜彭敏,成为冠军。
D.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那时,“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深入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结果,并代代相传。
②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
③他们为国为民不惜舍生忘死。
④古时儒学盛行时,每个学子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
⑤同样经受过外国列强的侵犯,但就是国人这种为国家忠心不二、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坚定保全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和命脉。
⑥所以,在我们中华绵延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的背后,有着数不清的持道守德、以身殉国的仁人志士。
A.
④①②③⑤⑥
B.
②④③①⑤⑥
C.
②④①③⑤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什么是正能量?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正能量? ?
①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
②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③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国家和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
④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
⑤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合作探究
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
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4、朗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⑴把《吊古战场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⑵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
⑶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
又要有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⑷“我不能走”体现了邓稼先哪些品质?
5、默读课文,赏析语言
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⑵“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三、扩展延伸
奇人奇丈夫令我们仰之弥高,可以说邓稼先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那它得到的呢?我们可以看看下列一组资料: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85年癌扩散、已无法挽救。
1985年获两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年6月中国各大报纸均在首要位置介绍邓稼先
1986年7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奖章。
1986年7月去世
87、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邓稼先追授金质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有人说,这荣誉来得迟了些,你觉得呢?
2、同学们,你读了本文一定有许多心灵的震撼、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启迪。我们应该为什么活着?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请用谈谈学习本文后,你的感想?
四、课堂检测
㈠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1—5题。
“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
1924
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
1945
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
年到
1950
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
年
10
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
年
8
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
28
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
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
年
8
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
3
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
年
5
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
月
29
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选文第③④段都是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
答:
。
2.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如此称呼的理由。
答:
。
3.“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答:
。
4.摘录选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
。
⑵评价邓稼先功绩的短语是:
。
⑶邓稼先为祖国国防武器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
5.选文中,邓稼先在第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写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答:
。
㈡阅读下文,完成1—3题。(8分)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1.文章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
2.依据文章内容,你认为邓稼先的手是否会颤抖?请说明理由。(3分)
3.“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和抄写动人的句子在作业本上。
2、上网搜索查询邓稼先有关的网页,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文章、图片资料,开展我了解到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专题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采访撰写《邓稼先》的传记和剧本,一定会极其感人和成功。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三、预习设计
1、宰(zǎi)割
奠(diàn)基
筹(chóu)划
殷(yān)红
无垠(yín)
彷徨(pánɡ
huánɡ)
鞠(jū)躬尽瘁cuì)
妇孺(rú)皆知
夐(xiònɡ)不见人
风悲日曛(xūn)
兽铤(tǐnɡ)亡群
黯(àn)兮惨悴(cuì)
2、
殷(yīn)殷切
鲜(xiān)鲜红
燕(yān)燕然
殷(yān)殷红
鲜(xiǎn)鲜为人知
燕(yàn)燕子
3、
⑴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⑵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⑶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⑸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⑹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⑺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⑻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⑼热泪满眶: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
⑽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⑾萦带:环绕。
⑿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4、第一部分(1-9)概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点明邓稼先是为民族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第二部分(10-18)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19-29)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30-33)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骄傲,从另一个角度写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34-39)着重写邓稼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面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
第六部分(40-44)引述电报书信评价赞扬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品质。
四、1、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具体介绍了邓稼先在戈壁滩率领部下搞原子弹的情形,表现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2、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满腔的爱国热忱)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奉献精神)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归纳:邓稼先是一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3、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五、1.xiǎn
shà
xiè
yān
夐
曛
铤
黯
悴
2.D(A.选聘B.戈壁C.妇孺)
3.①
C
②A
4.B(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5.A
句中的冒号应为破折号。
6.A(B.语序不当,应将“将来”调到“自己”的后边。C.不合逻辑,
应删去“左右”。D.两面对一面,应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
7.D(通读所有的句子,明确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③句,⑤②两句列举邓稼先的事例进行论证,①④两句则抒发对邓稼先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因此选
D。)
8.D
(“我不能走”表现了邓稼先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作者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塑造邓稼先的伟大形象。)
第二课时
一、1.C【解析】C项读音不完全一致,分别为:qiáng/jiàng/qiǎng。
2.C A项,“鲜”应读“xiǎn”;B项,“露”应读“lù”;D项,“殷”应读“yān”。
3.懈
孺
垠
蓬
晓
铤
勒
覆
瘁
眶
裹
曛
4.C
5.⑴B
⑵C
6.B【解析】B项“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用来形容饮食风尚不恰当。
7.D【解析】(A句否定词的滥用,去掉“不要”或“切忌”其中一个。B句语序不当,应该是“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C句是句子成分残缺,在“获得攻擂”后加“的资格”。D正确,故答案为D。)
8.C【解析】本题中的语句叙写的内容是: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所以②应该放在首句,排除掉A和C;再看①③句之间的关系,前文是“儒家思想”,是理念,②④句与①衔接紧密,③则是说其表现。应该承接①句。据此分析,答案为C。
9.C
三、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对比手法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
(?http:?/??/?www.?/?s?q=%E5%86%85%E5%BF%83%E6%B7%B1%E5%A4%8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wenda.?/?q?/?_blank?)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
(?http:?/??/?www.?/?s?q=%E4%B8%AD%E5%8D%8E%E6%B0%91%E6%97%8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wenda.?/?q?/?_blank?)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
(?http:?/??/?www.?/?s?q=%E5%AD%A6%E8%80%8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wenda.?/?q?/?_blank?)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4、⑴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http:?/??/?www.?/?s?q=%E5%9C%A8%E4%B8%80%E8%B5%B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wenda.?/?q?/?_blank?)。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
(?http:?/??/?www.?/?s?q=%E5%9C%A8%E5%A4%A9%E4%B8%8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wenda.?/?q?/?_blank?)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
(?http:?/??/?www.?/?s?q=%E5%85%A8%E5%86%9B&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wenda.?/?q?/?_blank?)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⑵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暗示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猛烈的战争,衬托出他为国家不辞劳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⑶运用排比句式,突出了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作者对邓稼先充满了赞扬、佩服之情。
⑷在危难面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对工作极端负责、身先士卒的优秀品质。
5、⑴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⑵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四、㈠1.这两句话独立成段有强调作用,表明了这两件事的重大历史意义,突出了邓稼先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2.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答案:表现了邓稼先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4.答案: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⑵“‘两弹’元勋”⑶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答案:用来表现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㈡1.表现环境极其恶劣,显示邓稼先工作的艰辛。
意思对即可。
2.①不会颤抖。因为邓稼先作为科学家,他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②会颤抖。因为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意思对即可。
3.表现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执著、勇敢、无私。
意思对即可。
⑶燕
⑴殷
⑵鲜
⑴殷
⑵鲜
⑶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邓稼先》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领悟文章主旨。
2.品读文中富有深刻内涵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爱国感情;
3、学习邓稼先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领悟文章主旨。
2.品读文中富有深刻内涵的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回忆性文学传记的一般特点,理解这篇传记在结构和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科技发展到今天,世界的航天事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载入宇宙飞船已发射成功,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能够掌握航天技术的三大国家之一。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当年原子弹、氢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研制成功的?它使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然而,在这伟大和自豪的后面,却又有多少艰苦的奋斗和默默的奉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先生就是这无数默默奉献者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学习杨振宁先生所写《邓稼先》,让我们走入他的心灵,去感受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去体会默默奉献中的卓越。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2、题目解说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文章以人名为题,郑重简洁,既表明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又点明了所记叙、颂扬的人物。
3、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这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4、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一般由别人记述,也有自述的,称自传。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三、预习设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宰(zǎi)割
奠(diàn)基
筹(chóu)划
殷(yān)红
无垠(yín)
彷徨(pánɡ
huánɡ)
鞠(jū)躬尽瘁cuì)
妇孺(rú)皆知
夐(xiònɡ)不见人
风悲日曛(xūn)
兽铤(tǐnɡ)亡群
黯(àn)兮惨悴(cuì)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殷(yīn)殷切
鲜(xiān)鲜红
燕(yān)燕然
殷(yān)殷红
鲜(xiǎn)鲜为人知
燕(yàn)燕子
3、解释下列词语
⑴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⑵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⑶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⑸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⑹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⑺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⑻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⑼热泪满眶: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
⑽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⑾萦带:环绕。
⑿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4、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六部分的内容。
阅读提示:注意⑴文中的小标题⑵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⑷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第一部分(1-9)概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点明邓稼先是为民族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第二部分(10-18)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19-29)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30-33)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骄傲,从另一个角度写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34-39)着重写邓稼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面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
第六部分(40-44)引述电报书信评价赞扬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品质。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的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具体介绍了邓稼先在戈壁滩率领部下搞原子弹的情形,表现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2、课文写了哪些事例?从中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满腔的爱国热忱)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奉献精神)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归纳:邓稼先是一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3、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五、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鲜(
)为人知?
大厦(
)
至死不懈(
)??
殷(
)红
xiònɡ(
)不见人
风悲日xūn(
)
兽tǐnɡ(
)亡群
àn(
)兮惨cuì(
)
答案:
xiǎn
shà
xiè
夐
曛
铤
黯
悴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谣言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挚友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答案:D(A.选聘B.戈壁C.妇孺)
3.选词填空。
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________者。
A.
开始
B.
开辟
C.
开创
D.
开展
②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________,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
震荡
B.
激荡
C.
回荡
D.
动荡
【答案】①
C
②A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都献给了他们亲爱的祖国,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这位村民一生勤俭持家,为自己的小家庭尽心尽力,可谓鞠躬尽瘁。
C.据了解,全县范围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宣讲活动,旨在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神实质。
D.9月10日下午3时,位于云贵交界处的世界第一高桥——尼珠河大桥全面合龙,距江面564米,世界第一当之无愧。
【答案】B(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D.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答案:A
句中的冒号应为破折号。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B.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C.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左右。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答案:A(B.语序不当,应将“将来”调到“自己”的后边。C.不合逻辑,
应删去“左右”。D.两面对一面,应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
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核物理研究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
62
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有一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A.③⑤①②④
B.④②①③⑤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②①④
答案:D(通读所有的句子,明确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③句,⑤②两句列举邓稼先的事例进行论证,①④两句则抒发对邓稼先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因此选
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到了儿时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经历过的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C.作者说“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自己父亲和邓稼先等中国
几代知识分子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答案:D
(“我不能走”表现了邓稼先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作者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塑造邓稼先的伟大形象。)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试着给邓稼先邓稼先写一段“颁奖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
A.
试卷
卷宗
开卷有益
B.
间接
间谍
亲密无间
C.
强大
强嘴
强词夺理
D.
处分
处理
设身处地
【答案】C【解析】C项读音不完全一致,分别为:qiáng/jiàng/qiǎ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鲜为人知(xiān)
B.元勋(xūn)
颤抖(chàn)
锋芒毕露(lòu)
C.萦带(yíng)
诞生(dàn)
风悲日曛(xūn)
D.彷徨(páng)
殷红(yīn)
燕然勒功(lè)
答案:C A项,“鲜”应读“xiǎn”;B项,“露”应读“lù”;D项,“殷”应读“yān”。
3.据拼音写汉字。
至死不xiè____
妇rú____皆知
平沙无____
péng____断草枯
家喻户xiǎo____
兽tǐng____亡群
燕然lè____功
常fù____三军
鞠躬尽cuì____
热泪满kuàng____
马革guǒ____尸
风悲日xūn____
答案:懈
孺
垠
蓬
晓
铤
勒
覆
瘁
眶
裹
曛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抗疫英雄是当之无 ① 的“新世纪最可爱的人”,是真正的时代 ② 模。我们要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他们的名字家 ③ 户晓,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A.①傀 ②揩 ③谕
B.①愧 ②揩 ③谕
C.①愧 ②楷 ③喻
D.①傀 ②楷 ③喻
答案:C
5.选词填空。
⑴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_____人物。
A.引以自豪
B.引人注目
C.引吭高歌
D.出人头地
⑵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_____的挚友。
A.可爱
B.尊敬
C.敬爱
D.爱戴
【答案】⑴B
⑵C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保卫战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动容。
B.使用公筷公勺行为备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的餐桌文化。
C.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D.孩子的心理世界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不能用教育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
【答案】B【解析】B项“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用来形容饮食风尚不恰当。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朗读者》每期都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朗读一段曾经激励自己、改变自己甚至打动自己的文字。
C.
武亦姝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最后战胜彭敏,成为冠军。
D.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答案】D【解析】(A句否定词的滥用,去掉“不要”或“切忌”其中一个。B句语序不当,应该是“”。C句是句子成分残缺,在“获得攻擂”后加“的资格”。D正确,故答案为D。)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那时,“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深入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结果,并代代相传。
②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
③他们为国为民不惜舍生忘死。
④古时儒学盛行时,每个学子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
⑤同样经受过外国列强的侵犯,但就是国人这种为国家忠心不二、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坚定保全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和命脉。
⑥所以,在我们中华绵延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的背后,有着数不清的持道守德、以身殉国的仁人志士。
A.
④①②③⑤⑥
B.
②④③①⑤⑥
C.
②④①③⑤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答案】C【解析】本题中的语句叙写的内容是: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所以②应该放在首句,排除掉A和C;再看①③句之间的关系,前文是“儒家思想”,是理念,②④句与①衔接紧密,③则是说其表现。应该承接①句。据此分析,答案为C。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什么是正能量?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正能量? ?
①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
②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③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国家和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
④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
⑤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答案:C
合作探究
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
对比手法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朗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⑴把《吊古战场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⑵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
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暗示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猛烈的战争,衬托出他为国家不辞劳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⑶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
又要有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运用排比句式,突出了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作者对邓稼先充满了赞扬、佩服之情。
⑷“我不能走”体现了邓稼先哪些品质?
在危难面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对工作极端负责、身先士卒的优秀品质。
5、默读课文,赏析语言
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⑵“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三、拓展延伸
奇人奇丈夫令我们仰之弥高,可以说邓稼先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那它得到的呢?我们可以看看下列一组资料: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85年癌扩散、已无法挽救。
1985年获两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年6月中国各大报纸均在首要位置介绍邓稼先
1986年7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奖章。
1986年7月去世
87、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邓稼先追授金质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有人说,这荣誉来得迟了些,你觉得呢?
2、同学们,你读了本文一定有许多心灵的震撼、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启迪。我们应该为什么活着?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请用谈谈学习本文后,你的感想?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适当点评
四、课堂检测
㈠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1—5题。
“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
1924
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
1945
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
年到
1950
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
年
10
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
年
8
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
28
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
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
年
8
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
3
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
年
5
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
月
29
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选文第③④段都是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
答:
。
2.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如此称呼的理由。
答:
。
3.“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答:
。
4.摘录选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
。
⑵评价邓稼先功绩的短语是:
。
⑶邓稼先为祖国国防武器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
5.选文中,邓稼先在第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写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答:
。
答案:1.这两句话独立成段有强调作用,表明了这两件事的重大历史意义,突出了邓稼先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2.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答案:表现了邓稼先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4.答案: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⑵“‘两弹’元勋”⑶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答案:用来表现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㈡阅读下文,完成1—3题。(8分)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1.文章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
2.依据文章内容,你认为邓稼先的手是否会颤抖?请说明理由。(3分)
3.“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案:1.表现环境极其恶劣,显示邓稼先工作的艰辛。
意思对即可。
2.①不会颤抖。因为邓稼先作为科学家,他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②会颤抖。因为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意思对即可。
3.表现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执著、勇敢、无私。
意思对即可。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和抄写动人的句子在作业本上。
2、上网搜索查询邓稼先有关的网页,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文章、图片资料,开展我了解到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专题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采访撰写《邓稼先》的传记和剧本,一定会极其感人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