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2-05 19:5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1—2012学年度东山中学高三上学期
中段考地理试卷 2011-11-12
本试卷共6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忙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图1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世界时(中时区区时)为4时。读图回答1~2题。
1.①处当日的昼长时间是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B. ②处风平浪静
C. 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 ④地森林密布
3.图2为某半球等温线分布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A.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B.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C.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强盛
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图3示意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的光照情况(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4题。
4.下列地理现象,与图示日期相符的是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0S,450W) B.70°S纬线圈上出现极夜现象
C.北京昼短夜长,此后昼渐短、夜渐长 D.RQ为晨线,RP为昏线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4,回答5题。
5.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 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图5),回答6~7题。
6.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7.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位于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8.读“北半球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图6)”,判断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可能来自于
A.大气降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图7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读图回答9题。
9. 有人在澳大利亚海岸拾到了一只来自智利的漂流瓶,该瓶是顺着哪组洋流漂过来的
A. 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B. 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C. 秘鲁寒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D. 秘鲁寒流——赤道逆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图8),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
11.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160分。
革命时期)中国的影响。(8分)
40. (28分)图11是印度洋(局部)季风和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季节是 ,判断的理由是 ,
形成此风向的主要原因是 ;
此时广州和上海相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8分)
(2)乙图中①、②、③处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成因是 。(4分)
(3)乙图中的海域位于北半球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为 。(4分)
(4)③处的洋流名称是 ,该洋流是受 (风带名称)影响而形成;影响洋流②流向的因素有 。(8分)
(5)推测该洋流系统使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流向具有什么样的季节变化
。(4分)
41.(28分)图12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①处地质构造是 ,
该处河流不宜修建电站大坝,原因是 。(6分)
(2)②处地貌名称是 ,一般分布在 地区,
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6分)
(3)图示河流干流的大体流向是 ,
该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和 。(6分)
(4)根据这里丰富的含煤地层,可以推断在地质史上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若在a、b两处采煤,分别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可能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简述其原因。
。(10分)
2011—2012学年度东山中学高三上学期中段考试文综地理参考答案
2011-11-12
一、选择题:(44分)
1~5 B C D A A 6~11 C C A B D A
二、综合题:(56分)
40.(28分)
(1)夏季(2分) 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2分)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2分) 广州(2分)
(2)①(2分) 夏季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2分)
(3)夏季海水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海水沿逆时针方向流动(4分)
(4)南赤道暖流(2分) 东南信风带(2分) 西南风、大陆轮廓、地转偏向力(4分)
(5)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东向西流,导致马六甲海峡的海水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流动;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西向东流,导致马六甲海峡的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4分)
41.(28分)
(1)断层(2分) 地质不稳定导致大坝不安全;岩石破碎易渗水(4分)
(2)冲积扇(2分) 山地河流出山口(2分) 流水沉积作用(2分)
(3)西南流向东北(2分) 海陆间大循环(2分) 陆地内循环(2分)
(4)温暖湿润,森林茂密(2分)
a处为背斜构造,(2分)易储存煤气层,可能会发生瓦斯爆炸(2分)
b处为向斜构造,(2分)且其上层为含水层,易发生透水事故(2分)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5
图8
图11
图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