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新中国成立是二战后世界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
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结束了百年耻辱,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4.
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
一五计划期间
5.
下列不是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开国大典
B.
抗美援朝
C.
土地改革
D.
稳定物价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从此中国( )
A.
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
完成了全国土地改革
D.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7.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①戊戌变法??
②五四运动??
③北平和平解放??
④开国大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8.
“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9.
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香港回归
D.
澳门回归
10.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和在行业内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包括( )
①黄继光②王进喜③邱少云④雷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11.
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
A.
雅克萨之战
B.
渡江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抗美援朝战争
12.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是( )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杨根思
13.
一个人的名字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但有人的名字往往反映了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如“文革”“跃进”等。按照这一逻辑去推断,“刘援朝”应该出生于( )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7?年
14.
“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台湾海峡”“越过‘三八线’”“被迫签订停战协定”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朝鲜
C.
美国
D.
苏联
15.
2016年4月1日,由韩国政府移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批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这些烈士牺牲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A.
甲午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辽沈战役
D.
抗美援朝
16.
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A.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解放战争的胜利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17.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基本上肃清了残余反动势力
C.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8.
1951年1月,山东农民王大山领取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土地改革法》
D.
《宪法》
19.
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得以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
国民党政府被推翻
B.
新中国的成立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20.
新中国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①和平解放西藏?②抗美援朝??③召开政治协商会议?④土地改革?⑤开国大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28年的光辉历程。
材料二:
???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阅读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2)以上内容是毛泽东给哪一建筑的题词?
(3)“三年以来”、“三十年两个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中国革命的什么时期?后两个时期分别由哪一历史事件作为开始的标志?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于
2017年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民法总则草案等。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
2017年2月12日,朝鲜成功发射一枚地对地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说一说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举行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最早出自哪部文件?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朝鲜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说出两位你所知道的英雄的名字,并说说他们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图片中“雄赳赳,气昂昂,越过鸭绿江”的这支军队名称叫什么?
(3)作者魏巍为什么把他们称为“最可爱的人”?请写出这支军队中两位家喻户晓的“最可爱的人”。
24.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当嘹亮的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唱响,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摘自新浪网秋酿醇酒《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社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分析】
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D.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综上分析,①②③④符合史实和题意,故D正确。
ABC.综上分析,此三项均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
故选D。
2.【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共同纲领》,要求识记基础实史。
【解答】
C.《共同纲领》特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C正确。
A.本项所述不是临时宪法。故A错误。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与临时宪法无关,故B错误。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新中国”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A【解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而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的是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重点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要求学生理解记忆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重点理解其历史意义.
4.【答案】B【解析】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
故选:B。
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知道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
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A【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为了巩固新政权采取的措施包括:和平解放西藏、稳定物价之战、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战争。故不是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是开国大典。
故选:A。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
本题考查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党和国家为了巩固新政权采取的措施包括:和平解放西藏、稳定物价之战、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战争。
6.【答案】A【解析】A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故A项正确。
B项,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B项错误。
C项,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实现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故C项错误。
D项,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同年9月,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本题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相关知识。重点熟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答案】D【解析】联系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用“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是一个很确切的比喻。五四运动开始于北京天安门,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在天安门进行的开国大典。
故选:D。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掌握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点。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人到北京,进行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到此,祖国大陆完成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选B。
10.【答案】D【解析】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
11.【答案】D【解析】题目材料叙述了彭德怀抗美援朝。建国初,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保家卫国,彭德怀率领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故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美援朝,注意识记相关的知识点。
知道抗美援朝是建国初期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之一。
12.【答案】A【解析】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重点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3.【答案】B【解析】名字反映了不同的历史事件,刘援朝应该出生于抗美援朝时期,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至1953年是抗美援朝时期。
故选:B。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要准确掌握抗美援朝的时间.
14.【答案】C【解析】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同时美国还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侵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朝中边境,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
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1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同时,美国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内政,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领土上。在这危急关头,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故选D。
16.【答案】D【分析】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抗美援朝的意义。
【解答】
D.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入侵朝鲜,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在付出了重大牺牲后,于1953年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信心和勇气,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由此可以看出ABC不符合题意,故D正确。
AB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
?故选D。
17.【答案】C【解析】在所给选项中A是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B是镇压反革命运动的作用;D是三大改造的作用;这三项都不符合题词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史实,对新中国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要重点掌握。
18.【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土地房产所有证”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冬开始,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而土地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故选:C。
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了本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是情境型选择题,既考查了对《土地改革法》的识记,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C
【解析】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而农业合作社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故选C.
本题考查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2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初期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措施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1951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因而建国初期的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三大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21.【答案】(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人民英雄纪念碑。
(3)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鸦片战争。
【解析】本题以开国大典材料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和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和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知识,注意将历史上同类知识和相似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概括归纳,分析比较。
22.【答案】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
(4)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运动。
23.【答案】(1)抗美援朝.
(2)中国人民志愿军.
(3)因为他们为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舍生忘死,慷慨奉献;邱少云、黄继光.
【解析】(1)本题考查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入朝作战.
(2)本题考查抗美援朝;识记: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军队叫做中国人民志愿军.
(3)本题考查抗美援朝;重点掌握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以及相关的人物.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抗美援朝的内容.
24.【答案】(1)?盛典:开国大典;意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中国人民志愿军;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和平,卫祖国);结果: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法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改革:土地改革;摧毁的制度:封建土地制度。
(4)?主题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