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骨的形态,辨认骨的类型
2.辨认骨的结构,掌握骨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骨拼图”小游戏,辨认骨的类型与在人体中分布的位置
2.通过解剖(猪)长骨实验,认识骨的结构与功能
(三)情感目标
1.感受生物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2.使学生认识骨的结构,掌握保健常识,从而让学生树立健康的成长观。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北师大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动物运动的形成》。纵观初中生物四册书,本节课是属于学习人体八大系统之一:“运动系统”的重点内容,学好了骨的结构与功能,对学生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功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进一步让学生加强动手实验、观察总结的能力。此节课的充分学习,为学生接下来生物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实验中培养的优秀观察、动手能力也为高中生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教学重点
1.骨的类型
2.骨的结构与功能
四、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认识骨的类型、结构及其功能
五、学情分析
基于学生已经是初二上学期了,初中的生物知识、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有一定的基础。加上初中生好奇心重,乐于实践的心理,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引导启发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实验中突破重难点知识,记忆深刻切牢固。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以启发、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用学生觉得颇有兴趣且有神秘感的“法医鉴定”作为引入,让学生自然融入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被动获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2.学习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动手能力,组织能力。
3.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4.评价方法:采用课堂实时表现作为各学生、各个小组的评价;课堂小结以练习题进行评价。
七、课前准备
1.准备骨的模型。
2.准备小组实验分组材料。
八、教学流程图
创设“法医鉴定任务”的情境引入
从骨的形态、类型以及在人体中
分布的部位,认知人体骨骼的基本构造
通过初步鉴定骨骼,进一步了解骨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准确认识骨的结构以及各结构的功能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并简单介绍爱护骨骼的小知识课堂总结并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检测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长
引入课题
利用“法医鉴定”小短片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提出
全班同学担任“小法医”,帮忙“鉴定”部分
“人骨”
回答,思考
利用学生经常在影视剧中见过却又神秘的职业——法医,引起学生的兴趣。
3分钟
初探主题
小组合作、初步分析鉴定“人骨”的类型
给每一小组的学生分发“人体骨骼”,并展示完整人体骨骼模型,供学生比对,自主探索
观察,自学,分辨,
并完成《骨骼初步鉴定报告》,并利用“一对一移动终端”将其拍照上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让学生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努力去学习、寻找,观察,分析,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解决了骨的类型及在人体中分布的区域这一教
学重点。
7分钟
深入主题
进一步对“人骨”进行鉴定,对于骨的主人的大概年龄进行模拟探究
提出问题:我们能否进一步鉴定骨,加快破案进程。并讲授通过骨骼鉴定骨的主人的年龄范围的方法,并进行分组实验——“探究骨的结构以及功能”,总结骨的各结构与之担任的功能。
通过分组实验,对猪骨实物的观察与分析,掌握骨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进一步的“侦查”,让学生完全融入情境中,并通过鉴定“死者”大概年龄的方法,自然引出人体骨骼的结构与他们的功能,解决了这一难点。
25分钟
巩固练习
假设鉴定数据并得出鉴定结果
利用“一对一移动终端”让学生进行答题
思考、回答
检验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掌握了骨结构与功能,骨的成分和性质等知识点
5分钟
升华主题
简明扼要地分析生物知
识在各行各
业的重要
性,并提出保健常识。
介绍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从宏观来看是行业
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从最小来看,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也离不开生物知识。
回答问题,思考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物的良好意识,并让学生树立正
确的健康观念。
3分钟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表扬学生的探究精神
鼓励学生,并提
醒学生做好一个职业需要知识储备。
总结,加深记忆
小结课堂知识,鼓励学生保持探索精神。
2分钟
十、板书设计: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骨
探究主题
一、骨的类型及分布部位
二、骨的结构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