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4 外国诗两首
课前预习
1.字形与字音练习。
(qián) 信/慰(jiè) /晨(xī) /(kàn) 望/惦( )念/颤( )抖
镶嵌( )/深(suì) /河畔( )
2.《祖国》的作者 ,是 国继 之后的又一大诗人,这首诗以“____
”一句统摄全诗,把 比喻为“奇异的爱情”,告诉人们,真正的爱国主义是要热爱 、热爱 。
《黑人谈河流》的作者是 国著名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论家 。他是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被誉为“ ”。诗中的“河流”是 的象征,“黝黑的河流”是
的象征。
课内达标
3.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籍的幻梦。( )
(2)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
(3)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
(4)它那大海似的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 (虔信/虔诚/虔心)的宁静。
(2)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惦记/怀念/惦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
(3)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我瞧见它那 (污浊/浑浊/污黑)的胸膛。
(4)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 (深沉/幽邃/深邃)。
5.下列诗句中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
B.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C.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D.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6.仿照例句,用上加点的词语,续写一段话。
[例句]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籍的幻梦。
7.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从《祖国》一诗的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2)《黑人谈河流》这首诗中“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
扩展阅读(A)
(一)祖国土
[前苏联]阿赫玛托娃
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
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
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
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
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
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
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
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
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
我们把它践踏蹂躏,磨成齑粉——
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8.诗歌开头连用了四个否定句,其用意是什么?
9.文中作者为什么用“套鞋上的污泥”和“牙齿间的砂砾”这两个形象来表现“祖国土”?
10.阿赫玛托娃曾眼睁睁地看着朋友和亲人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投入监狱,送上刑场;也曾痛苦地为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受到粗暴的摧残而歌哭。结合这个背景,谈谈你对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对“祖国土”的复杂感情的理解。
1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 ( )
A.“牙齿间的砂砾”、脚下的“灰尘”同开头的“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构成尖锐对比,说明“祖国土”是如此平凡甚至微贱。
B.诗人说“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因为这个土太卑贱了,不值得带在胸口。
C.诗人将万千感情都凝缩在一句质朴、亲切的称呼中:“自己的土地。”
D.诗人的感情因质朴而更加真挚,因真实而更显深刻,因沉痛而更加震撼人心。
(二)异域乡思
[英]罗伯特·勃朗宁
啊,在英格兰
眼下正是四月
一早醒来,谁都看见
在英格兰,不知不觉,
最矮的灌木林和密集的小树丛
在榆树周围已是满目葱茏,
苍头燕雀在今日英格兰的果园枝头
正一片啁啾!
四月去了,五月循踪而至,
白喉雀筑巢,接着是所有的燕子!
听,在我围篱中鲜花盛开的梨树
俯向田野并往三叶草上面
散花洒露的曲枝尖处,
那是机灵的画眉;每首歌它都高唱两遍,
免得你以为它再不能重温
第一次美妙绝伦而无忧无虑的欢腾!
虽然原野因白露而显得凄清,
一切都将喜气洋洋,当正午重又唤醒
金凤花。那小孩子们的嫁妆
远比这绚丽的甜瓜花灿烂辉煌!
12.诗的第一节描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
13.诗的第二节描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
14.诗中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15.诗中的景物描写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帆
[俄]莱蒙托夫
在大海的深蓝色的浓雾里
一片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什么,在这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了什么,在那自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着,海风在呼啸着,
桅杆弓起腰来发出轧轧的声动,
唉,一一它不是在寻求幸福,
它也不是在逃避幸福!
它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
它上面是黄金色的阳光!
而它,不安地,在祈求着风暴,
仿佛在风暴中才有安详!
16.在这首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什么?
17.诗中的“浓雾”、“波涛”、“海风”、“桅杆”、“水流”、“阳光”、“风暴”等形象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18.诗中的“幸福”是指什么?
1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西风颂(节录)
[英]雪 莱
把我当做你的竖琴,当做那树丛
纵使我的叶子凋落又何妨?
你怒吼咆哮的雄浑交响乐中,
将有树林和我深沉的歌唱,
我们将唱出秋声,婉转而忧愁。
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
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
像一片片的枯叶,以鼓舞新生;
请听从我这个诗篇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传播给全世界的人,
就像从不灭的炉中吹出火花!
请向未醒的大地,借我的嘴唇,
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预言吧!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0.“东风”、“西风”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朱自清《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的“东风”指的是“春风”。那么这首诗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21.这首诗中西风具有怎样的性格?请你用诗中的语句来说明。
22.诗的结束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名句的?
扩展阅读(B)
假如
[俄]莱蒙托夫
假如你的青春曾有一段虚度的时光,
请不要以空洞的叹息作为补偿。
面对人生痛苦的回忆,
最重要的品质是意志坚强。
明天的时光长于逝去的时光,
行动的动力是我们不死的愿望。
不管何处是生命的尽头,
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希望。
只要胸中有不灭的理想,
生命就永远充满新鲜的血浆。
只要每天都为理想做点什么,
再苦的生活也甜如蜜糖。
成功者也要一生在追求中奔忙,
胜利者也要不断把新的目标酝酿。
追求吧!即使从没有获得荣誉,
我们也同样幸福地迎接死亡。
课文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莱蒙托夫(1814~1841) 俄国诗人。出身贵族,母亲早逝,由外祖母抚养成人。莱蒙托夫自幼性格忧郁、孤僻。1828年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长诗《恶魔》。菜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莱蒙托夫的艺术天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兰斯顿·休斯(1902~1967) 在美国文坛,尤其是黑人文学方面,休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1960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那篇脍炙人口的《我有个梦想》跟休斯的关于“梦想”的诗歌有直接的联系。他在1926年发表在《民族》杂志上的《黑人艺术家与种族大山》中大无畏地宣称:“我们这些正在从事创作的年轻黑人文艺家抱定宗旨要既不畏惧也不羞愧地表现各自的黑皮肤的自我。如果白人喜欢,我们很高兴;如果他们不喜欢也没有关系……如果黑人喜欢,我们很高兴;如果他们不喜欢,他们的不悦也没有任何关系……”这篇文学宣言激励了无数黑人文学家,也确立了他在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黑人谈河流》这首诗是作者乘车去墨西哥的旅途中写的,他自己说“用了十分钟至一刻钟时间”一气呵成。诗人在谈到这首诗的创作过程时,从他父亲对自己同胞的那种“奇怪的厌恶感”,说到他不理解父亲的想法,因为“我是个黑人,我非常喜欢黑人”。接着,诗人谈到列车缓缓从密西西比河上的铁桥上驶过,他由这条古老的河想到黑人的命运,想到林肯总统为了废除奴隶制,亲自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到新奥尔良,他又想到黑人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河流——非洲的刚果河、尼日尔河和尼罗河。诗就这样产生了。
参考答案:
4 外国诗两首
1.虔;藉;曦;瞰;diàn;chàn;qiàn;邃;pàn 2.莱蒙托夫;俄;普希金;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对祖国的爱;祖国的山河;祖国的劳动人民。美;休斯;哈莱姆的桂冠诗人;历史;黑人的历史 3.(1)排比;(2)拟人;(3)拟人;(4)比喻 4.(1)虔信;(2)惦念;(3)浑浊;(4)深邃 5.C 6.示例:无论是多么炫目的头衔.无论是多么优厚的报酬,无论是多么舒适的社会条件,都不能动摇他回到祖国的决心。 7.(1)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歌颂名山大川和无尽的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奇异的“爱情”指的是诗人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2)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 8.对祖国的爱应该是最客观、最质朴的爱,而并非靠表面的歌颂;对祖国的爱,需要用心去表达,不是为了能得到个人的利益。 9.它们是平凡甚至是可恶可鄙的形象,能珍爱这两个形象,更能体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0.诗人在祖国的土地上受难却不憎恶祖国,因为迫害诗人的不是祖国,而是战争,是恶势力,所以对祖国仍怀有深切的情感,而且是更质朴、更坚决的情感,以致“不拘小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11.B l2.故乡英格兰四月的景色。13.故乡英格兰五月的景色。 l4.美丽而充满生机。 15.热爱故乡,思念故乡。 l6.帆(可从标题中得到启示) 17.塑造“帆”的形象(诗中其他形象起衬托作用)。 18.指个人的幸福。 l9.渴望自由,呼唤斗争。 20.指秋风,象征革命力量。 21.婉转而忧愁;猛烈刚强。22.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